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物极则必反,否极而泰来。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时,进一步,也应让三分。人生一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无论现在你是一个卓越的人,还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处理各种事物中,都要给自己留些余地。不管是与谁交往,包括上司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或是师长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千万要记住,善留余地,更不应该有气盛、挑战、蔑视之类的行为。
1790年7月24日,在法国的一个小城儒里亚克,一块巨石突然从天而降,巨大的响声把居住在这里的加斯可尼人吓了一大跳。尤其令人惊异的是,这块石头把加斯可尼人教堂旁边的屋子砸了一个大窟窿。市民们目睹了这一切,纷纷认为这块破坏了他们宁静生活的怪石来历不明。他们以为这块石头可能还会飞上天去,为了防止它“逃走”,就给巨石凿了个洞,用铁链穿起来,然后把铁链锁在教堂门口的大圆柱上。最后市民们又通过决议,要写一封信给法国科学院,请派科学家来研究这块怪石。儒里亚克市的市长证实了市民们在信上所写的事实,并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派专人将信送往巴黎。
在巴黎的法国科学院里,当宣读儒里亚克的这封来信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阵阵哄笑声,有的人甚至笑得前俯后仰,还有人连眼泪都笑出来了。有些科学家带着嘲笑的口气说:“哈哈,加斯可尼人是最爱吹牛皮的,今天他们向我们报告天上落下巨石,过几天他们还会来报告天上又掉下五吨牛奶,外加一千块美味的带血的牛排……”在笑够了之后,他们以科学院的名义作出了决定,对加斯可尼人的撒谎和儒里亚克市长的愚蠢表示遗憾,同时号召所有有科学头脑的人,不要相信这些荒诞不经的报告。
你可能认为那些“科学家”很无知、很武断,可是认真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呢?
为了避免我们出现日后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尴尬,我们说话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这就可以在情况发生意外变化时,自己可以从容转身。所以,很多人在面对他人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研究、考虑一下、评估、征询各方意见……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
生活中有些人性情直率、为人豪爽,遇事喜欢大包大揽,“包在我身上”、“放心等我的好消息吧”等等是他们的口头禅。然而俗话说得好,“计划没有变化快”,世事的发展变化,常常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即使你满有把握的事,也可能会随时出现一些小岔子。事情办不成,回头再去见你的托付人,你的信誉就要大大地打上一些折扣了。
大学毕业后,赵志强应聘到一家实力不俗的公司做销售,他对公司的环境、待遇等都很满意,憋足了劲儿想表现一下。赶上“十一黄金周”做促销策划,主管把其中一个项目交到他手上,问他:“有什么问题吗?”赵志强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主管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主管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有什么需要独当一面的工作,再也不愿意交到他手上。
我们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吃几碗干饭、能干多少事的了。对于没有十分把握的工作,不如实事求是,只表示自己会全力以赴就可以了。如果只为表现自己的积极能干,给上司留下一个意气风发的好印象而大包大揽,万一事情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上司除了要怀疑你的能力之外,也会怀疑你是否有自知之明。
工作之外,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也存在同样的人。有的人就爱打肿脸充胖子,自认自己特能,朋友一求,马上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更有甚者,明知自己办不成,硬往自己身上揽。
这种人不去衡量自己的力量,不考虑可能出现的阻碍,以至于出了问题时,连个抽身退步的余地都没有。
帮助别人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量力而行。不看清自己的实力,什么事都说“我能行”与一个莽汉没有什么区别。你要为你所说出的话负责,就必须“三思而后言”。
凡事留有余地,日后方能进退自如、收敛从容。这是处世的艺术、人生的哲学。不留余地,就像下棋走入僵局,即使没有输,也无法再走下去了;与此相反,凡事留有回旋的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屈伸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