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正确的聆听技巧

可能大家在生活当中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你看起来很大、很严重的一件事情,当你的视角发生转变的时候,那件事情好像就显得没那么严重了,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在咨询里面也可以这样。

别人在讲他的生命故事的时候,我们要去看他这种讲述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指出来,指出来的方式是通过询问细节,通过去了解一些细节,去挖掘他讲这件事的目的。有一句话叫:“凡有言说,必有立场,凡有立场,必有指向。”只要一个人说话,就会有一个定位,这个定位的背后就是这个讲述者的价值观、他的自我。然后,他的这个自我就会指向一个他者,就会指向一个方向。

因此,当你去聆听来访者的表述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他在讲话,他就是在讲述他的价值观,每一句话都含有他的价值观。

而且,我们会发现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对某个人的方式和他对所有人的方式都是非常接近的,他会复制这些模式。换句话说,来访者在生活当中的各种讲述方式,也会被他带到咨询室里面来。虽然他在咨询室里面会做一些调整,但是在深层结构上他仍然在复制,复制他在生活当中跟别人讲述他的人生故事的那种方式。换句话说,他在跟生活当中的一些人讲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他所使用的那些例子和他在咨询室里面跟你讲述他的征状时所使用的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在生活当中会讲得没那么全面,也没那么深,而在咨询室里面,他会尽可能地讲得比较深,而且会做一些调整,会尽可能地让他的讲述更加符合做诊断时用的那些材料。

因此,我们在咨询室里面听来访者讲他的生命故事的时候,要非常非常小心。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你要保持一种放空的心态,不要急于得出一个结论、一种印象。那个主题会出现,但你不要让它固定下来,而且不要说出来。例如,在你听来访者讲了几件事之后,甚至来访者自己都有可能给你一个结论,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会问你“你觉得我的问题是什么”。这时你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否则很可能这个结论就会被后面补充的信息推翻,这不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

第二,我们在使用积极的方式倾听时,会发现来访者讲某一个生活事件的时候,这个事件内部或者细节可能本身就已经蕴藏了那些有力量的一面。比如,在我前面所举的那个例子中,那个小孩在讲坐公交车去参观时,并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是说他的家里很穷,人家有钱的孩子都打车走了,只有他要坐公交车。当他以这种方式去讲述的时候,他讲的是一个悲剧。如果你只从这个角度去听的话,他也就没有多少话可以跟你讲了,因为他已经讲完了。但是当你去问细节的时候,如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讲的就是这件事的另一面,也就是我说的要去听故事的另一面。这并不影响他平常或者说他之所以喜欢研究公交地图,是因为他没有钱这个事实。这给他带来了一种荣耀感,当时他说好多学生看到他可以那么清晰地、那么确定地带着他们走,都用一种很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他现在想起来的是另一面,那一面就会给他力量感。

所以说,对于事情本身,你去听哪一些、哪一面,就会把那个讲述者听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采用那种很快地得出结论的方式的话,那来访者可能连表达的欲望都没有了。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你已经知道了,那他就没有讲的必要了。所以你要放空地听,去听那些出乎意料的东西,然后你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些出乎意料的东西会把这个人描绘成另一幅场景,他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要学的是这种倾听态度和倾听技巧。有时我们可以用被动的倾听方式,有时可以用主动的倾听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最后都要归于双重倾听这种方式。叙事疗法采纳的就是这种倾听方式,而且这种倾听方式不仅在心理咨询室里好用,在社区工作、班级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都可以用,甚至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用。

答疑部分

问题1:如何换个角度听,找哪些细节比较容易突破来访者不停地陈述负性事件?

