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常见观点二:心智是社会建构的过程

如果“我们是谁”包括个体同一性和对生活的主观体验,如果这两者都是心理过程,都是心智的产物和功能,那么“我们是谁”就等于“我们的心智是什么”。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将探索有关心智的一切。我们不仅要探索你,或你的心智,或一般意义上的心智是由谁参与的,还要探索它是什么、在哪里出现、于何时出现、为什么出现,以及它是怎样出现的。

我打算从一个已经成为共识的立场出发:心智受到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它甚至完全由这两者决定。我在一开始绝对不会反驳上述立场,故而我会完全同意大多数心智和大脑的研究者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心智拓展到大脑之外。“颅腔中的大脑”这个概念仅仅是我们探索的起点而非终点。当我们逐渐看到更宏大的图景后,我们最终既可能会放弃上述观点,也可能会回到大众认可的“心智仅仅等于大脑功能”的老路上。但现在,让我们先接受大脑对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并让心智保持开放,进而看到一种可能性,即心智或许不仅仅限于大脑功能。我建议你接受的观点是这样的:大脑是一个更大图景中的一部分,这个更大、更复杂的图景及其可能为所有人带来的好处值得我们一探究竟。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需要把自己沉浸其中。旅程的全部目的就在于寻找一个关于心智的更完善的定义。

有些学者认为心智独立于大脑,这些哲学家、教育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心智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视角的观点出现早于当代开展的大脑研究。这种社会建构视角的观点将同一性,即从内在的自我感知到对外使用的语言,视为由根植于家庭和文化中的社交性互动建构的产物。语言、思维、感受和我们的同一性都来自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例如,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就认为思维源自将自己与他人对话的内化。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认为心智是社会建构的呈现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认为叙事形成于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当中。在这些学者看来,我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即来源于社会建构。

MIND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两种互不相同的心智观,即作为神经元活动产物的心智和作为社会功能的心智。

这两种观点各自提供了认识心智本质的宝贵视角。尽管将两者分开看待的态度有助于进行学术研究,尽管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并且是通常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它源自科学家对认识现实的方式所持的特定兴趣或倾向,但是,这种态度却无助于我们看到心智的真正本质:它既是具身的,又是关系性的。

我们如何才能将心智既看作具身的,又看作关系性的呢?同一个事物怎能同时具有两个看起来截然不同的特性呢?

多年来,研究和思考心智的学者提出了两种对心智的描述:第一种认为心智是神经元活动的产物。第二种认为心智是社会化的产物。我们怎样才能调和这两种立场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既然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对心智的不同认识,那么,二者是否可能各自代表了真相的一部分呢?是否存在一条路径能令我们找到产生心智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既是具身的,也是关系性的?这种观点或许有助于将内在的神经活动和人际的社会活动整合到一起。 n2MdkWBeB7bHN7nnEIGOAIdCVD0up4iFcuat/4bif3lU93XE1OfyckJzfwy6Ug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