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由内向外扩展的建筑形式

乘坐巴士从网走站出发,一路向西行驶。没过多久,就能看到位于河对岸的网走刑务所的砖墙。但并不是在这里下车,还要沿着网走湖朝着大山的方向继续行驶五分多钟的路程,最终才到达目的地——网走监狱博物馆。

这座位于野外、对外公开展示的博物馆,是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时由网走刑务所的旧建筑迁移过来而成的。它的占地面积有“东京巨蛋”(Tokyo Dome)的3.5倍大,重现了往日的厅舍、大门、教诲堂、独居房、浴室等20多处建筑。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被选为“有形文化遗产”的五翼放射状平屋舍房了。它曾经一度被大火烧毁,后于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重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呈放射状排列的木质平房监舍,据说是仿照比利时的鲁汶监狱(1864年竣工)建的。其设计最巧妙的地方在于从紧挨着玄关的中央监控室望出去,可以将5条延伸出去的监舍通道尽收眼底。

说到监狱的建筑形式,就不得不提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研究出来的全景式监狱,也叫作“全面监视设施”。具体来说就是把犯人居住的监舍安排在一个圆形平面的外围,在圆心的位置设置监视塔,以便监视犯人的一举一动。据说即使没有人在监视,也能让犯人产生被监视的压迫感。

虽然从网走监狱的平面图上来看,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每个监舍的内部情况,但是通往监舍的道路却是一览无遗的。可以说与边沁的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毫不掩饰的合理主义

关于呈放射状的建筑物平面,我们在前面讲解小樽市手宫机车库的时候已经有所涉及。手宫机车库之所以采用扇形结构,是因为承载机车的线路是从圆形转车盘里延伸出来的。而网走监狱建成放射状,则是为了方便少数看守监视大量囚犯。

由此可见,在明治时代的很多建筑上都能发现明显的合理主义设计手法,设计师们正是以此来应对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除了网走监狱以外,还有很多建筑也采用了放射状屋舍的设计。例如,山田守设计的东京厚生年金医院(1953年,已不存在),以及同样是山田守设计的东海大学湘南校区1号馆(1963年),还有新大谷酒店(大成建设,1964年),等等。

要说现代有没有哪些建筑也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非要说相似的话,宇都宫美术馆(设计:冈田新一设计事务所,1996年)勉强算一个。可能是这种有固定的中心、由此向周围辐射的组织结构或系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建筑也不例外。现在的网走刑务所也不是这种样式了,而是由几栋平行的楼宇组成,彼此之间有道路相交。

终极的封闭式建筑

接下来我们去监舍的内部看看吧。长长的通道两侧都是犯人的囚室,监舍的上方还装饰有白鸟由荣的塑像——他可是吉村昭所著小说《破狱》里的“越狱名人”。整个空间居然给人以很明亮的感觉。通道的天井上开有很多天窗,加之天井也足够高,因此自然光线充足,感觉就像一个半室外的空间。

走过通道的时候,我感觉这种体验似曾相识。究竟在哪里遇到过这样的结构呢?

建筑评论家长谷川尧先生专门研究过监狱内部所营造出来的“室外空间感”。

“(监舍)的整体构成与那些对外开放的普通建筑完全相反,毫无疑问,它的结构应该是向内开放的。”(《是神殿还是监狱?》,1972年)

在写下这段评论的20世纪70年代,建筑师们正把同样的结构运用于独立住宅的设计。原广司的家(1974年)和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吉的长屋”(1976年)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建筑的外侧被墙壁封得严严实实,而内部却设计了中庭和带有天窗的长廊,并以此为中心设置房间。

像这种极端封闭的住宅设计在80年代以后逐渐式微,反倒是购物中心沿用了这样的结构。

其建筑特征就是在一个楼梯井状的半室外空间里隔离出数个通道,通道两侧并列着面积大小相同的店铺。从外观上看就像盒子一样。

近年来,封闭式社区(gated com-munity)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它可以严格控制人员的出入,安全保护级别很高。购物中心自然也不例外。它们普遍选址在郊区,人们只能开车前往,出入口也有人流监控。与此相比,可以说监狱是一种终极的封闭式建筑。

原来我在网走监狱中产生的熟悉感来自购物中心的空间体验。一个可以让全家人愉快并安全地度过周末的场所居然与监狱的结构相似,这让我不得不感慨建筑真奇妙。 Q9gMhsCgVN0jkh08KWbBG71yyF2/V+L2i/WwI7CL6VJhNR+MSpGUDUbcLCN3F0G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