我们在咨询当中听到来访者不停地去讲述某一件或某几件负性事件的这种现象其实是挺普遍的。很多人也因此会感觉到,咨询工作压力特别大。正是因为需要不停地去听负性事件,所以我们该怎么破解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那我在此想给大家讲三个技巧。

如果你用被动的倾听方式去听那些负性事件的时候,你就会被带到某种场景中,而你的心也会被带到某种场景里。这时你想再换个角度,去找那些细节就很难了。所以第一个技巧就是,你不要让自己沉浸在那种负性事件所描述的场景里面。

第二个技巧就是,你要带着一种置疑的态度去听他讲这个负性事件,听他的一些例外。就是说,他讲的这些负性事件里,有没有哪一种东西让他在讲的时候还有点兴奋、有点高兴?当然有可能你自己都不太认同他讲的那个事件,不过这都不要紧,关键是他讲到哪一些细节的时候看上去很高兴、很兴奋,你要去问那些细节。不管这个事件有多么恶劣,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某些让他有那么一点点兴奋、高兴的东西。当然,这种高兴、兴奋与价值观,和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那种对错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所以你不要急于去做这种评判。

第三个技巧就是,你要去看来访者讲那个负性事件是为了什么。讲这个负性事件,有时是为了表达愤怒,有时是为了表达委屈,有时……不管怎么样,这些负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他想表达的东西。如果你透过这个负性事件,去看那个表达,那个表达能够被呈现出来,他就不会反复地去讲了,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负性事件被他不停地去讲述,不是因为说了没有人听,而是因为说了没有人懂。没有人懂,是因为没有听出他讲的这个负性事件背后的动机。有时,来访者去讲一个负性事件,他的动机有可能是非常积极正面的。例如我做咨询的时候会遇到,有的人会把他的某一段历史讲得非常不容易、非常悲惨,可是他讲这个不容易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他挺过来了。如果你能听出这一点,就是你用双重倾听的时候。当你用第三种倾听方式去听他所要表达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时,他就不会再重复讲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表达一种诉求而这种诉求一直得不到呼应,那么我们就会不停地表达这种诉求。那个消极事件的反复,往往是因为那个消极事件背后所表达的诉求没有被听到。这就是可操作的,就是技巧。

那你怎么去突破呢?其实我刚才讲的这三个层面的叙事倾听,刚好针对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就是第一种技巧,即要采用那样一种放空的方式,你不要被卷入那个画面中。因为我们有的学员可能共情能力很强,也很有想象力,就是很有脑补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在来访者尚未表达的那个地方,自己脑补一些细节,然后把那个画面做得非常形象,让自己沉浸其中。结果来访者已经走出来了,咨询师仍然还困在里边,这样的话,他是很难突破这个东西的。至于找细节,我们就去找找我举的那个孩子的例子,他讲他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放了一个屁。他的爸爸就觉得很奇怪,他怎么能喜欢这种事情?小孩子的那种兴奋是没有什么理由的,不要去解释,他就是觉得这个很有意思,这就足以,就可以让他去讲一讲。

大部分咨询师可能就会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吧?这个不完全取决于道德上的评判。有时,它取决于在什么情境里面。就是一件事、一个细节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取决于针对谁以及放在什么问题背景当中去讲。所以不要去找什么客观的绝对的细节去讲,这是没有必要的。

问题2:发现例外是否还得先有主旋律?这样似乎违背了积极倾听的初衷。

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啊!

发现例外,是否得先有主旋律?否则的话就没有一个对照,当然也就不存在例外,那这就似乎违背了积极倾听的初衷。好像这个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你仔细琢磨一下,它是不违背的。

发现例外,是要有主旋律的。只不过,你不要把这个主旋律当作客观事实就好了。我们在听来访者讲述他的一些事件的时候,要想完全不形成某种印象、某种主题,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建议就是,你要记得那是你的一种印象就好了。不要试图去论证你的这种印象,也不要试图通过累积其他的事件去巩固或者强化你的某种印象,这样做就好了。可以让他保持那样一种可变性或者是被改写的可能性。

我在咨询中有时会遇到一件事的意义被反复改写的情况:

