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趋势线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价格会沿着一根线,或者一个通道精确地运行?只是因为在历史的图表上,可以画出来这样的线、这样的通道?其实这存在逻辑问题,不是吗?如果价格加速了,不沿着趋势线走了,你可以说它形成了新的通道,价格如果踩破了又回去,你可以说这是骗局,假突破,忙着去找过滤器,看看怎么过滤掉这个骗局。

在意识到支撑位并不靠谱之后,我开始研究应用趋势线。当我刚开始用趋势线在历史图表上复盘时,感觉自己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依旧是USD/JPY的1小时图,我画了两根趋势线,可以看到,如果收盘价站上趋势线后进场的话,似乎都有大把的利润等待着你。

然而仔细看一下,其实对于左边的那根线,我们可以这么画:

还可以这么画:

还能这么画:

又或者这么画:

所以这个线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个标准,怎么画?两个点确认一条线?三个点确认一条线?用收盘价画线会不会比用最低价好呢?收盘价破线反手呢,还是破线即刻反手?还是给破线留一点空间呢?比如破5个点之内无视之类的。又或者破线后等待二次回踩确认呢?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不同的标准,又都有很多疑问。

相信大家都有过很深刻的体会,我们自己打磨的系统,在模拟运行阶段,通常表现都还不错,甚至可能可以称得上优秀。但是一旦实盘操作起来,就完全不是模拟的那个样子。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是自己的各种低级失误造成的亏损。但对于一个非程序自动化系统而言,这是一个多方因素交织的结果(请注意这里只讨论非程序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种可能:

A.心理因素。例如在实盘中不能坚持执行自己的系统,主观操作等。

B.客观因素。例如在实盘中不能保持专注而错失盈利机会等。

C.系统测试缺陷。在人工测试系统阶段,很多盈利的情况是我们潜意识里主观倾向造成的,从而造成系统测试结果失真。

D.系统设计缺陷。系统过于复杂化,试图应对各种现象和场面,造成执行困难,很多时候你自己都记不住所有的操作处理方法。在模拟阶段总是最理想化地让结果符合系统,一旦实盘差异很大。

E.系统优化陷阱。由于多数人都习惯以结果论英雄,一旦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这时间的长短根据各位的性格决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就可能怀疑系统对于某些现象的应对方法不当,从而频繁地修改系统。

F.系统理念缺陷。你其实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譬如有人甚至引入了周易八卦等玄学内容。至于为什么会走入一个死胡同,我觉得是因为逻辑思考能力不足的缘故,我们之后会讨论。

很不幸的是,之所以交易稳定盈利难度特别高,往往不是你犯了以上六条错误里的某一条,而是这六条错误你一个都没有落下,自己回想看看,是不是一个也逃不掉呢?

先回到趋势线这边来,在不断优化我的趋势线画法无果的情况下,我开始怀疑趋势线的逻辑原理。为什么我们会相信,价格会沿着一根线,或者一个通道精确地运行?只是因为在历史图表上,可以画出来这样的线、这样的通道?你便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让价格会沿着根据历史上有过的几个低点/高点画出的线运行?其实这存在逻辑问题,不是吗?如果价格加速了,不沿着趋势线走了,你可以说它形成了新的通道;价格如果踩破了又回去,你可以说这是骗局,假突破,忙着去找过滤器,看看怎么过滤掉这个骗局;价格破了线往下走,你欢呼雀跃,看看,果然是破线就向下走啊。

讲到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我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会在佛前为我和我的家庭祈祷,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偶尔我遇到一些好事,我母亲于是便喜形于色,告诉我这是她在佛祖面前祈祷的功劳。更多的时候我运气并不足够好,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我于是调侃母亲,为什么你的祈祷没效果了呢?佛祖为何不显灵呢?我母亲便会郑重地说,这是你上辈子的业报。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攀爬者,从一楼阳台往上爬,爬到3楼的时候,手滑了一下,掉到了2楼,拉住了一个勾子,稳住了,再次上爬。爬到了5楼的时候,又滑了一下,掉到了4楼,抓住了阳台护栏,稳住了,再次上爬。张三在下面观察攀爬者,便说,我发现一个规律,每次在2的整数倍楼层,这个人都会被冥冥之中一股力量给保佑托住,下一个保护楼层应该是6楼,如果在6楼没被托住,那就他就挂了。话音刚落,这个人从8楼直线摔下来掉到地上。张三拍手道:“看吧,破了6楼的保护,就直线下跌了,我说的没错吧!”

在第一个例子中,我的母亲形成了一套无懈可击的、闭环的强大逻辑,以至于我没有办法有力地反驳她。如果我们总是在交易中,仅仅根据图表上若有若无的一些迹象,总结出一些规律,在规律能够匹配获利结果的时候,坚信自己发现了圣杯,而在规律不能够匹配获利结果时,我们辩称这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同样形成了一套类似的逻辑。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怎么能这么说呢?市场上并没有保证每次操作都获利的方法啊?只要我的方法在概率上是大概率获利的,那么就可以了啊!

没错,这个说法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存在主观倾向和样本统计过少的现象,我敢说在所有交易者里,九成以上,都不能正确地统计出自己方法的获利概率。况且,既然你总结出的是一个伪规律,那么凭什么它有大概率获利的可能呢?

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这是以结果推导规律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无法跳过的逻辑陷阱。趋势线的“支撑和压制”效果,其实就是这么反推出来的。假如攀爬者从8楼摔下来,中途又用手抓住了4楼,而不是直接摔到地上。那么之前的统计出的规律似乎作废了,观察者是不是又可以说,咦,这个爬墙的人,每次掉下来的楼层是3、5、8,这是斐波那契数列啊,原来在这个楼层上方有压制,那么下一个压制点应该在13!

人们总是容易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一旦你形成压力和支撑的固化思维,那么你总会试图去找出压力和支撑的规律。然而价格总不可能像一条射线一般以某种角度前进,总要走走停停吧?就好比一个人在前进的时候,停下来喝水休息一下,这需要任何外部的理由吗?其实根本不需要,不是吗?然而你为什么老要给人家找一个外部的理由呢?这就要拜你的思维习惯所赐了。在现实中,很多分析师们不是也总喜欢给价格的涨跌套上一个基本面的理由吗,真正的原因是那些你以为的原因吗?其实不过五五之数罢了。 T/pMe3O/sisGcr4YOR/Qd82NZsbymXDAeyVWUgRPd96jquATPfSS/q7Xqugm3X7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