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在本书开头阐述的那样,现代的环境问题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被谈论的:现代文明的急剧发展与文明圈的迅速扩大,破坏了自然的生态体系,甚至被怀疑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是以文明的一方,也就是人类一方对自然具有压倒性优势为前提的。然而太古时代的环境问题与此完全不同。战国末期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子曾这样记述: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篇》)
上古时代,人类被有着压倒性数量优势的野兽包围,战战兢兢地生活,是非常弱小的存在。不是被老虎、豹子袭击,就是被蝎子蜇、被毒蛇咬,很多人因此丧命,人们也不知该如何逃离这些威胁。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圣人,他教给人们用砍伐下来的树木搭建住处的方法,以防止野兽的袭击和毒虫的入侵;人们因此很爱戴他,推举他来治理天下,称他为有巢氏(图5)。
当时人们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腐臭,伤害肠胃,许多人得了疾病。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烧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人们因而很爱戴他,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图6)。
到了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鲧和他的儿子禹先后负责疏通河道,排洪治灾。
韩非子记录了太古时代人类面对凶猛的自然充满畏惧、艰难生存的样子。这是从太古时代延绵至今的往昔记忆,还是战国时代的人目睹未开化之人生活的样子而对自己祖先生活做的想当然的推测,目前还无法确定。
不管怎么说,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应该与此相差无几。巢居与火的发明使人类脱离了原始的黑暗,开始对抗自然的威胁并开创文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