我有一个来访者很有意思,她来我这里做了好几年咨询,后来她出国读书,就用视频的方式做咨询。她讲了一件事,就这么一件事,她反复讲了很多遍。我现在回忆起来,她每一次讲这件事,意义都不一样。有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创伤,有时她把它当作一个恶作剧,有时,她把它当作她欺负别人的一件事。总之,她讲了好多遍,每次都不一样。

然后,我在想这种不一样的解释有什么意义?后来我发现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她对每次讲述的解释背后都有一个语境。她讲的这件事是一个材料,然后她会用这个材料来支撑她要讲的那个道理。

当然这件事说出来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恐怖,那就是她和一个和她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人上床。现在这样看好像就是一件大事,但是她有时很调侃,觉得这件事是件小事,有时又反过来觉得这是一件大事。这完全要看她要讲什么。所以这里边是有主题的,只不过你要允许那个主题在这个时间之流上发生改变。

问题3:共情属于被动倾听吗?

这个问题非常好啊!

严格来讲,共情不能完全和倾听对等,所以你不好说它属于什么倾听。因为共情和倾听不是属于一个层面。

你可以在倾听当中带有共情的态度,也可以不带有。所以,它们不是一个从属关系。我们在学人本治疗的时候,对共情是有一种界定的。其实,这种界定按照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判定,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别人在讲什么你要了解,知道他的感受是什么,即你能够知道别人在讲什么;第二个层面是,你要能够跳出来,即你要知道那是你对他的感受的一种判断;第三个层面是,你要能够反馈给他,你要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这是共情的三个基本要求。在倾听的时候,不管是用积极的倾听、被动的倾听,还是双重倾听,我们都可以带有这种共情的成分,甚至可以说,都应该带有这种共情的成分。但是,共情更多的是在情绪情感这个层面的一种呼应,而倾听除了涉及这个层面,还会涉及事件层面。

这两个层面是不太一样的。

问题4:第三种倾听是双重倾听,为什么又被称为平和的倾听?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倾听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被动的倾听(消极的倾听)、主动的倾听(积极的倾听)和双重倾听。这个“双重倾听”指的就是“平和的倾听”,这个“平和的倾听”就是“双重倾听”一种新的说法。

它是用一种更加中立的方式——用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既不主动也不被动的一种方式去倾听。说它是被动的,是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抱持着一种期待,对于出乎意料的东西的那种期待;说它是纯主动的,是因为这个双重倾听其实有一部分是按照一种随意的表达去进行的,而不是去引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中正平和的倾听方式。所以第三种情况指的是这种平和的倾听,也指的是这种双重倾听。

我们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做咨询工作时可以去试一下。当你在听对方讲几件事之后,你注意看你是否会浮现出一种场景,你抓住它。这个现象有一个概念叫word picture。word的意思是词,picture的意思是图片。就是“词像”。在对方讲述的过程中,你要抓住那个词像,看看那个词,那个图像/景象会不会在他接下来的讲述过程当中发生改变。大部分日常生活当中的对话,在形成第一个词像之后,人就懒了,就固定在那上面了。当来访者讲一些新的细节进来的时候,听者会选择性地忽略掉。

这是个问题。咨询师有时可能也会犯这个错误。就是选择性地忽略掉,好像去维护一种新形成的某种印象,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其实所谓放空,也就是慢慢放下那些所谓成见。把那些通过听前几件事情对这个人所形成的印象“悬置”,“悬置”就是挂在那里,即可以有这种印象和成见,但是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引导性的东西。允许一些新的细节去改变那样一种印象。就这么简单。

在生活当中也可以试试看,如果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倾听孩子说话,去听朋友说话,听家人说话,你会发现平常对方的一些特点就被你忽略掉了,有可能是很善良、很温和的一些维度。

