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 彩绘卷云纹
圆形。小钮,圆钮座。背面饰有红、黑、银灰等彩漆纹饰,以圆钮座为中心,呈十字形伸出四组对称的卷云纹,其四周围以一端弯卷的弧线,构成一朵四瓣花形。窄缘直径14厘米。河南信阳楚墓出土。同类镜子共两件。《信阳楚墓》图版四七.1。
2.136 彩绘U形纹镜
圆形。扁钮,其外饰二周弦纹。纹饰用彩漆描绘,灰色地纹,其上用粉红色绘出对称的U形纹。U形一端多层勾卷,另一端呈3字形卷曲,填以云纹。直径18.8厘米。河南信阳楚墓出土。《信阳楚墓》图版一〇二.2。
2.137 彩绘四龙镜
方形。宽鼻环钮。以朱红、粉蓝和白色描绘纹饰,钮外一方形框叠压四龙纹,龙首对向镜缘四角,口吐长舌与盘曲的身躯形成一个8字图形。方框四角处各饰一个四叶圆圈纹,四边外相对的两边伸出不同的图案。镜缘饰菱纹。边长19.4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此墓出土的另一面彩绘四龙方镜与此镜大小相同,纹饰相近。《山东临淄出土战国彩绘铜镜》图一三(《文物》2017年4期66页)。
2.138 彩绘双凤镜
圆形。桥形钮。以朱红、粉蓝和白色描绘纹饰。钮外圆圈带分镜背为内外二区。内区饰双凤,回首曲身展翅。外区六角星纹内外配置大小不同的涡云纹。素宽缘。直径12.6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出土战国彩绘铜镜》图九(《文物》2017年4期65页)。
2.139 透雕八螭镜
镜面和镜背分铸后嵌合在一起,形成透空的图形,又有复合镜、夹层镜、镶嵌镜等名称。方形。桥形钮,圆钮座,座外装饰四枚环状乳。纹饰由四组蟠螭组成,每组二螭,四肢伸张,互相对称缠绕,一螭嘴衔环状乳,另一螭嘴衔镜边,相邻二组的蟠螭足、尾相接。素宽平缘,缘之四角有乳状铆钉。边长13.5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08页。
2.140 透雕八螭镜
方形。桥形钮,四瓣花钮座。纹饰与上述临淄战国墓出土透雕八螭镜大同小异。直径13.2厘米。可知纹饰基本相同的透雕镜在局部也有不同的变化。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11页。
2.141 透雕四龙镜
圆形。桥形钮,四瓣花钮座。多重三角形圈带与重环纹圈带分为内外二区。内区图案化的四龙同向环列,抬首站立,躯体满饰三角纹、圆涡纹和重环纹。外区为相互勾连的菱形纹,在重环纹圈带和蟠螭躯体上分别有大小不同的凹面小圆圈。两周重环纹缘。直径19.7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06页。
2.142 镶金银透雕四龙镜
圆形。小钮,四瓣花钮座。纹饰布局和主体纹饰四龙的形态同前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透雕四龙镜,但镜缘纹饰不同。此镜最为珍贵的是龙躯体上的五个凹圆圈的装饰物得以保存,其中两个贴饰金箔,三个贴饰银箔,证明这些凹面小圆圈中原来是有装饰物的。直径14.8厘米。河南洛阳战国墓出土。《洛阳道北战国墓》图五(《文物》1996年7期40页)。
2.143 透雕龙凤镜
圆形。小环钮,四瓣花钮座。由重环纹、三角雷纹、平行短线相间排列的两周圈带分为内外二区。内区四对身躯作C形蜷曲的龙纹两两靠背相连,张口吐舌。四龙外有四对凤呈涡状卷曲,首尾相接,尾端勾卷。龙凤躯体及两周圈带上,排列36枚小圆圈纹。外区为双线条交叉的几何纹宽带。素缘。直径20.5厘米。湖北江陵楚墓出土。《江陵张家山201号楚墓清理简报》图四(《江汉考古》1984年2期16页)。
2.144 透雕四凤(龙)镜
方形。桥形钮,四瓣花钮座。座外四凤(龙)缠绕相连,黑漆为地,纹饰涂以朱色。素平缘。边长11厘米。湖北荆门战国中期偏晚墓出土。《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图九(《文物》1997年7期40页)。
2.145 透雕四龙镜
方形。桥形钮,四瓣花钮座。座外四龙两两靠背相连,张口吐舌,身躯呈S形卷曲,其上饰一小圆圈。重环纹缘。边长11.2厘米。山东临淄战国陪葬墓出土。《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国家村战国及汉代墓葬》图一六(《考古》2010年11期15页)。
