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草叶纹镜

3.50 大明对称草叶镜

圆形。弦钮。大方格井字形界格内铭文为:“天下大明。”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乳钉连接花苞纹,两侧各一株草叶,一层两瓣,隔乳呈对称排列,故称对称单层草叶。四隅位配置双瓣花枝纹。有学者认为此镜的构图即“内方四面十二位”布局。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0.9厘米。四川成都出土。《四川省出土铜镜》29页图14。

3.51 日光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圆座乳连接一花苞纹,两侧各一株草叶,草叶连叠三层,故称三叠式草叶,形似麦穗,因此有的学者称为麦穗纹。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4.1厘米。浙江安吉出土。《清质·昭明》24页。

3.52 日有憙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日有憙,得所喜,长贵富,乐毋事。”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圆座乳钉及一花苞,两侧二叠式草叶纹,四隅位配置一苞二叶花枝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5厘米。山东临沂金雀山西汉中期或晚期墓出土。此镜草叶两层连叠,故称二叠式草叶。《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图四九.1(《文物》1989年1期43页)。

3.53 日有憙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长贵富,乐毋事,日有憙,长得所喜,宜酒食。”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瓣花纹,两侧三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3.5厘米。此镜尺寸较大,铸制精丽。河南洛阳西汉中期墓出土。《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88页图39。

3.54 日光对称草叶镜

圆形。兽钮。两个双线方格间单层草叶间以铭文,铭文为:“见日之光,君毋相忘。”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圆座乳及一苞,两侧二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8厘米。河南南阳西汉早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46页图一〇一。

3.55 日光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叶钮座。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长乐未央,所言必当。”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圆座乳及一苞,两侧二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纹。外围十六内向连弧纹。素卷缘。直径20.8厘米。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1号墓出土。《汉广陵国铜镜》64页图20。据考古发掘报告分析,1号墓主人应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其下葬年代应在刘非死后的公元前128年或稍后(《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一号墓》,《考古》2013年10期)。

3.56 日有憙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长贵富,乐毋事,日有憙,常得所喜,宜酒食。”其中“乐”字残泐。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瓣花,两侧为对称三叠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0.7厘米。此镜构图庄重,规整,华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因此这面镜子是确定草叶纹镜流行年代的重要资料。《满城汉墓发掘报告》81页图五四。

3.57 日光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若月之明,所言必当。”按第1、3、2、4句顺序排列。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瓣花,两侧为对称三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花枝。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3厘米。山东临淄西汉中晚期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326页。

3.58 对称草叶镜

圆形。伏兽钮,围以方格。两方格四角分别向外伸出不同形式的花苞装饰。四枚乳钉叠压在大方格四边中心点上,并向外伸出一桃形花苞,两侧为对称二叠式草叶。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0.9厘米。四川广元出土。《四川省出土铜镜》33页图16。

3.59 花瓣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乳钉及花苞,两侧为对称二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一株单层草叶延伸出二叶瓣。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1.5厘米。此镜八株二叠式及四株单层草叶,特别是四隅的纹饰构图较为少见。陕西长安西汉早期墓出土。《长安汉镜》61页图十一.7。

3.60 花叶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圈带外四正位配置乳钉及花苞,两侧对称草叶,草叶为单层连接二叠式形式,少见。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7厘米。草叶纹镜构图多雷同,此镜以内圆为中心,取代内方的布局,别有奇特之处。陕西长安西汉武帝时期墓出土。《长安汉镜》61页图十一.8。

3.61 日光单列草叶镜

圆形。弦纹钮,围以凹面方格与绳纹圈带。四乳配置于四正位,四株单层草叶配置于四隅位,四正和四隅间各一字,合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素卷缘。直径7.8厘米。此镜构图清新雅致,内方外圆,乳钉、草叶、铭文相间环列,在草叶纹镜中罕见。河南南阳西汉早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48页图一一〇。

3.62 日光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内四花苞与铭文相间排列,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乳钉连接一苞,两侧为勾卷叶瓣,四隅位配置单层草叶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山东临沂银雀山2号墓出土。直径11.6厘米。此墓还出土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因此这座墓的上限不能超过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图三八(《文物》1974年2期26页)。

