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一号位”主人公之争及简单人物故事的结构关系
——《菊次郎的夏天》《人在囧途》《八恶人》《十二怒汉》故事人物设计分析

单一主人公故事的人物结构比较简单,主人公与对手之间的对立构成冲突,并根据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不同建构人物二元对立关系;在复合主人公故事中,主人公数量不止一个,他们在目标、欲望、行动等方面一致,但是否还有更为复杂的关系?在人物相对较少且主人公为复合形态的故事中,人物结构又如何,能否形成二元对立关系?我们以下面几个电影故事为例,着重考察复合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结构,以此探讨故事设计中的人物关系。

一、两个主要人物的“主人公”和“对手”之争

(一)《菊次郎的夏天》:“谁是主人公”

这部电影讲述了不靠谱中年大叔帮助不靠谱小男孩去实现一个不靠谱的计划却双双获得快乐与成长的故事。正男和菊次郎两个人,一大一小,一起前行,这组复合主人公执行一个目标一致的任务,一路上相互拖累又相互成就,这是典型的“公路故事”模型。

正男是日本京都一个九岁的孩子,正上小学三年级。他出生不久后,父亲死于意外,妈妈重新组建了家庭。奶奶隐瞒了他被抛弃的真相,只是告诉他,妈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等正男长大了可以自己去找她。放暑假了,朋友们纷纷跟父母外出度假,学校的足球场也停止了活动,正男百无聊赖,也很伤感。一天,他代奶奶接收邮件时,发现了妈妈的地址——丰桥吉村。于是,他带上了零花钱和暑假作业,独自去找妈妈。然而,刚走出家门不远,就被几个大孩子拦截。后来是一位认识正男奶奶的阿姨帮他抢回了零花钱,还让丈夫送他去找妈妈。这位阿姨的丈夫叫菊次郎,是一个长不大的中年大叔。菊次郎接受了这个护送任务,但离开老婆视线后,转眼就拿着老婆给的五万元旅费去了赌场,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还把正男的零花钱也搭进去了。好在他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正男伤心流泪,还是带着正男上路了。二人本来就囊中羞涩,菊次郎又特不靠谱、毫无算计,第一次就住高档酒店,几乎花光了剩下的钱。后来想方设法搭便车,蹭吃蹭喝,一路洋相百出,好不容易到了正男妈妈的家,却发现她已经另有孩子,一家人快快乐乐。正男知道自己完全是多余的了,默默离去。菊次郎的内心倍受触动,决心安抚正男,想办法让他快乐起来。菊次郎抢了两个“恶人”的天使铃铛给正男,并安慰他说,刚才看到的不是他妈妈,他妈妈已经搬走了,这是她离开时留下的天使铃铛,困难的时候摇一摇,天使就会出现。回程路上,菊次郎一心要帮助正男,然而能力有限,不断闯祸,还被黑帮揍得鼻青脸肿。但他们遇上了三个好人(“文艺男”、“肥佬”和“光头”),四个大人专门为正男办了一个野营,想方设法逗正男开心。其间,菊次郎去养老院探望了自己的母亲,打开了心结。原来,他和正男一样,也是被母亲抛弃的孩子。而通过这次护送,菊次郎不仅给他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成熟了许多。

电影故事的名字叫“菊次郎的夏天”,然而却从正男讲起。那么到底谁是主人公?或者说谁是“一号位”主人公?这是一个类似于《西游记》的故事:弱主人公,强助手;核心行动由主人公发动,但却主要靠助手去完成。《西游记》的“一号主人公”是唐僧,因为他是西天取经这个核心行动的发起者,且有明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一定的行动能力,同时还有“主人公光环”“外挂”,比如神秘的出身、特定的任务等。只要唐僧停下脚步,西天取经这个行动就会结束。菊次郎和正男的关系与唐僧和三徒弟的关系相似:只要菊次郎停下来,正男就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没有菊次郎的努力,正男就不会获得一个愉快的夏天。

菊次郎的任务是护送正男找妈妈,但这只是表面目标,深层目标是让正男快乐,让正男这个跟自己一样被妈妈抛弃的小孩获得一个愉快的夏天。他最初的对手是正男的妈妈,只要找到她,正男就能获得快乐。但当正男找到妈妈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抛弃,于是更加伤心,离“快乐”越来越远。于是菊次郎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行动,也是这个电影故事的核心行动:让正男快乐起来!菊次郎开始行动的时候,他依旧没有钱,依旧做事不靠谱,比如抢东西、强买强卖、偷食物、逞强斗狠等,可获得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帮助。“文艺男”、“肥佬”和“光头”三人倾尽所能逗正男开心。没有妈妈的孩子,在四个陌生男人的爱护下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当然,菊次郎也有所收获,他解开了心结、培养了责任感,虽然表面依旧吊儿郎当,但内心成长了。因此,《菊次郎的夏天》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就发生了由表面到实际的变化。