问题5:咨询师习惯于听来访者的述说,转换不容易,平时怎么训练,就是除了听细节外还有什么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动机分析疗法,就是去了解一个表达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去说这番话?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在平常训练中,首先你要找到来访者的动机,然后你看看自己是怎么看他的这个目标的,也就是你是否认同这个目标。平常我们有时候不是不懂来访者要表达的目的,而是我们会听不下去或者听不进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认同,觉得他的那个目标是不对的。这就会阻碍我们听下去。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就要去看“凭什么我们觉得我们的那个判断就是对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如果你仍然觉得你那个判断是对的,你就要去看一下你的那个判断,比如说张三讲一件事情是为了表达他的某一个目的,而你觉得他的那个目的是不对的,你觉得他不应该那样做。那么,你就要找找你所做的那个判断的来源是什么,在你的成长史里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他做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你是对的。通俗来说,就是防止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当作来访者人生的一个尺度。

我觉得,对于倾听,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结论来得太早、来得太快。即当我们的结论未经检视就成为我们咨询过程当中倾听的一个指导思想时,我们就很容易用自己的人生作为来访者人生的尺度。

我甚至觉得,作为一个叙事治疗师,在平时的训练当中,需要不断地检视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那些自己信以为真的作为指导思想的理念体系是怎么形成的。当然,有些学员可能会很紧张:“这样的话,会不会把我的那些知识体系、那些相对完备的自我体系破坏掉?”不会的。你经过更加审慎的思考之后,反而会更加自由。选择之后,因为你不防御,你不需要通过别人的人生来论证你的那个选择是对的,所以你就不会把它当作你的指导思想。简单来说,你觉得你的那个是对的,别人的那个是不对的,但是在你这里,你能够容忍他的那个不对。换句话说,你不需要用别人的不对来验证自己的对。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也会允许别人的不对存在。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你允许那个矛盾性的存在。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人确实是对的,但是他不允许、不能容忍别人的不对。当别人不对的时候,不管跟他有没有关系,他很想把别人的不对给纠正过来。这个时候他的那种对在他那里就是不稳固的。也就是说,他需要一些外部的支撑力量去证明他是对的。

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就要小心规避这种风险。我们掌握、了解了各种不同的人生,但是这些不同的人生不应该成为一种是非对错的尺度,而应该成为一种不同的可能选择的资源库。

来访者也是一样的,当他一直抓住自己的不易或者委屈的时候,可能就看不到自己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而我们做咨询,当听过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了解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理论后,会看到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会比较淡定,可以听进去来访者各种各样的讲法。这样的话,你再去转化就会变得容易一些。所以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多听,你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转换起来就会容易一些。当然,无论是从核心的角度去训练,还是去看你对于自己人生的一些反思和审查,一定要用自己很真实的一些观点和别人去分享。

你们是否见过那些信奉某种宗教的人,极力想把这种宗教分享给别人,结果却引起对方十分反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总是希望把一些自认为最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结果这种爱就变成了一种强加、一种控制。在咨询室里,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喜欢把自己特别认同的一些观念、价值观分享给来访者,结果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其实,把自己特别看重的一些东西视为所有人都看重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恋。而对对方来说,由于他的视角、或视野、或格局、或生活的层次没有达到,你认为更好的东西他没有见过,那么你的这种强加就会成为一种控制,就比较麻烦。

因此,在咨询室里,我们想把一些我们很珍视的观念分享给来访者,就是我们咨询师人格当中的那种自恋成分在作怪,这样是会影响咨询的效果的。你要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不把别人的不同当成自己的困扰,这是从你的这个标准来看他是不对的,你这样认为很可能是因为你对他不够了解。例如,坐轮椅的患者下轮椅的方式都是千姿百态的,甚至他们彼此之间有时也会互相取笑。但是一个人的做法就刚好适合他的身体状况。所以你不好说他那个姿势对不对,适合他的就是对的。如果你了解他了,你就觉得他那样是对的。 ZkQVkeeTb+3qGE95TuccVzZSlGWdEtH5eNplliDRQZNj28kf2r8ZjxZdsqAsS0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