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拥有心智的人类对自身充满好奇

人类对心智的兴趣从我们开始记录思想史时就开始了。如果你也对“心智是什么”充满好奇,那么你并不孤单。数千年来,哲学家、诗人和小说家们一直就如何描述我们的精神世界争论不休。拥有心智的人类似乎对自身充满好奇。这或许解释了我们为何将自己命名为“现代智人”:我们知道,并且知道自己知道。

可是我们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既可以通过沉思和冥想探索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心智自身的特点。通过运用自己的心智,我们究竟能知道关于心智的什么内容呢?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对现实世界本质的实证研究试图系统地揭示心智的本质,我们称这种人类的心智活动为科学。不过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即便是对心智的本质感兴趣的诸多学科,也尚未就心智的定义达成共识。虽然我们对情绪、记忆和知觉等心理活动有种种描述,却没有对心智做出定义。你也许会觉得这很奇怪,但事实确实如此。你也许会认为到处使用心智这样一个没有定义的概念是一件奇怪的事,但作为一个在学术上很重要的“表示未知事物的占位符”,它还真就没有定义。有些人甚至认为我们不该对心智进行定义,我自己就从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界的同行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对心智进行定义会“制约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因此,在学术界,虽然人们广泛地研究和讨论着心智,却没有人站出来定义它。这真令人惊讶。

另外,在一些旨在帮助心智成长的应用领域,比如教育界或精神卫生界,人们也极少定义心智。

在过去的15年里,我在工作坊中反复询问精神卫生界或教育界的专业人士“是否学过心智的定义”,答案惊人地一致: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10万名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师中,只有2%~5%的人在课堂上学过关于心智的定义。剩下的95%的人既不知道“心理”或“精神”的定义,也不知道“健康”或“卫生”的定义 。我还问过19 000余名教育工作者同样的问题,从幼儿园教师到高中教师,在这个群体中,学过心智定义的人所占的比例与心理治疗师群体大抵相同。

我们为什么要尝试定义一个在这么多的学科领域中都很模糊的概念呢?为什么要用话语描述一个看起来就难以陈述、难以定义的事物呢?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于把它当作“表示未知事物的占位符”,并拥抱这种神秘感呢?为什么要用话语制约我们的理解呢?

以下是我对“为什么尝试定义心智很重要”的一些看法。

如果我们能对“心智的本质是什么”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即对心智给出一个定义而非仅仅陈述其特征,比如意识、思维和情绪,那么我们也许不仅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更有效地培育健康的心智,而且可以在家庭、学校、职场和整个社会中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能对心智给出一个可用的工作定义,那么我们也许就有能力清楚地认识到健康心智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许就能进一步优化我们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行为模式,以及我们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互动的方式。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既有心智,也有感受,还有像知觉、记忆这样的信息加工过程。然而只有人类的心智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从而将地球改造成今天这个样子,成为人类命名的“人类时代”。是的,是我们拥有的语言做出了这样的命名。在这个新的、全球性的人类时代里,给出对心智的定义或许能令我们找到更有建设性的、更有利于合作的生存方式,从而与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在这颗美丽而脆弱的星球上共存下去。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定义心智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MIND

心智是我们做出选择和改变的能力之本。

如果要改变地球的现状,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我们需要转变人类的心智。在个体的水平上,如果大脑功能由于后天原因或先天原因受到了损害,那么知道心智是什么就可以更有效地改变大脑,因为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心智可以对大脑产生有益的影响。没错,心智不仅能够“改造”大脑,它还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理机能和宏观生态环境。心智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谈到。

找到心智的精确定义绝不止于学术实践。定义心智或许将令我们能以个体和群体的形式活得更加健康,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了达成这些迫切的目标,本书将尝试回答一个既简单又困难的问题:“什么是心智?” k1wGIH4fDGn1DqtCRvW/+i25adcA1BIiHO5Z3SjKTxqIOc7tqnevKhc6cjZXrA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