表面人物关系

主人公(正男)+帮手(菊次郎)vs.对手(抛弃正男的妈妈)+帮凶(不靠谱的菊次郎+弱小的正男)

这个表面人物关系并没有概括出故事的主题,也没有穷尽所有事件,因为正男既没有找到妈妈,也没有得到成长。找妈妈失败之后发生的事情也无法在这个关系中得到体现。因此,这个人物关系设计是无效的,将正男理解为主人公或者“一号位”主人公显然不符合原故事实际,换句话说,原故事极有可能不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

实际人物关系

主人公(菊次郎)+帮手(“文艺男”+“肥佬”+“光头”)vs.对手(不快乐的正男)+帮凶1(抛弃正男的妈妈)+帮凶2(黑社会)+帮凶3(不靠谱的菊次郎自己)……

这个人物关系就有了很大的弹性和覆盖力,可以描述为:不靠谱的中年大叔菊次郎接受了妻子安排的任务,护送朋友的孙子——九岁的正男去找他的妈妈。菊次郎不情不愿地接受了任务,等找到正男妈妈的时候,发现正男已经被抛弃。菊次郎也是个被妈妈抛弃的孤儿,他深知没有妈妈和被抛弃的辛酸,这些年他一直强忍思念,保持对妈妈的怨恨,但现在被正男的郁郁寡欢和他自发找妈妈的勇气深深打动,于是他决心帮助正男,让他获得一个愉快的夏天。在其他配角的帮助下,菊次郎的心愿得以实现。

(二)《人在囧途》:“谁是对手”

春节将近,玩具集团老板李成功要回长沙过年,情人曼妮催逼他年后跟老婆离婚。在机场安检处,他遇到了前往长沙讨债的挤奶工牛耿,牛耿的行为举止让他大开眼界,暗称之为“奇葩”,没想到二人居然同坐同行。牛耿身上似乎有邪性,有他在,事必搞砸:飞机停飞、火车轨道被洪水冲垮、大巴返程、小巴翻车等,各种困难花样百出。二人还不得已在荒郊野外度过大年三十,最后搭乘运载肉鸡的拖拉机抵达长沙。虽然二人一路上出尽洋相、吃尽苦头,但也在磨合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牛耿改变了对李成功的看法,李成功也被牛耿的真诚、乐观、善良和热情唤醒了真情和初心,他暗中替那个不存在的挤奶场老板支付了牛耿工钱,也准备与情人了断。没想到曼妮先于他到达长沙,通过几天的观察,发觉自己应该适时退出,寻找新生活。于是牛耿讨到了工钱,李成功回归了家庭,皆大欢喜。

这又是一个二人同行的“公路故事”,是一种复合主人公模式,但这么分析依旧流于表面,因为如果将他们二人理解为具有“共同目标”“共同欲望”的复合主人公,那么他们的对手就成了上述花样百出的困难状况与反常状况,这不符合故事实际。

主人公1(李成功)+主人公2(牛耿)vs.对手(回长沙路上一切不顺利)

实际上,二人在路上所遭遇的窘迫几乎都因为牛耿,是牛耿身上的邪性带来了一切不顺利。只有“战胜”了牛耿,才能实现回长沙的目标。现在人物关系似乎可以理解为:

主人公(刻薄寡恩、暴躁的李成功)vs.对手(自带邪性的牛耿)

但是谁招来了牛耿呢?是李成功。李成功有没有“战胜”过牛耿呢?也从来没有。如果说坐飞机经济舱遇见牛耿是春运期间头等舱难买,纯属偶遇,那么他委派手下买火车票再次遇到牛耿,就是咎由自取了。因为他刻薄寡恩,手下工作人员严重不满,已生去意,于是随便买了一张假票糊弄他。正是这张假票让他再次遭遇牛耿,甩也甩不掉。后续所遇到的一切不顺利,都来自牛耿。他回长沙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反而成了甩掉牛耿、战胜牛耿身上的邪性。“战胜”牛耿,成了头号目标。但实际上,李成功不仅没有“战胜”牛耿,反而处处被其牵着鼻子走。奇怪的是,一旦“顺从”了牛耿,放弃了“战胜”牛耿的想法,反而峰回路转、一顺百顺。这个逻辑是:若与牛耿对抗,一路窘迫、事事不顺;反之,接受其教育,改正自身行为,反而目标实现,开始了新生活。原来,李成功最大的对手不是路人、不是牛耿,而是自己。

