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插花时尚的流行,催生出高超的插花技艺。有一篇宋人丘璿 撰写的《牡丹荣辱志》,介绍了插牡丹花的原则与技艺。丘璿将插花的配材分为主花、配花两大类,类似于今天插花业所说的花材、配叶。
主花当然是牡丹了,丘璿又依牡丹之品种高下,分“王”“妃”“九嫔”“世妇”“御妻”五级,其中以“姚黄”为上上品,即牡丹之王。配花则分“花师傅”“花彤史”“花命妇”“花嬖(bì)幸”“花近属”“花疏属”“花戚里”“花外屏”“花宫闱(wéi)”“花丛脞(cuǒ)”十级,比如“花师傅”有五色灵芝、九茎芝、碧莲、瑶花、碧桃,“花丛脞”有野蔷薇、荠菜花、夜合、芦花、杨花、金雀儿、菜花。
上面出现的十个配花名称中,“师傅”“彤史”“命妇”“嬖幸”“近属”“疏属”“戚里”“外屏”“宫闱”,这些都是丘璿按照宫中职位的尊卑、亲疏关系而确定的配花等级。“师傅”是古代辅育君王和太子的官员,“彤史”则是宫中女官员的名称,“命妇”指的是古代有封号的妇女,这些妇女的封号一般按照丈夫的官爵高低而定;“嬖幸”指的是受宠爱的人,“近属”是血统关系亲近的亲属,“疏属”为旁系亲属,“戚里”指的是外戚,“外屏”和“宫闱”相对,“外屏”指的是天子的门庭,“宫闱”则是后妃居住的地方,“丛脞”是杂乱琐碎的意思。
不同的主花与配花按照一定的原则搭配,可以组合成各种风格的插花作品。丘璿提倡的配花原则是:以“姚黄”为王,“魏红”为妃,“位既尊矣,必授之以九嫔;九嫔佐矣,必隶之以世妇;世妇广矣,必定之以保傅;保傅任矣,则彤管位;彤管位矣,则命妇立;命妇立则嬖幸愿;嬖幸愿则近属睦;近属睦则疏族亲;疏族亲则外屏严;外屏严则宫闱壮;宫闱壮则丛脞革”。听起来是不是很玄乎?你将那些宫廷职位、亲疏关系,换成不同的花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还是来看图像吧。南宋宫廷画师李嵩,绘有一套《花篮图》,分为春夏秋冬四幅,其中《夏花篮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冬花篮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春花篮图》流落于日本,《秋花篮图》则已经失传。有人说,李嵩这套《花篮图》系列是世界上最早的静物画,这个我们不去管它,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透过这一套写实性很高的图像,观察宋朝人是如何以竹篮为器皿、四季花草为配材来完成一件插花作品的。
李嵩《夏花篮图》
李嵩《冬花篮图》
在《夏花篮图》中,插花师用夏天盛放的大朵蜀葵作为主花,栀子花、石榴花、含笑、萱草为配花,衬绕于旁边。钩叔在此引用网友“加斯莫列夫”先生对《冬花篮图》的解读:插花师用带叶的大红山茶为主花,配上绿萼梅、白水仙、蜡梅、瑞香等冬季花卉、绿叶,使这件插花作品呈现出主次相从的结构。竹篮也编织得非常精巧,与花卉相得益彰。整个插花组合看起来相当惊艳,体现了宋人高超的插花艺术与精致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