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心愿
新生儿身上的自我意志的体现,我们称之为基本心愿。
基本心愿,就是一个人想要的人生,或者说一个人喜欢怎么样度过人生。
基本心愿是人格的核心。
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其中大多数欲望都是人所共有的,比如人人都有吃饱吃好的欲望,有不挨冻也不太热的欲望,有被人关注和照顾的欲望,有胜过别人的欲望,长大之后还有性的欲望。不同的心理学家会更重视某些不同的欲望,比如弗洛伊德更关注性欲,而阿德勒更关注竞争和成就欲,客体关系学派的人则把依恋的欲望放在首位。所有的欲望都是为了满足需要,都是为了避免需要不满足的匮乏。
愿望和欲望不同,欲望是需要不满足的匮乏所激发的,而愿望则是自我意志所选择的。欲望是不自由的,而愿望则是相对自由的,是“我就是愿意,不需要理由”。而在一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所选择的那个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基本心愿。因为选择最早的基本心愿时,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干扰,所以这个选择是最自由的,也就是不能解释的。有了基本心愿之后,再有任何选择,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做选择,而是在有了基本心愿的前提下做选择,因此后面的选择都不是那么自由了,所以只能叫作愿望或心愿,而不能叫基本心愿。
严格地说,基本心愿是从胎儿期就有了。但是如果近似地说,也可以说新生儿就有了基本心愿。
在胎儿或新生儿的时候,人除了有最远古的那种“反射”和“感受”的能力之外,并没有任何想象能力,更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基本心愿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并不是以一句话的形态留在人的心里的,也不是以一个意象的形态存在的,而只是以一种“对感受的选择性偏好”的方式存在。例如,如果我们说一个新生儿的基本心愿是“爱”,这并不是说这个新生儿一出生,心里就有一句话说“我是为了爱而生的”。新生儿不可以有这个能力。同样新生儿也不可能一出生,就在心里有一幅“相爱的人抱在一起”的画面。实际发生的情况是,虽然每个孩子被父母爱抚都快乐,但是如果有一个新生儿的基本心愿是爱,和其他新生儿的区别就是,当他被父母用爱的态度抱着或看着的时候,他会比其他新生儿更加幸福和快乐。
每一个人的基本心愿都不相同,但是如果粗略地分类。我们会发现,选择的基本心愿是“爱”的人最多,选择“成就”的次之,还有一些人则选择“去体验人生”,还有很少的人则选择为“证明什么”而活。
基本心愿是爱的人,如果得到了爱,就会感到人生很满足。基本心愿是成就的人,希望能“轰轰烈烈地活一生”;基本心愿是体验的人,则喜欢去看世界、去尝美食、去科研,等等;基本心愿是“证明”的人,则喜欢可靠的、扎实的或朴实的生活。
最初境遇
最初境遇也称之为基本境遇,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在胎儿期和出生后第一年这个阶段,他所面对的外在环境,特别是父母所给予的人际环境。有时我们在更广义上使用这个词,也可以把三岁前的境遇称为基本境遇。
如果这个环境有助于新生儿满足基本心愿,那他就会感觉很美好,这就叫作理想的环境或叫作好的境遇;相反,如果环境总是挫败新生儿的基本心愿满足,让新生儿感觉很糟糕,那就是坏的境遇。
如果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心理不健康,则他们就会给孩子制造一个坏的境遇。
即使父母的心理是健康的,也不一定就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境遇。如果父母和孩子不匹配,那么好的父母也可能带来坏的境遇。
比如,父母很有爱,但是孩子是“成就偏好”。父母把小床布置得温馨美丽,每天在小床边给孩子唱摇篮曲——但是孩子最喜欢的是满床乱爬,喜欢把四周弄得乱七八糟,喜欢被带出门看街上的汽车和乱哄哄的人群,这就是所谓的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觉父母提供的境遇太无聊沉闷。
基本信念
在出生后第一年内,如果婴儿的最初境遇多数时候都很好,他的基本心愿大多时候都得到了满足,那么他在这一年就积累了很多愉悦的感受。这些积累的愉悦感受,就会让他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整体上感觉好,有一种感觉“一切都很好”的倾向。这样的话,以后接触到任何人或者事情,他都会倾向于把它看作愉悦的——这种倾向就叫作基本信念。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婴儿的最初境遇经常不好,基本心愿总是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就会有不愉悦的感受。这些不愉悦的感受积累成一种倾向性,会倾向于认为或自己不好、或他人不好、或世界不好的感觉,这就是消极的基本信念。
因为刚出生一年的时候,婴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乎完全没有,所以基本信念也没有语言可以表达。这个时候运用意象进行的原始认知的能力也很微弱,所以既没有基本信念,也没有和某个具体的意象联系。基本信念在最早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弥散的“感受”或“氛围”。一岁的时候运用意象的能力多多少少有了一点,所以基本信念多多少少和意象能有粘连,体现为在儿童心中的所有图像中,都带有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氛围或品质。比如,基本信念很美好,则儿童所看到的、记忆的和回忆的图像中都仿佛带着明亮而美丽的光彩;基本信念很消极,则儿童心中的所有图像都仿佛蒙着一层灰尘。
基本信念并不简单地只是把世界看成美好或不好,也有更具体的内容。比如,一名被歧视的女孩形成的基本信念中,和女性有关的事物就都蒙着一层灰尘,带来一种被嫌弃厌恶的感受,一种无价之感或低下卑贱感。成就偏好的男孩,在有爱心的父母照料下,形成的基本信念就是生活很沉闷无聊,充满了没有意思的花花绿绿,父母总是打扰自己让自己不能痛快地去玩。
基本信念构成一个人的人格基础。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受到基本信念的巨大影响。基本信念是一个人看世界的“最初的有色眼镜”,透过这个眼睛他看到的事物,都会是基本信念所带来的样子。随着儿童逐渐长大,有能力用意象来认知的时候,就会用一些意象来表达和负载他的基本信念,有能力进行逻辑思维之后,就会有语言和命题来表达和负载他的基本信念。所以之后基本信念也会有相应的意象和语言表达。如果在一岁之内,婴儿的母亲不喜欢他并且虐待他,他就会有一种被害感。在三岁多意象的认知能力高了,他就会把母亲以及类似母亲的人看作“坏巫婆”或者“母老虎”。而到了七岁之后,他可能就会有一个说法:“女人都很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