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初入市场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在投机领域通读所有已知的书籍、帖子和文章,熟悉所有经典和前沿指标,那么他在这个市场上,最可能成为怎样一个人呢?答案很好玩,他其实最可能成为一个骗子。

记得最初是受了宋鸿兵《货币战争》一书的影响,觉得白银的大牛市即将来临,于是就杀进黄金和白银的战场。和很多人不一样,在开始投机之前,我没有玩过股票,而是直接摆弄起了杠杆。

甫入市场,一片茫然,总要了解一下前人的经验教训吧?于是乎,和各位看官一样,我开始大量阅读市场上的各种投机书籍,例如《江恩华尔街45年》《如何从商品期货交易中获利》《日本蜡烛图技术》《短线交易秘诀》等,不下几十本经典书籍。我从这些书里获益匪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受累不少。

获益是因为,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大部分是的的确确有道理的,而受累是因为,你接受了人家的观点,自身却也被这些观点勾勒出的“大道”限制起来,而更可怕的是,对于这一点,你浑然不知。

一个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取多数的利润,而多数人陷入亏损的泥潭苦苦挣扎。赢家和输家的比例,大概是2:8,这不仅是投机市场的定律,也是所有市场的定律,甚至是人类发展的定律。不同的是,在生活中,二八定律这个比例是基本正确的,而在投机市场,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数量比例实际上比2:8要低不少,这其中却还有一个稳赚不赔的抽水者混迹其中,那就是交易所。

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那一部分少数人呢?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可以像当年努力读书考大学一般去努力钻研投机市场,像高考的应试者一般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只要持之以恒,克服各种艰险阻力,这种努力终将结出硕果,让自己跻身于那少数的成功者之列。

然而这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从竞争者的素质来看,高考的竞争者们很大一部分都平庸而不专心,他们沉迷于游戏、恋爱、小说,对学习并无太多兴趣。而投机市场的竞争者,仅仅从主观能动性而言就远远高于你当年的同学们,更何况当年你的竞争者们时间有限,大多数3年就要上战场。而如今你的竞争者们,浸淫十年的都不在少数。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其次是教材,高考的教材传授于我们的,是经过明确论证的,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定理或者公理。答案几乎等于真相,大多数具备唯一性。然而投机市场就悲剧了,你都不确定你读的那些书里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也许是真的正确,但也许曾经正确,如今却不合时宜,甚至也许有的书从头到尾就是个大忽悠写的。如何验证这些作者的水平呢?可能也就只能从他的名气、头衔和传说当中略知一二了。然而,如果一个连续5年盈利的作者,写出一本精妙的书籍,转眼第6年重仓亏损,跳楼不治身亡,那么他写的书,你当如何处之呢?更有一些奇妙的悖论,一个稳定盈利的交易者,是有什么样的逻辑来支撑他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复杂,让自己未来的盈利变得更加困难呢?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在物理学领域,通读过所有已知的物理学书籍以及从古至今所有的物理学术论文,熟悉所有经典和前沿理论以及假设,那么这么一个人,且不论其是否有创新精神,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我想他至少肯定是物理学领域里,这个地球上最顶尖的人之一,且不说是二八里的那百分之二十,哪怕是十万分之一他都挤进去了,成功毋庸置疑。

我们再假设有一个人,在投机市场领域,通读过所有已知的投机书籍以及从古至今所有的投机帖子和文章,熟悉所有经典和前沿指标,那么他在这个投机市场上,最可能成为怎样一个人呢?答案很好玩,他其实最可能成为一个骗子,只能靠写书、讲座、论坛、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等方法赚钱,你觉得呢?

这就是这个市场最奇妙有趣又悲哀的地方,而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我的真实市场经历,希望能够给有缘人指一条真正正确的方向,让你避开各种理论的陷阱,少走一些弯路,希望各位能够耐心看下去。 C+0FwrhzZ9aKBc1WNB1zL8zf0ZLPK/q9lBglSxWXMOZtw4mxwZPmCNeXFUYWg9g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