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在“学者”与“行者”之间,我更愿意做一个“行者”。

这当然不是说学术研究不重要,而是说对一个个寻求心理帮助的人而言,重要的不是成为一位心理学家,而是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我对那些具体的人生问题的关切,重于对学术共同体所关注的论题的关切。陈嘉映先生说:“所谓‘哲学问题’,不是哲学家的问题,而是人人的问题。”心理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心理学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不能只关注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而应该关心“人人的问题”。

或许读者会引述“知行合一”的观念,提出学者和行者本来应该无法区分。我并不想辩驳,因为这是十分正确的论断。只是,这个论断并不总是那么合时宜。在源头上,或许可以说那些承担着安顿人心的重任的人们,本身就是“修行人”,是知行合一的。可是,在现代临床心理实践的领域却不乏“咨询室外,咨询师是另外一种人格”这样的论断。而且,这被很多同行视为一种能力,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这种专业的训练,真的可以让人在“咨询”内外,迥乎其心么?而且,即便可以,这样真的可取么?我颇为怀疑。不过,我对秉承这种观念的同行保持尊重。只是,相比较而言,我更相信咨询师的人格统整,其疗愈作用会贯穿“咨询”内外。这或许是另一种对于“知行合一”的诠释。只是,这种诠释是“学修并重,修己安人”,学统于行,知归于行。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我实在无法做到“笔耕不辍”的遁辞——我的确不是一个高产的“学者”。

本书是我多次讲座的集结。每章都有相对独立的逻辑,章与章之间也似乎有个统整的逻辑。起初,这些讲座的受众既有心理学专家,也有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爱好学习的人。所以,话题的选择兼顾了人人关心的问题和“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说:“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可能在心理学这个领域,的确存在每个人都是其生活的专家的可能性。在叙事疗法相关的文献中,对此观念颇为尊重。当然,这里的“心理学家”不是职业或者专业意义上的解读,而是指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论假设和验证方法——与科学家思维颇有一些相似性。只不过这是“微观理论”,并没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愿——也没此必要。只是,每个“专家”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此时,如果有人愿意共同探讨,或许会少一些踽踽独行的孤寂。运气好的话,或许还会发现一些人生道路上本来极易被忽视的风景。

起初,每次讲座后总会有一些极为勤奋的学生,很快把讲座内容整理为文字,和其他听众分享。很多人感到此举甚好,因为总会有人因故无法每次都刚好有时间听课。阅读就来得比较轻松,时间也更能如己所愿地安排。如果遇有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段落,想要选择无视——跳过去不理——也比听讲座容易得多。于是,竟然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自发成立了一个整理小组。本书的初稿就是这个整理小组的手笔。在此我深表谢忱。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是闫昱、胡丽丽、胡淑杰、刘静、李彦、高琴、王玲、雅楠、贾修昶、郭超妮、鄢静、宋红利、霍燕子。其中胡淑杰老师做了不少组织协调的工作。在本书出版之前,为了更方便读者阅读,几位学生进一步做了整理,她们是李雯雯、李琰卿、冯静和张永红。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相关编辑对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诸多努力,没有他们的认可和鼓励,本书也不会出版。诸位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本书的面世。在此一并表达感谢。当然,需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在此无法一一列出。书中的观点是大量前人智慧的结晶,我通过引述的方式表达了感谢。有些或许出自我的灵感,也是多年来向师友学习、参访,以及与来访者对话等酝酿的结果,在此对他们表达感谢。尤其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杨倩鋆。她的鼓励和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书中,不乏对叙事疗法与其他心理流派之间的比较。因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人问起这个问题。这种比较尽管不乏文献支撑,总体上还是很个人化的。很可能这种比较只能是个人化的,因为对叙事疗法的理解和对其他流派的理解都是来自比较者个人的训练和经验。尽管如此,我还是抱有一丝期望,即让读者在遇到这种对比的困惑时能有所启发。甚至,读者因此而产生的联想——无论是认同还是不认同书里面的观点——在我看来更为宝贵。这大概是抛砖引玉的意思吧。


于昌平寓所 QYY7+cckR1xagf3AwhMsLHRkjT+l7Jgf2Nfy7HHIP+OMk3l0R5lQ0u/CpuKI9A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