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夏本纪》中描述了中古时代中国遭遇大洪水的情况。尧(图7)舜时期与前面介绍的上古时代比较起来,文明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然而人们正因为脱离了在森林和原野的狩猎生活,移居到适合农业的低湿地,才会遭受洪水的威胁。那么禹(图8)是如何治水的呢?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岛,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一度请辞的禹终于接受了尧的任命,与益、后稷一起着手治水。他命令四方诸侯、百姓召集人力,在山里行走,在木头上刻记号以表示山名,标志高山大川的样貌。禹为其父鲧治水无功被杀而伤怀,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几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不敢进。他衣食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丰厚尽礼。他住的地方很简陋,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他陆路坐马车,水路乘船,泥地用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他左手拿准绳,右手拿规矩,还带着测量四时的仪器,终于开辟了九州,疏通了九条河道,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座大山。
此处描写了禹投身治水事业,并为之鞠躬尽瘁、奔走全国的奋斗形象(图9)。历经十三年的艰辛,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完成。《夏本纪》是这样称赞他的成就的: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是九州之一——兖州。黄河下游原先没有固定流向的河川,有了堤坝的疏导,于是边界不清的雷夏泽开始成为一个有相对固定边界、形态的湖泊。经常泛滥的雍水、沮水原本是流向不同的河流,经过人工疏导,形成了一条有着固定河道的河流。桑田有了水源,土地再次适宜于种桑养蚕,于是,害怕洪水而避入丘陵的民众又迁到平地居住。
这里记载的只是其中一例,《夏本纪》记录了九州岛所有人民得以定居平地的情况。从前在森林、原野里靠狩猎为生的人们转而过上农耕生活,而农业需要水,于是他们便聚集在湖泊、沼泽、河流附近,形成村庄。然而,自然形态的水泽经常泛滥,危害到人们的定居。人类在低湿地从事农业,但在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以前仍需对自然进行长期的人工改造。大禹治水的传说将古代人与自然威胁做艰苦斗争的历史寄托在大禹一个人身上,并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