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能量转化

消极情绪使人不快,压抑造成的欲求不满也使人不快,因此,人必定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某些方式应对。而在应对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也会有相应的转化,这是心理动力学的常识。不过下面对其转化的方式,我们还有一些更详细的总结,以补充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不足。

心理能量未转化时的冲突

在压抑的情况下,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有突破压抑的倾向,这个倾向想与压抑的力量对抗,就造成了个体的一种对“失去控制”的恐惧,或者说对压抑失效的恐惧,这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一种情况。用水比喻心理能量的话,这可以比作水坝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水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心理能量转化目标而不转化形式

水被水坝阻挡住的时候,有另一种倾向出现,那就是被阻挡的水也许会另寻出路,改道而行。同样,被压抑的心理能量也有转向的趋势。最简单的转向是心理能量转换目标,但并不转化其形式。例如,性的能量本来是指向异性间的性行为,但如果受到了阻碍,则可能转换目标,指向同性或者指向异性的内衣、鞋等物品,或者指向暴露、窥视等行为方式。这时目标转化了,但性能量还是性能量,这一点并没有变。再举个例子,当我对上级愤怒却不敢表达的时候,也许我会对弱者(比如我的孩子)发火,这也是心理能量转化目标而没有转化形式。

心理能量形式的转化

另一种情况是心理能量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被压抑的欲求转化成了其他欲求。比如性得不到满足时,有些人把性的欲求转化为了获得成就的欲求,从而不遗余力地工作。更明显的例子是,当某种情绪被压抑的时候会转化为另一种情绪。例如,当爱的情绪受到压抑的时候,比如求爱不成,有些人(不是全部)会“因爱生恨”,情绪完全变了,但是心理能量并不会消失,它由爱的能量转化了形式,变成了恨的能量。因此,爱得越多,恨起来就会越狠。

转化的规律之一:不会彻底转化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中,我发现心理能量的转化也许总是不彻底的。也就是说,心理能量不会完全转化,总会残留一部分在原来的情绪中。因爱生恨的人,不论他的愤恨有多么强烈,多多少少总会有少许的爱意残留,其他情绪的转化也无不如此。因此,敏锐的心理治疗师就有可能发现某种转化后的情绪来源于何处。

转化的规律之二:可以多次转化

如果外在和内在环境允许转化后的情绪表现,则心理能量可以得到一定的释放,心理的压抑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当然,由于转化永远不彻底,所以释放也不会完全,压抑可以缓解但不会去除,情结也就不可能解决,能起的作用也只是感受上会“暂时舒服一些”。

但是,如果内外环境依旧不允许释放转化后的情绪,那么这个转化后形成的情绪也有可能再度转化,变成另外一种新能量形式。因爱生恨的人如果其超我道德不允许其表达愤怒和仇恨,则有可能转化为其他情绪——也许会转化为抑郁,我们可以在临床中见到很多抑郁的来访者内心中实际上压抑着非常多的愤怒;也许会转化为嫉妒,从而表现出嫉妒的种种特征;也许会转化为狂热地工作;或其他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冲动。如果这些转化后的情绪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那么也可以有一时的缓解;如果再一次受到压抑,则也许会发生又一次的转化。这个过程可以一再重复,转化之后再转化,直到转化出的情绪和一开始的情绪完全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当转化为不同的情绪时,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转化为抑郁时,有可能出现抑郁症;转化为狂热时,有可能出现焦虑症;转化为恐惧时,则可能出现恐怖症……种种不同的心理障碍都可能出现。

转化的规律之三:转化方向不确定

转化向什么方向进行,总的来说是不确定的。正如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当爱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可能转化为愤怒,但这不是唯一的转化方向,实际上有许多其他的方向可以转化——可以直接转化为抑郁、焦虑、恐惧、内疚、友情、衰弱感等各种情感,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

转化的规律之四:转化的能量递减

由于转化可以多次重复,而且在每次转化中,心理能量的转化都不会很彻底,所以每次转化都不会把所有的心理能量都转化为新的形式。这样,非常合乎推理的一个结论就是:转化次数越多,最后转化的心理能量就越少。这个结论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得到了观察的证实。

因此,越往后的转化,所选择的方向和形式越趋向于选择那些“低能量”的形式。愤怒虽然是消极情绪,但是携带着很大的能量,所以一般来说,越往后选择愤怒的概率越小。最后的几次转化,往往是选择如“躯体化”(把心理问题转化为躯体疾病)、抑郁、无力感等低能量的形式。靠近最后的转化,往往转化为一种心理的麻木,一种对任何刺激都很少有反应的状态,一种类似行尸走肉的心理状态。

多次转化后的主观感受

在一次次的转化过程中,意识区域内的主观感受的愉悦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开始的几次中,愉悦度是逐渐降低的,以致后来会进入越来越不舒服的感受中。这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一次次转化后的情绪又一次次被压抑。但是,在多次转化后,将会有一个转折点出现,之后不愉悦的感受将随着进一步的压抑而加强,随着转化的次数增加而逐渐减轻。当一个人心理越来越不健康,走到麻木的边缘时,他的不舒服感将逐渐减少,愉悦度将从负值逐渐向上回升——如果一个人最终彻底麻木,他将不会有任何不愉悦的感受,他的愉悦度将回升到“零”。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心理能量完全受压抑、不健康的状态,但在他自己的感受中,这反而是不再有痛苦的平静。如果他能再给这个平静一个解释,比如利用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把这种状态解释为四大皆空或者无欲无求、顺其自然(当然这并不是佛家和道家的本意),那么他将更容易安于这个麻木的状态。

我们认为,有些心理咨询或治疗虽然也能缓解甚至消除症状,但却是通过鼓励或辅助来访者不断走向麻木而达到这个效果的。意象对话不赞同这样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反对用“症状消除”作为心理治疗效果的唯一指标。我们的价值观认为,如果一个人成为行尸走肉,心理能量被严重压抑,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心理不健康的程度却有可能比有症状的个体还要严重。有症状的个体还在心理痛苦中挣扎,而这些麻木的个体却已经心死了,即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应对方式在转化中的功能

我们刚刚说过,心理能量转化的方向不是唯一的,而是不确定的。虽然不确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应对方式的不同选择,是影响转化方向的重要因素。

应对方式可以是有意识的,即心理学中所谓的应付方式或应对方式;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即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当一个人失恋而感到痛苦的时候,当他的心理能量无从发泄的时候,如果他刚巧遇到一个朋友建议他去打架,他去了而且发现有效,也许他就会从此习得这样一种方式,同时他的能量也习惯于转化为攻击性心理能量;如果他刚好遇到的是另一个朋友,建议他把失恋的痛苦写成小说,他这样做了而且发现有效,也许他就会习得这种方式并习惯于把能量升华为创造活动能量。因此,熟悉心理能量转化对心理治疗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0/tEesIHISL1vP15oh87ZwZn1jjKc3YOqcjehbkkQTWhWy2tVNeXmGrDoKQXAw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