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圆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结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长方形图纹单元拼接范痕十分清晰。主纹为镜心圆圈伸出的四叶瓣。素卷缘。直径8.7厘米。安徽潜山战国墓出土。《潜山县博物馆藏战国两汉铜镜》图四(《文物》2013年2期87页)。
2.13 四叶镜
圆形。弦纹钮,围以凹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排列密集的羽状纹。主纹为四叶纹,似桃形叶瓣叶脉清晰。素卷缘。直径12.4厘米。湖南长沙战国中期墓出土。《长沙楚墓》236页图一六三。
2.14 四叶镜
圆形。弦纹钮,围以圆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钮外圈带向外伸出桃形的四叶。直径12厘米。湖北鄂城楚墓出土。《鄂城楚墓》图二二(《考古学报》1983年2期245页)。
2.15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圆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钮座向外伸出的桃形四叶。素卷缘。直径12厘米。湖南资兴战国中期墓出土。《湖南资兴旧市战国墓》图二〇 .2(《考古学报》1983年1期113页)。
2.16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斜线纹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四叶纹,桃形叶瓣中饰叠瓣花叶纹。素卷缘。直径11厘米。湖南常德德山晚期楚墓出土。《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图二二.4(《考古》1963年第9期473页)。
2.17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圆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圆圈带向外伸出四花叶。花叶有柄,绽开成山字形花苞。素卷缘。直径11.6厘米,重110克。安徽淮南市出土。湖南长沙丝茅冲楚墓出土的四叶纹镜与此镜相同。《安徽淮南市发现战国铜镜》图一(《考古》1988年4期294页)。
2.18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外围短斜线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云雷纹。主纹为圈带向外伸出的四叶,叶片为椭圆形环带,环带内上饰以阴线C形和O形纹。素卷缘。直径12.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镜》图20。
2.19 四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凹面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四宽扁形桃形叶,叶内饰云纹,应是注重装饰的叶纹镜。素卷缘。直径11.8厘米。湖南长沙墓葬出土。《楚风汉韵——长沙市博物馆藏镜》42页图33。
2.20 四花瓣镜
圆形。弦钮,围以凹面圈带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云雷纹。主纹为四个对称的四瓣花纹,十二内向连弧纹缘。直径9.8厘米。《故宫藏镜》4页。
2.21 八叶镜
圆形。四弦钮,围以凹面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有云雷纹、目纹、钩纹等,错落分布,呈现隽秀流动之美。主纹为向内或向外伸出的四叶交错配置。素缘。直径10.5厘米。湖南长沙战国晚期墓出土。《长沙楚墓》249页图二〇五。
2.22 四叶四花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凹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双线菱形格内涡纹,菱边中填以碎点纹。主纹为凹面方格四角向外伸出的四宝珠叶纹,末端为勾卷的U形纹花瓣,瓣尖连接十字形花朵。素卷缘。山西孝义西汉早期墓出土。《山西孝义张家庄汉墓发掘记》图七(《考古》1960年7期43页)。
2.23 十二花叶镜
圆形。弦钮,围以凹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云雷纹、圆点纹,排列随意。主纹为十二花叶,方格四角伸出的叶纹,中心内凹,缘边环列连珠纹,如同镶嵌的宝珠,方格四边和近缘圈带各伸出四叶相对排列。素卷缘。直径9厘米。此镜繁复的地纹与米字形配置的主纹,交互叠错,疏密得当。《故宫藏镜》3页。
2.24 十二花叶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凹面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折叠菱形格内的圆涡纹和三角雷纹,边框内填以碎点纹。主纹为圈带伸出的宝珠形四叶与四组连贯式二花瓣相间环绕。素卷缘。直径7.8厘米。《馆藏铜镜选辑(一)》图14(《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2年总17期131页)。
2.25 八叶四花瓣镜
圆形。三弦钮,围以圆圈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八叶四花瓣纹,花瓣由凹圆形花蕊和四花瓣组成。圆圈带和近缘处各伸出四片叶纹。素卷缘。直径11.7厘米。湖南资兴战国中期墓出土。《湖南资兴旧市战国墓》图二〇 .3(《考古学报》1983年1期113页)。
2.26 四叶八花瓣镜
方形。三弦钮,围以圆圈带及八角连弧纹。纹饰由地纹与主纹构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方格四叶八花瓣纹,四叶从八角连弧外伸,八花瓣叠压在六条双线纵横相交之处,图纹工整有序。素缘。边长10.5厘米。安徽潜山战国墓出土。《潜山县博物馆藏战国两汉铜镜》图一(《文物》2013年2期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