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支柱的缘起与现状

在尤里奇教授三支柱理念 的影响下,IBM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探索,并在2007年正式提出了三支柱模型(如图1-1):

000

图1-1:人力资源团队的三支柱模型

资料来源:IBM

●“专家中心(Center of Expertise, COE)”负责基于公司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形成人力资源政策导向,并推动组织和人力资源层面的创新;

●“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 SSC)”对事务性工作进行集约处理,将繁琐的人力资源流程变成标准化、自助化、甚至信息化的产品;

●“业务伙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 HRBP)”由总部派出,下沉业务单元,基于专家中心提供的政策导向和方法论,与业务单元的直线经理协同作战,提供本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感谢尤里奇的理论和IBM等先行者的实践,这个前瞻性的设想改变了高高在上的HR们,无数HR作为业务伙伴(BP)开始下沉到业务中,成为连接业务需求与人力资源政策的桥梁。

其实,这种转型也可以视为人力资源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我突破的一种选择。在此之前,仅仅以COE作为主体的人力资源部,的确存在业务部门埋怨的“埋头瞎忙、不接地气”的问题。按照这种架构,再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可能被诟病为HR们自说自话。与其如此,不如让SSC专门处理事务性工作,提升流程效率,让HRBP带着人力资源的政策和方法去解决业务问题。这些改进的好处,都是看得到的,三支柱从逻辑上看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调整有效吗?

不妨看看隔壁的财务部。其实,财务部门才是三支柱的鼻祖。早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就已经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部拆成了类似三支柱的形态。其中,财务部形成了类似专家中心(称为管理会计职能)和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划分,而另外一些财务人员则作为“委派财务人员(Financial Business Partner, FBP )”进入到各个业务单元。在尤里奇教授第一次提出三支柱模型的90年代,财务部门的拆分已经让人眼花缭乱。

000

图1-2:财务SSC和人力SSC发展起源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这种拆分的结果如何?几乎和人力资源职能拆分之后的遭遇一模一样。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业务流集约,的确实现了对于常规业务的规模处理,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上了“天堂”;另一方面,专家中心和FBP则被推到了“炼狱”。由于两种财务人员都需要切换到经营思维(财务上称为管理会计),而大多专家中心的财务人员依然充当顶层秩序管控者,大多充当BP的财务人员依然充当政策警察,这引发了高管层和业务部门的强烈不满。于是,不能适应的人员大量离开,业界经历了一次残酷的洗牌。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人力和财务三支柱,遇到的问题几乎是一模一样。相比之下,人力资源体系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一方面,激励陷入僵局。 在薪酬结构上,一般企业的绩效薪酬平均占员工工资性收入的40%左右,如果加上津贴福利等固定薪酬,浮动薪酬的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所谓全面薪酬中能给到的更多激励,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有挑战的工作内容,其激励性并不如浮动薪酬那样明显。在绩效管理上,HR们紧盯事业部、团队、个人职责,用KPI进行僵化的考核,而这些KPI与经营结果之间却并没有多大关系。2017年,根据穆胜事务所对几十家样本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的调研,其“激励真实指数”均在5%以下,即每个人的绩效总分中,只有5%的部分在变动。而2020年,穆胜事务所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披露,428家样本企业的平均激励真实指数仅为4.62%。现实中,绩效考核更多只是“走走形式,平均打分”。联想到40%的绩效工资中只有5%的变动部分,实际浮动薪酬占工资性收入的2%左右,是一种超级“弱激励”,难怪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赋能交付无力。 当业务部门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又充满野心要开展业务时,人才不足往往是最大问题。而想要通过培训来提高人才水平,传统培训工作又不能满足需求,不能立竿见影。HR们总强调自己在固本强基,但业务部门和老板早已厌倦了这一套说辞。

这就是现状,而这种僵局几乎进入了恶性循环——HR们越是被质疑,就越想做几个所谓的专业模型来傍身,但越是满口专业模型,就越脱离了生意和业务的需要。 WQWu8hdC4Bd3YVRjbDEOmbnn0E+itXO1L0cYkoeIN6V/Eez7s0vV9XX5KB6SI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