2.146 透雕四龙镜
方形。桥形钮,四瓣花钮座。座外四龙两两对称排列,回首张口,身躯呈S形卷曲,龙头龙身及四瓣花叶上有凹面小圆圈。重环纹缘。边长10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10页。
2.147 透雕四龙镜
方形。桥形钮,圆钮座。钮外配置四龙,龙头抵接镜缘四内角,身躯呈S形卷曲,尾端与钮座相接,四龙以四凹面圆圈相连。勾卷云纹缘,四角亦有小圆圈纹。边长7.9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13页。
2.148 透雕四龙镜
方形。桥形钮,圆钮座。钮外十字形宽带四桃形枝叶把镜背分为四区,每区配置一龙,龙头朝向十字形四角,身躯卷曲呈8字形。边缘纹饰为相对排列的三角纹。边长7.5厘米。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山东临淄战国汉代墓葬与出土铜镜研究》114页。
2.149 透雕几何纹镜
方形。桥形钮,圆钮座,围以四瓣花。钮外由宽条带组成的几何纹饰,整体图纹镶嵌绿松石,细线条镶嵌红铜丝,内方四角外各饰一枚错金回纹乳钉。边缘饰错金的卷云纹和镶嵌绿松石的圆圈。边长18.3厘米。《练形神冶 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72页。
2.150 透雕花枝镜
圆形。兽钮,圆钮座。其外三株二叶一苞纹与三株曲卷的花枝相间环列。镜缘饰重环纹。直径12厘米。河南洛阳战国中期墓出土。《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78页图30。
2.151 金银错斗兽纹镜
圆形。夹层,镜背外缘包嵌镜面而成。小圆钮,圆钮座,围以凹面环带。其外伸出三叶纹。纹饰分为六组,一组为骑士搏虎纹,骑士戴盔穿甲,手持剑正向猛虎刺去。猛虎呈张口露齿回头欲噬之态。一组为两兽相斗纹,另一组为一只展翅的凤鸟,其他三组纹饰相同,均为圆涡状的变形龙纹。此镜整体纹饰采用金银错和鎏金技法。直径17.5厘米。传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日本东京永青文库藏。《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69页图23。
2.152 嵌琉璃珠六山镜
镜残,圆形。三弦钮,围以凹面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纤细的羽状纹。主纹为六山纹。圈带外和山字中竖道两侧配置18枚圆圈,圆圈中镶嵌花瓣形琉璃珠。素平缘。直径14.5厘米。河南洛阳战国晚期墓出土。《洛阳市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图三二.5(《文物》1999年8期12页)。
2.153 金银错龙纹镜
圆形。小圆钮,围以错银圈带。主纹为六条龙绕钮叠压纠结,身躯呈U形蟠曲,四肢伸张,其中三条错银龙,头侧视向钮,周身有二排重环纹鳞片。另三条错金龙,头为俯瞰形抵接镜缘,周身布满不同形状的鳞片。边缘环列9个乳钉,3枚错金,6枚错银,间以较为复杂的金银错勾连云纹。直径19.3厘米。传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73页图24。
2.154 镶嵌玉琉璃镜
圆形。蓝色琉璃钮。钮上有俗称蜻蜓眼的目形花纹,外套玉环。其外两周目形和六组花瓣蓝色琉璃装饰相间环列。外缘为绹纹玉环。直径12.2厘米。传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大墓出土,现藏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此镜做工精致,色彩艳丽。《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79页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