现在人物关系可以理解为:

主人公(一心要回长沙、开始新生活的李成功)+帮手(善良、正义、耿直的牛耿)vs.对手(负心、刻薄寡恩、暴躁的李成功)+帮凶1(一身邪性、招来无数麻烦的牛耿)+帮凶2(逼迫李成功离婚的曼妮)+随机人物(李成功手下心生怨恨的办事员等)……

这个关系就比较符合故事实际。两个主要人物的故事中,李成功和牛耿分别担任了多个角色,承担了多个功能。换句话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成功,而最大的对手也是他自己。他不思悔改,将牛耿当对手,只能“人在囧途”;而一旦幡然醒悟,牛耿就成了他的帮手,开启一路顺风模式。解决了如何回长沙这个直接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其他问题:家庭问题,与情人曼妮和平分手并得到祝福;性格问题,发现人间自有真情在;事业问题,意识到自己太严厉,决心改正,得到手下谅解。当然,二者也是相互成就,牛耿拿到了李成功自掏腰包的工钱,继续生活在当年傻根那个“天下无贼”的世界里。

二、三个主要人物的“一号位”主人公之争

《黄金三镖客》的片名直译叫《“好人”、“丑人”和“坏人”》,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三个貌合神离的镖客一起合作探宝的故事。其中“好人”叫布兰迪,绰号“金毛仔”,“丑人”叫图科,“坏人”叫桑坦萨,绰号“天使眼”。

赏金猎人布兰迪枪法高超,富有正义感。一次,他无意中抓到了江洋大盗图科,但嫌赏金不够,又将其从绞刑架下掳走,跟政府玩起了“捉放曹”的游戏。图科唠唠叨叨嫌布兰迪救他太迟,差点丢了性命,布兰迪将他扔进荒漠,小施惩罚。图科逃了出来,心怀怨恨,纠集一帮同伙抓住了布兰迪,也将其带进荒漠,以牙还牙。布兰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时,劫持了南军军官比尔·卡森。卡森临死前告诉了布兰迪一个有关南军军饷的秘密,等图科赶到,卡森已经死了。二十万军饷的诱惑,图科自然不肯放过,但他只知道军饷藏在一个叫“伤心坡”的墓地,具体在哪块坟墓,只有布兰迪知道。他只好放过布兰迪,带上他一起前行。

不料,二人养好伤后,落入北军战俘营。图科冒充卡森的名字应答战俘营点名,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引起了“坏人”桑坦萨的注意。桑坦萨也是一名赏金猎人,心狠手辣。之前南军押运小组运送一箱金币时遭北军埋伏,只剩三人被救活。当事人之一贝克为了独吞军饷,雇他枪杀另外两人史蒂芬和杰克森。桑坦萨收取双方佣金,杀掉了史蒂芬和贝克,而后继续寻找已经化名卡森的杰克森。现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拷打图科,图科挺不住,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之后桑坦萨决定处死图科,带布兰迪上路。图科死里逃生,尾随其后。

此时南军和北军交战正酣,在一个镇上,布兰迪利用一次炮击逃离了桑坦萨的控制。图科有着绝顶跟踪天赋,他凭借枪声辨别出了布兰迪并找到了其藏身处,二人决定联手,解决桑坦萨,然后一起去探宝。他们干掉了桑坦萨手下的杀手,却无意中闯入了北军阵地,被拉了壮丁。北军和南军为了争夺一座木桥,双方死伤无数又寸步难行。大桥挡住了自己的财路,图科异想天开,提议炸掉它,没想到北军指挥官早有此意,将炸桥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俩。二人炸桥之时自知生死难料,于是交换了秘密。桥炸掉后,北军和南军撤得干干净净。二人继续上路,没想到桥后不远就是“伤心坡”墓地。他们一边钩心斗角,一边挖得不亦乐乎,眼见即将大功告成,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桑坦萨跟了过来,俘虏了他们。布兰迪提议,因为三人中只有他知道墓主的名字,那就由他将墓主的名字写在一块石头上,然后三人决斗,胜者拥有军饷。扣人心弦的决斗以“坏人”桑坦萨被打死、“好人”布兰迪胜出,“丑人”遭到惩罚结束。布兰迪念及旧情,还是分了图科应得的一份。

