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
—— [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
由于工作的原因,有机会收到几千名年轻客户发来的关于房子改造和装修的需求信息。我走访了其中几百位来自不同城市的青年人的家,与户主当面交流,帮助他们中的很多人完成了旧房改造和装修项目。在他们当中,有和我一样生活在大城市的“北漂”“沪漂”,也有生活在祖国各个角落的小镇青年,甚至还有不少在海外打拼的留洋一族。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他们真实的居住情况,还有当谈到理想生活环境时,他们眼中浮现的光芒。
在这里分享一段我印象深刻的经历。那是一个傍晚,我去上海徐汇区探访一个仅有 37 m2 的学区房,户主一家三口,孩子刚 1 岁多。房子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不远处便是上海最繁华的街道。然而走进室内,昏暗的走廊、狭小的厨房以及转不开身的卫生间,还有房间整体陈旧的 20 世纪 90 年代装修风格,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小时候的老房子。尽管“阅房无数”,但我还是被眼前这间房屋的破旧情形震惊了。
创立家要素公司的初心,其实源于我自身的经历。我从小和父母、哥哥一起生活,一家四口住在一个 40 m 2 左右的老房子中,因此长大后我对生活环境变化的感受尤为深刻。从大学的四人宿舍,到工作后在学校附近与擅长做面食的“清华大哥(清华大学毕业)”一起合租的家属楼,再到后来独自一人住在北京东四环朝阳北路的高层公寓,每一次居住环境的变化,都对塑造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说创业是想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那么我希望通过家要素的设计分享与改造服务,能够为改善中国年轻人的居住环境,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而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拥有一个美观、舒适的家,会帮助你改善生活,就像已故作家三毛在回复读者来信时说的那样:“房间布置得美丽,是享受生命、改变心情的第一步。”
从我们收集的统计数据来看,家要素的粉丝和用户主要是25~30岁的年轻人,其中有一半生活在一线城市,另一半生活在其他城市。他们的房子以70m 2 以内的小户型居多,户主提出的改造预算一般在10万元左右,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设计好看”“最大化利用空间”“合理收纳”“材料的环保安全”“地暖、新风、中央空调或净水等舒适系统”“智能家居”等。
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需求痛点,我们总结归纳出“设计感、高品质、重细节、超省心”的服务理念,这也是本书筛选案例的依据之一。
家要素于 2015 年创立,能够走到今天,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可爱的粉丝与客户,感谢你们打开门,让我们了解你们想要的理想生活,有机会为你们提供一点灵感、启发并能够参与改造,才让我们能够获得现在的成绩。其次要感谢的是每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正是你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和专注细节的设计,把一个个破旧的小户型改造成让人惊艳的作品,在案例分享留言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太好看了,我也想要这样的房子。”这都是你们的功劳。最后我想感谢一路相伴走来的各位同事、合作伙伴和相信并支持我们的家人、朋友,你们是这一切美好的缘起。
刘佳 于上海
2019 年 9 月
本章 18 个案例,着眼于全局,从整体规划,对小空间进行破局。不管什么样的户型,经过奇妙而周全的设计,都可以实现升级改造,让空间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让你的小家越住越大。
★“灾难户型”合理划分布局,将能利用起来的空间都利用起来
★空间既可以分隔,也可以合并,重要的是活动区域的相对独立
★空间原本拥有的优势,在改造中要充分发挥出来
★从其他地方获取灵感,灵活布置空间,让设计充满创意
户型方面,在充分了解和体验用户需求后,将原始的非常不合理的房型最大限度地合理化,按照需求和动线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并进行最大限度的改造。在极有限的空间里运用可变家具,让空间具有多功能性,为屋主一家提供具有一定生活品质的整体空间。
上海宝山一处仅仅43m 2 的狭长空间里却住着三代人,80岁的外婆、经常照顾外婆需要留宿的妈妈,还有一对一直想结婚却被房子问题耽误困扰的小夫妻。一家人对家里的生活状况一筹莫展,无数次想动手改造,却又无从下手。
做设计师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压力。这次改造经历了很多波折,甚至想到过放弃,因为一度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理解,感到很无助。但是认真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将这件事进行到底,因为我们接这个项目的初心,就是想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原始户型图
结合原始户型图来解析此户型改造的五大痛点。
