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能量及其产生

心理能量的概念

早在心理学这门学科建立前,人们就有一种直觉,认为存在一种生命力,它仿佛一种流体。生命力多,人就会活得很有生机;生命力少,人就萎靡不振。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性的本能”,他在晚年又说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力量表现的方式如同物理学中的能量,因此可以用能量的模型来研究。这是心理学领域首次提出的心理能量模型。在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则反对把心理能量仅仅看作性的能量,而提出应把它看作一种更基本的生命力的体现即“力比多”,也可以直接说成是“心理能量”。

我在另一本书中说过:“心理能量无法像测量物质能量一样,用物理学的方法测量。”因而一些心理学家在物理学家面前很有自卑感,他们觉得电能、动能、光能等能量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而心理能量只是一个假设性的概念,很难说是不是真的存在。在这些心理学家心中,除非有一天科学家测量出心理能量是身体里的一种生物电能量或者化学能量,否则就不能说心理能量存在。心理学家在物理学家面前的这种自卑由来已久,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就是在竭力模仿物理学,在寻求物理学一样的客观性吗?但这自卑本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越来越式微。现代物理学家发现,物理学中的“能量”也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不过是为了说明一些物质运动的现象而假设存在的。本来它就与心理学中的“心理能量”的概念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了解释现象而提出的概念。

按照本书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说:心理能量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一个“心理现实”,也就是对某种心理经验进行符号化的产物。心理能量这个概念的基础是我们经验中的一种大致可以说成“有生命力”“有活力”的体验。在心理动力学的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师也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来访者带来的一种感受,在他们顺利的时候,这种生命力表现为激情和欢乐;在逆境中,则体现为一种顽强的精神,一种想要有生命活力的意愿。这些体验归根结底是对生命意志或者一种生命本能的体验。而当我们把被体验到的事物称为“心理能量”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进行符号化了,也就是说我们在用“能量”的概念把这种体验或者心理经验变成了心理现实。意象对话理论在这点上和心理动力学一致,同意用心理能量来表征人对生命意志或生的本能的体验。

心理能量的产生

心理能量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适当的心理状态下,心理能量自发产生;另一种是在激发了某种本能时,会激发与这种本能相关形式的心理能量。在用想象的方式,即用意象去反映心理能量时,心理能量经常被想象为水或者火。

我认为,从哲学的角度看,心理能量或者说生命力的源泉,归根结底是宇宙中生生不息的一种能量,也就是赫拉克里特(Heraclitus)所说的“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宇宙中的“活火”沟通,从而在自发的情况下,从这活火中得到无穷无尽的力量;或者说心理能量如同泉源中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在心理经验上,这时的心理能量会被体验为一种光明澄澈、一种极限的欢乐、一种没有内容的空,同时又是无限的创造力,有如太阳的光明源源不绝,有如浩瀚银河旋转不息。在我们没有欲求、期望、思虑,只是在单纯地融入生命、体会生命的那些时刻,比如在静谧优美的森林中或者无边无际的海边,而我们相应放空又没有任何干扰性的思想时,这时候也会有自发产生的能量,让人体会到生机勃勃、浑身有劲的感觉。这样产生的心理能量是流动的,没有或极少受阻碍,没有与某种特定的本能结合,也没有与某种具体的情绪结合,表现出的是比情绪更原初的状态。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意志的直接经验以及表达。

另一种心理能量产生的方式是本能力量被激发。当一个情境需要心理能量的时候,由于本能的存在,在本能中激发出了心理能量。这些心理能量根据本能不同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当我们被一个异性吸引的时候,在性的本能中激发了我们的性本能能量,于是我们变得活跃、不知疲倦、激情澎湃、妙语连珠,我们焕发出了光彩,我们感到快乐。当我们参加竞赛的时候,我们的竞争本能被激发。于是我们兴奋、激动、紧张,而且变得跃跃欲试,我们会参加竞赛并获得快乐。心理能量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就是性的能量和进取的能量。心理能量被激发后,由潜在的能量变为现实的能量,就有了基本的形态。被激发的心理能量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兴奋、激动、唤起、内驱力或动机,很重要的一种形态是情绪。当心理能量表现为情绪时,情绪的量就是这个心理能量大小的表征。 Mw6NUpWlXEmGHXs/j2bGS+hT+w4RR2BTDPrCEhcp0Sfx8aC30aP9yavXJIkJce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