3.63 日光单列草叶镜

圆形。伏兽钮。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君卿,延年千岁,幸至未央。”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花瓣,四隅位配置二叶托起单层草叶。十六内向连弧纹缘。山东临淄西汉中晚期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343页。

3.64 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圆钮座。方格之间装饰对称的钩纹。四正位配置乳钉及一苞,四隅位配置单层草叶,草叶伸出一苞二卷叶。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0厘米。河南洛阳烧沟西汉中期墓出土。草叶镜是西汉中期十分流行的镜类,但在《洛阳烧沟汉墓》收录的225座墓中,只出土了这面草叶纹镜,且构图很少见。《洛阳烧沟汉墓》161页图六九.2。

3.65 日光单列草叶镜

圆形。伏螭钮。方格铭文为:“见日光,天下大阳,服者君卿,延年益寿,敬毋相忘,幸至未央。”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二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8厘米。此镜构图及草叶形态在草叶纹镜类型中少见。河南南阳西汉晚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49页图一一三。

3.66 长毋相忘单列草叶镜

圆形。三弦钮。方格铭文为:“长毋相光,长毋相忘。”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二叠式草叶及花枝,两侧为变形花枝,这种纹饰在前述江苏盱眙江都王陵13号陪葬墓铜镜上也有,有的学者称其为蟠螭纹。四隅位配置四乳及叶瓣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6厘米。河北唐县出土。此镜草叶形态及变形花卉等纹饰十分少见,铭文的组合也特别。《历代铜镜纹饰》图21。

3.67 毋相忘蟠龙单列草叶镜

圆形。伏兽钮,兽头前伸,突出双眼,宽扁的身躯,四肢伸张,脊椎两侧装饰四排连珠纹,刻画十分细致。方格铭文为:“镜以此行,服者君卿,所言必当,千秋万岁,长毋相忘。”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瓣花,四隅位配置连叠花叶纹。花叶纹两侧各饰一龙,相互对称,龙回首曲身,口吐长舌。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0.5厘米。河南南阳西汉中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41页图九三。

3.68 日光蟠龙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若月之明,所言必当。”方格外四正位配置四瓣花,四隅位配置一株三叠式草叶纹。四正与四隅间饰八龙,两两面向花瓣、背向草叶对称排列。龙两眼正视,侧身张嘴吐长舌,身躯呈C形卷曲,四肢伸张,气势雄强。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3.1厘米。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2号墓出土。据考古发掘报告分析,2号墓主人当为第一代江都王王后,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129年至前127年或稍后(《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1期)。《汉广陵国铜镜》62页图19。

3.69 叶瓣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四正位配置的圆座乳叠压外方并伸出一单层草叶,四隅位内方伸出二叠式草叶叠压外方四角,四正与四隅间配置两叶瓣。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1.5厘米。此镜四株两层草叶和四株单层草叶呈放射式相间环列,较为少见。《汉广陵国铜镜》56页图16。

3.70 四乳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外四正位配置一株单层草叶,四隅位配置圆座四乳。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8.3厘米。山东临淄西汉中晚期墓出土。此镜仅配置四乳与宽大的草叶,特别突出了草叶纹。《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410页。

3.71 唯愿见花枝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内方四正位配置二叠式草叶,四隅位配置二叶一苞。其外一周二十内向连弧纹。圈带铭文为:“唯愿见其不可得兮,气耑(喘)吸而增 (伤),发委(逶)拖(迤)其不胜风兮,悔妢妢而俞妨,思日揗而不衰兮,尚(常)相见其能(态)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8.2厘米。此镜的纹饰布局及铭文内容十分少见。山东临淄西汉中晚期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330页。

3.72 君王单列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方格铭文为:“服者君王,幸至未央。”外方格四正位配置一单层草叶及两叶瓣。二方格角与角的连线配置四乳。外围一周十六内向连弧纹。素卷缘。直径9.8厘米。此镜不仅纹饰简单,镜缘为素卷缘而不是内向连弧纹缘,形制少见。河南南阳西汉晚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49页图一一四。

3.73 博局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博局十二道划分的四方八极内配置单层草叶,内方与四隅的连线配置一花苞。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1.5厘米。山东临沂汉墓出土。《山东临淄出土汉代铜镜》图二〇(《文物》2017年4期72页)。