第一,空间狭长窄小,采光差。改造前的房间是狭长的一字形,外婆的房间开七盏灯仍然很昏暗,阴雨天关灯更是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第二,夫妻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改造前的客厅兼作小夫妻卧室、餐厅,以及小夫妻日常工作区。为了更了解屋主的需求,设计师特意在屋主家客厅的床上住了一晚,一边感受屋主的日常生活,一边熬夜商量方案。在屋主家居住体验的一个晚上,年迈的外婆一共起夜七次去卫生间。由于户型问题,客厅这个空间即小夫妻的卧室是通往卫生间的必经之路,非常不方便。
第三,私密性极差。改造前的房间私密性极差,屋外的路人不时经过,会将屋里的情景一览无余,可以说完全没有隐私。
第四,厨房的门非常窄,且装修老旧。改造前的厨房门特别窄,仅仅 44 cm,成年人基本要侧身才能进出,很不方便。另外,改造前的厨房十分老旧,杂物堆积,屋主家人都已经习惯了蟑螂出没,十分淡定地抓蟑灭蟑,设计师却被迎面而来的大蟑螂吓了一跳。
第五,客厅功能混乱。改造前的客厅既是客厅,又是小夫妻的卧室、工作间,也是全家人的餐厅和会客厅。每天一进门看到的是一张大床,偶尔有客人来的时候,拿出来一张大圆桌当餐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空间了。在客厅的时候,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厨房烧饭的声音,外婆卧室较大的电视声音,大家在客厅聊天的声音——男主人根本无法专心工作。
第一次改造平面图
这便是第一次改造的平面图。
第一次改造的重点是两室两卫。由于屋内面积小,为了不浪费每一寸空间,设计师希望能将卫生间的墙打掉一部分,但同时又必须保证自己的设计绝对安全。为此,他多次找物业、居委会、房管局等,四处奔走,遗憾的是没有要到原始图纸。认真负责的设计师不甘心放弃最优方案,特意去请教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高级结构工程师,肯定了自己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后,终于可以在43 m 2 的狭长空间两端开辟出两个独立的房间,并实现两室两卫。此方案既满足了新婚夫妇对于隐私性的要求,也考虑了外婆与小夫妻生活规律的不同,方便老人家起夜。
为了更好地向屋主展示设计意图,设计师还连夜制作了一个模型,供屋主一家参考,他们看过后都非常满意这个方案。于是,第一次改造正式开工。
厨房设置在客厅内,用可移动的玻璃移门分隔,增强采光,使厨房明亮洁净。在节日人多的时候,打开移门,搭配可变餐桌,可以容纳八九人用餐。
客厅与小夫妻的房间采用折叠隔断来连接,打开隔断,两者能合成一个更大的空间,满足更多人聚餐和聚会的场地需求,也为将来的宝宝预留出玩耍空间。
设计师将原本废弃的天井重新规划,划分出夫妻独立的卫生间和工作区。为了保证屋子的采光,设计师利用天井的高度差,在房间的上半部分安置窗户,工作区则采用玻璃顶,既时尚又明亮。
然而就在改造接近结尾的时候——此时硬装已经全部完成,瓷砖以及一些特别定制的家具都已经到位——改造遭到了邻居和物业的强烈反对和投诉,他们对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尽管我们的设计师反复多次向屋主和邻居说明,这个方案已经通过专家检验,是绝对安全的,然而最终,设计师没有保住这个方案。屋主一家要求恢复原状,拆掉即将完工的部分,这意味着大家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改造究竟要不要继续?
第二次改造平面图
第一次改造被迫停止后,想着自己熬了几个通宵设计的方案就这样被迫放弃,设计师觉得非常委屈、不解、无奈、气愤,也想到了放弃。但是,秉承负责到底的原则,他们决定重新开始。因为,他们接这个项目的初心是为了让这一家人生活得更好。于是,设计师又花了一天时间,连夜将新方案敲定,水电走线全部重来。
第二次改造的平面图展示了此次改造的重点是两室一卫。
由于房屋整体面积较小,设计师决定以白色为主,配合木色,提升空间舒适感和生活气息。考虑到紧张的工期,为了保证所有尺寸都精准无误,设计师亲自去定制符合新方案尺寸并兼具收纳等多种功能的餐桌、电视柜、衣柜、梳妆台、工作台和床。
进门处先是玄关,家虽然小,但是仪式感不能少。
客厅餐桌是可以伸缩变形的,可容纳十人用餐。收起来只占空间一角,客厅隔断合上时,空间显得较大。第二次的方案保留了原方案里小夫妻卧室与客厅隔断连接的设计,既保证了夫妻生活的私密性,又保证了家庭聚会对大空间的需求。
从效果图和实景图的对比可以看到床被隐藏在墙内。这个设计既可以将卧室和客厅连通,获得更多的空间,也为将来的宝宝预留了活动区域。把伸缩的隔断关起来,把床放下,这个区域就成了小夫妻单独的卧室,保证了夫妻空间的私密性。
设计师为小夫妻的卧室色彩添加了深蓝色,体现年轻人的现代时尚风格。
卧室左边是男主人的工作台,右边是女主人的梳妆台,让他们分别有了独立的空间,再也不会打扰到作息不同的外婆了。
在原方案客厅厨房的位置,设计师给外婆砌了一间单独的房间。因为外婆 80 多岁了,身体不好,睡眠也浅,夜里经常起夜去卫生间,因此外婆的卧室靠近卫生间、客厅和大门,减短日常生活动线,方便老人行动。
老人房间周围布局图
从第二次改造方案中外婆卧室周围的布局可以看到,老人一出卧室就可以到卫生间,十分方便。
给外婆房间选择暖色的同时,加宽了房间的窗户,增强采光,让老人多晒太阳,保持心情愉悦,双人床设计也方便了经常需要照顾外婆的妈妈。贴心的设计师把原来房间墙上挂着的外公外婆的合照重新清理装裱后,挂在外婆新卧室的墙上。
外婆卧室的床头柜上布置了鲜花和照片。灯源开关也全部设置在床头,卧室和走廊都设置了感应灯,让老人夜晚频繁起身更方便、更安全。另外,设计师特意将外婆房间的床下一层完全做成储物空间,方便外婆日常收纳。
设计师将厨房和卫生间重新归位后,根据动线,将厨房格局重新规划。
厨房采用单水槽盆,更实用。水龙头是抽拉式的,方便清洗。
重新装修过的卫生间不仅敞亮整洁,而且在功能上实现了干湿分离,多人使用更加方便。卫生间水龙头有感温灯,更贴心安全。
天井区原本是废弃的,堆满了各种杂物。改造后,设计师将其改为浪漫的室外休闲区,打开定制的挂壁柜可以当桌子用。
从房间里望向天井,清爽的场景一下子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