《黄金三镖客》的核心事件是三人同找军饷,核心行动是寻找。三个人是寻宝的主体,“目标一致”“欲望一致”,算得上是“复合主人公”,但若将他们算作一个整体,对手是谁呢?其他杀手?拦路的南军和北军?不该早死的卡森?这些都不值一提,对手是他们自己。解决了自己的内斗,军饷就到手了,故事也就结束了。如果从“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丑人得到教训”的价值观来看,布兰迪应该是主人公,而图科和桑坦萨是对手,因为一旦得知军饷下落,无论图科还是桑坦萨,都既不会跟他分钱,也不会留他性命。但在寻宝的过程中,图科是最大的变量。首先图科带他疗伤,然后帮助他除掉桑坦萨手下的杀手,一起炸掉大桥,结束战争,到达军饷所在地。甚至桑坦萨突袭二人时,之所以没有迅速下手干掉布兰迪,也是因为吃不准图科的立场,客观上影响了桑坦萨的判断。在三人决斗时,布兰迪之所以率先向桑坦萨开枪,是因为头天晚上,他偷偷地卸掉了图科手枪中的子弹,认为可以专心对付桑坦萨,而粗心的图科对此一无所知。此时,桑坦萨和图科必须同时对付除自己之外的两个敌人。绝顶高手过招,哪容丝毫分心。刹那间图科傻眼,桑坦萨倒地。打死了“坏人”,控制了“丑人”,“好人”的寻宝行动结束,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个故事的“一号位”主人公是布兰迪,人物结构关系如下:

“一号位”主人公(布兰迪)+帮手/摇摆人(图科)vs.对手(桑坦萨)+帮凶/摇摆人(图科)

其中图科身兼帮手和帮凶二职,是个摇摆人。主人公取胜的关键在于图科的立场。当图科站在对手一边,布兰迪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当图科与布兰迪携手,布兰迪就所向无敌。

这里有一个事关主题和价值观的细节。从背景事件以及图科往死里折磨布兰迪的行为来看,“丑人”不仅丑,而且“坏”,还下手毒辣。如果“好人”与“丑人”合作才能战胜“坏人”,那岂不是沆瀣一气、胜之不武?因此,故事专门打了一个补丁:图科急吼吼地带布兰迪疗伤,误打误撞到了一个教堂,而教堂的主教是图科的哥哥巴布洛。巴布洛指责弟弟不务正业、不顾家庭、母亲死了也不去看一眼。图科的反驳道出了真情:在他的出生地,一个人若不想饿死,只能当神父或土匪,而当土匪的路,要比当神父艰难得多。哥哥巴布洛当神父时,十二岁的图科只能留守家园。之所以选派哥哥去当神父,只是因为哥哥瘦弱、怯懦。图科的出身说明他不是天生就坏,之所以如此,似有可体谅之处。

三、四个人物的“一号位”主人公之争

电影《野山》改编自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人家》,讲述大山深处两个家庭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因观念不同而发生家庭重组的故事。

鸡窝洼是一个位于秦岭深处的小山村,灰灰与禾禾两户农家居住于此,交情甚好,二人情同兄弟,禾禾与媳妇秋绒的婚事还是灰灰一手操办的。灰灰衣食温饱,唯一不称心的是老婆桂兰不生育;年轻的禾禾见过山外的世界,不甘心总待在山里,想趁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多挣些钱,但烧砖、养鱼、卖豆腐都以失败告终,秋绒受不了他的不务正业,与他离婚。桂兰同情、支持禾禾,并想撮合他与秋绒复合,然而秋绒早已心灰意冷。灰灰则一直把秋绒当弟媳看,喜欢秋绒的孩子栓栓,全心全意帮她经营庄稼,认为她才是真正的贤妻良母。后经种种波折,桂兰与禾禾在不断尝试新事业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遂与灰灰离婚,同禾禾走到了一起。两人得到信用社的贷款,买来发电机为小山村带来光明,而灰灰则和能生育的秋绒结了婚,两个家庭重组。

这个故事的冲突由于被友情和亲情掩盖,不那么明显,但依旧存在。冲突源自禾禾见过世面后对发家致富、出人头地的追求,而灰灰的小农思想陈旧、顽固,二人在观念上处于绝对的冲突状态。当禾禾养蚕遇到困难,桂兰自发去帮忙引发村里人闲言碎语时,观念的冲突转向情感与行动的冲突,最后以两家重新组合而告终,达到新的平衡。四人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在情感上,灰灰本是禾禾的帮手,但禾禾的“折腾”、不听劝将灰灰一步步推向帮凶(不支持禾禾)的位置,最后成为其对立面。秋绒本是禾禾的帮手,离婚后她认同并接受了灰灰的追求,成为禾禾的帮凶。桂兰理应是禾禾的帮凶,却离开对手阵营,成为了禾禾的帮手。