3.74 毋忘博局对称草叶镜

圆形。伏螭钮。方格四角与V纹间各置一乳,T纹两侧各一铭文,合为:“长乐未央,长毋相忘。”T纹横道两端折枝伸出的三叠草叶纹,对称于L纹两侧。L纹叠压半片草叶。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5.9厘米。四川成都出土。《四川省出土铜镜》43页图21。

3.75 日光博局对称草叶镜

圆形。连峰钮。方格四角与V纹间各置一乳。T纹两侧各一铭文,合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T、L纹之间配置长方形格状纹,由T纹横道两端折枝伸出的二叠草叶,对称于L纹两侧,叶尖与细弦纹圆圈相交。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厘米。陕西长安西汉中叶墓出土。《陕西长安洪庆村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记》图二.2(《考古》1959年12期665页)。

3.76 日光博局对称草叶镜

圆形。伏螭钮。四乳和博局纹划分的四方八极内配置铭文及草叶纹。四T两侧各一字,合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由T纹横道两端折枝伸出的二叠草叶,对称于T、L纹两侧。T、L之间饰连峰纹,L和V内分别点缀花枝和变形草叶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5.9厘米。河南南阳西汉中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51页图一一九。

3.77 日光博局对称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四角与V纹间各置一枚乳钉,T纹两侧各一铭文,合为:“见日之光,长乐未央。”L、V纹之间由乳钉向外伸出三叠式草叶纹,对称于T、V两侧。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9厘米。此镜博局十二道之间除了四乳、铭文外,不加其他装饰,应是最为简洁淡雅的博局草叶纹镜。河南南阳西汉早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50页图一一八。

3.78 日光博局单层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博局十二道划分的四方八极内配置连叠式草叶,草叶在二叶一苞上伸出二叠式草叶,图形少见。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7厘米。河南洛阳西汉墓出土。《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91页图41。

3.79 毋忘博局蟠龙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四角与V纹间各置一乳,T纹两侧各一铭文,合为:“心思美人,毋忘大王。”T纹横道两端折枝伸出的三叠草叶纹,对称于蟠龙纹两侧。龙头有角,回首张嘴,吐出长舌,身躯蟠曲。V形纹内角伸出一枝叶瓣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8.1厘米。四川成都出土。此镜蟠龙形象生动,整个镜子纹饰绮丽,构思新奇。《四川省出土铜镜》45页图22。

3.80 蟠龙博局草叶镜

圆形。伏兽钮,围以凹面方格。方格四角与V间配置一株二层连叠草叶。博局十二道四方八极内各配置一龙。蟠龙隔T、L两两相对,口吐长卷舌于T、L之间。身躯呈S形曲转于头部上方,四肢以不同的姿势巧妙地伸张于T、L、V分割的空间里。尾部弯曲抵接草叶底端,于是,八蟠螭与四草叶形成了飘逸灵动的W形图纹。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21.4厘米。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1号墓出土。《汉广陵国铜镜》52页图14。

3.81 蟠龙单列草叶镜

圆形。圆钮,四瓣花钮座。方格四边各伸出一株草叶纹与四龙相间环列。草叶由单层叶瓣与二叠叶瓣相接组成。四龙两两对称,形态相同,回首曲身,张嘴吐出卷曲的长舌,四肢伸张。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5厘米。河南南阳西汉中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52页图一二三。

3.82 蟠龙单列草叶镜

圆形。伏兽钮。兽四肢伸张于内方内角处,形象和位置均十分突出。内方四角各伸出一单层草叶分为四区,每区配置四乳与四龙。龙形态相同,同向站立,回首对钮,张嘴吐长舌,呈吞珠之形。两腿立于方格边,另两腿则翘起抵接草叶,气势凌厉。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1.25厘米。河南南阳西汉晚期墓出土。《南阳出土铜镜》52页图一二四。

3.83 蟠龙对称草叶镜

圆形。连峰钮。内圆周与四V间各置一乳,八株二层连叠草叶隔蟠龙两两对称。十六内向连弧纹缘。直径13.75厘米。陕西长安西汉中期墓出土。《长安汉镜》65页图十二. 5。 Lmakeqx1Bz/cYiJzqAy+FTwn7IZBgAegwO/GcAXcbmvrn6eCeotEoAR9vwRdEo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