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迭代型生命周期中,通过连续的原型法或概念证明来改进产品或结果。每个新的原型都能带来新的(或额外的)相关方反馈和团队见解。在下一个周期中,团队集成这些新的信息,并通过重复一个或多个项目活动来重新构建原型。
当项目的复杂性高、变更频繁,或者项目范围受到相关方的不同观点、技术进步或期望的最终产品的支配时,采用迭代型生命周期更有优势。当采用迭代型生命周期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它是为学习而优化的,而不是为交付速度而优化的。在迭代型生命周期中,通常直到项目结束都不会交付实质性的商业价值。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迭代型生命周期可提高进入下一个里程碑或为下一阶段获得关键批准的可能性。
在迭代型生命周期中,项目范围通常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定,但时间及成本估算将随着项目团队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而定期修改。迭代方法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而增量方法通过渐进地增加产品功能来开发产品,如图2-6所示。
图2-6 迭代型生命周期示例
在迭代型生命周期中,WBS的表示通常遵循以下惯用做法:
◆ 项目名称出现在WBS的第一层次。
◆ 第二层次表示项目阶段(迭代)。重复项目的多个初始阶段(迭代),直到相关方对分解达成一致。此外,项目的后期阶段(迭代)会重复进行,直到项目交付最终的输出。
◆ 第三层次和其他下级层次可以用来表示可交付成果或工作包。
◆ 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WBS分解可以继续进行。
◆ WBS组件的最低层次被称为工作包。
图2-7展示了基于阶段WBS的惯用做法。
图2-7 迭代型生命周期WBS示例,其中迭代位于WBS的第二层次
随着项目范围的逐步细化,WBS迭代地演化,直到范围中的每次迭代分别被基准化。
在迭代型生命周期中,项目的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相应的在项目生命周期中详细阐述的WBS词典。基准仅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进行变更,并在项目实施期间作为比较的基础,如图2-8所示。
图2-8 甘特图样式的迭代型生命周期示例
有些项目会对交付速度进行优化。许多企业和项目无法等待所有的事情全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愿意接受整个解决方案的一个部分。这种对少量可交付成果的频繁交付被称为增量型生命周期。
在增量型生命周期中,可交付成果是通过一系列迭代产生的,这些迭代在预定的时间框架内连续地添加功能。只有在最后一次迭代后,可交付成果具有了必要的和足够的能力及价值,它才能被视为完成,如图2-9所示。
图2-9 增量规模变化的生命周期
与一次交付一个最终产品相比,在增量型生命周期中,将更频繁地优化工作,以为项目发起人、相关方或客户交付价值。只有在最后阶段(迭代)完成后,项目的最终产品才被认为是完成的。
在增量型生命周期中,WBS的表示通常遵循以下惯用做法:
◆ 项目名称、产品名称或方案名称出现在WBS的第一层次。
◆ 项目阶段(也被称为迭代)出现在WBS的第二层次。在每个阶段(迭代),都将分析、设计、构建、测试,并向客户交付价值。
◆ 第三层次和其他下级层次可以用来表示可交付成果和/或工作包。
◆ 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WBS分解可以继续进行。
◆ WBS组件的最低层次被称为工作包。
图2-10展示了基于阶段WBS的惯用做法。
图2-10 增量型生命周期WBS示例,其中迭代位于WBS的第二层次
随着项目范围的逐步细化(通过滚动规划),WBS迭代地演化,直到范围中的每个阶段(迭代)分别被基准化。
在增量型生命周期中,项目的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相应的特定迭代的WBS词典。基准仅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进行变更,并在项目实施期间作为比较的基础,如图2-11所示。
图2-11 甘特图样式的增量型生命周期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