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1章 |

叙事疗法:故事里的别样人生

学心理学确实和学其他学科不一样,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浸泡,需要去“修”。有人说,心理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那么,宗教的尽头是什么?宗教的尽头是生活,是要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都在用的一种东西,做到平常日用而不知,这就是浸泡。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去学习,去学习怎么把一些后现代的理念了无痕迹地、比较圆融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做一个汇通,然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叙事心理治疗”。这是因为,大家知道,一个疗法在源头上其实有很多不确定性,就像当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和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在试图把格里高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这个理念转化成一种疗法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发展,而且这也不是他们的目的。

同样地,我们现在继承着他们的这些研究,并结合中国的一些临床案例,还有各自的生活,推动它形成一种新的理念,也是如此。我们并不知道会走到哪里,但是这个走的过程是很有意义的。就像迈克尔·怀特比喻的一样:像一个没有目的地的旅行。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可能像一个不设目的地的旅程,总会产生那种“在路上”的感觉。

此外,我对迈克尔·怀特回答他人的一句话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叙事治疗”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叙事疗法其实不是一种疗法,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一种个人的担当或者使命感。虽然我以前对这句话很熟悉,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地参透它的意思。为什么说叙事是一种生活,是个人的一种担当,是一种哲学,而不仅仅是一种疗法呢?后来,我在心理咨询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慢慢地开始体会到,它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我这样说,并不是从“对、错”这个意义上去讲的,而是说他的这句话讲述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心理的境界,是对于后现代或者叙事这种理念的一种内化,以及具身化的一个结果,用英文表达就是embodiment。embodiment本身就是在这样一种态度的指导之下生活的,它的价值体系和这个疗法的价值体系合而为一。我认为,那些心理治疗大师,那些在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历史上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学者,都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他们坚信自己的理论体系。他那个理论体系所呈现的价值观也是他个人的价值观,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把一个疗法做成一种个人的宗教。什么叫“个人的宗教”?大家可能听说过保罗·蒂利希,他是一个神学家,他把宗教分为两种,一种叫个人的宗教(personal religion),一种叫体制的宗教(institute religion)。他觉得体制化宗教对于个人的解脱来说是一种障碍。那么,当我说“一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可以作为一种个人的宗教存在”的时候,我讲的是它对于个体的那种解脱的功效、作用。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地学好叙事,我们个人的价值体系要发生一些改变,否则的话就很容易把它当作另外一套技术体系去学习。

有很多人喜欢各种各样的疗法,但他学了以后,个人的价值体系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他说话的时候增加了更多的技术化的痕迹,更加不自然,说出的话更不像他自己想说的话。我曾说过,做叙事治疗最大的障碍可能就在于此:就是有很多问题你可能会问不出来,不管是外化的那些技术还是改写的那些问题,还是发童子问。其实他不是不会问,他是不想问,或者不敢问。所谓“不想问”是怕有一种成见,他其实是有答案的。再者就是他不想问,就是他自己有情绪。此时,我们就必须要有一种价值观上的转变,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学会叙事的这些技术。 17bOHpcilfWKgr+uYNA2za5bNr1Pfhnwwnigz1objEuLNDI3RSbrEDrZyVWCTS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