谁是“一号位”主人公呢?当然是禾禾。他摸着石头过河,一心发家致富,虽然目标不明确,但意志坚定。谁是禾禾的对手呢?这要看禾禾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电影实际不是爱情、婚姻、家庭观念的题材,而是一个人如何克服成见、坚持奋斗、追求幸福,也就是突破传统、发家致富的故事,爱情、婚姻和家庭是这个核心事件的结果。在主人公禾禾追求自己核心目标的过程中,很不幸,好兄弟灰灰和妻子秋绒成为了绊脚石,充当了对手和帮凶。

原本,在小农社会,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各过各的日子。因为贫富差距不大,大家和和美美,保持了理论上的平衡:

主人公(禾禾)+帮手(秋绒)vs.对手(灰灰)+帮凶(桂兰)

但是,禾禾发家致富的想法激起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矛盾。如此一来,其行动无论失败(各种折腾失败,日子过得恓惶)还是成功(“发了,真是发了”),都会打破原本的平衡,于是就将自己的好友推到了对立面,但同时因为禾禾和灰灰各取所需,所以依旧保持了情感平衡。很明显,关系的左侧实力要强得多:

主人公(禾禾)+帮手(桂兰)vs.对手(灰灰)+帮凶(秋绒)

四、多个主人公的“一号位”主人公之争

多数情况下,多个主人公依旧围绕一个核心主人公(即“一号位”主人公)而聚集,形成主人公团体。比照单一主人公,外围主人公更像核心主人公的帮手,比如美国队长斯蒂夫·罗杰斯、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绿巨人(浩克)布鲁斯·班纳、雷神索尔·奥丁森、黑寡妇娜塔莎·诺曼洛夫、鹰眼克林特·巴顿虽然个个威风八面、身手不凡,且每个都在漫威影视公司的作品中有自己独立的故事,但在《复仇者联盟》这部电影中,他们只是神盾局局长、十级特工尼克·弗瑞的帮手,最初散落各地,后在尼克的召唤下聚到一起,却因桀骜不驯、各怀心思、相互猜忌而中了洛基的诡计,产生不和,最后在人类面临毁灭的时刻,团结起来,组成了同气连枝、无坚不摧的联盟共同反抗神域邪神洛基。虽然整个电影讲述的是六位英雄克服成见、各显神通,最终力克强敌、保护人类的故事,但从功能上说,他们是由尼克召集而来,并执行尼克的计划、完成尼克的行动。

《八恶人》的主人公到底是三个,比如两个赏金猎人与执法官的合体,还是如电影题目所言,八个恶人都是主人公?实际上,从故事设计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有三位主人公——约翰·鲁斯、马奎斯·沃伦和克里斯·马尼克斯——的复合主人公故事,其中“一号位”主人公是沃伦。红石镇新任治安官马尼克斯协助他惩罚了谋杀犯黛西·多摩格,宣扬了社会正义和法律尊严,是他的帮手。鲁斯一直在追杀恶人(虽然出自赏金猎人身份),所以也是帮手。自称红岩镇绞刑吏的英国移民奥斯瓦尔多·莫布雷满口法律正义,却是真正的恶人,还组团营救谋杀犯多摩格。这个故事中,三个主人公凶神恶煞、杀人放火、尖酸刻薄,像极了“恶人”,而五个真正的恶人,有的大谈特谈正义以及正义实现的程序,有的道貌岸然,写起了个人自传,有的装成艺术家,弹起了吉他……表面看起来倒像极了“好人”。

《十二怒汉》的题目虽显示主人公似乎是一个群像,但这十二个陪审员在功能上并非个个都是核心。主人公是3号陪审员戴维斯。最初他孤军奋战,1对11,经过据理力争,得到了大家的帮助,最终成功纠偏使陪审团达成一致。判定被告人无罪。十二个陪审员本可以轻轻松松地达成一个“有罪”的决议,走过场后便可以结案,但来自不同行业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操守,对本次案件也有不同的态度。在3号陪审员的坚持下完成翻盘,达成了“无罪”的决议。 ljuEa/mnZduznBw2OZRU97RNvXZ1mLKVzq0ky01aI0pJlyLWEE+fiBH9bA5T1s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