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楚庄王一鸣惊人

秦国称霸西戎之后,各诸侯国之间一连十几年没有发生重大战争。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楚成王的治理下日渐强大,也有意跟中原霸主晋国争夺地位和势力范围。

楚成王死后,他的儿子商臣即位,就是穆王。几年后,穆王也死了,他儿子继承王位,就是楚庄王。当时庄王还不到二十岁,辅佐他执掌朝政大权的是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

年轻的楚庄王什么事都不作决断,即位后的三年里整日饮酒作乐,对国政不闻不问。晋国趁此机会,又把一向归附楚国的几个小国拉了过去,并订立盟约。楚国上下群情激愤,好多大臣要求出兵与晋国争夺霸权。无奈楚王不听劝谏,依旧寻欢作乐,声色犬马。他知道臣民们对他的行为很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凡劝谏者,格杀勿论。

有一次,大臣伍举求见楚庄王,庄王正喝到兴头上,见有人打扰,很不痛快,但又不好拒绝,便沉着脸下令接见。庄公见到伍举便怒气冲冲地责问:“难道你不晓得我严禁劝谏的命令吗?”伍举故意装出诚惶诚恐的模样回答说:“大王的命令我当然知晓,不过我今天并不为劝谏而来。我听说大王最近心情比较郁闷,所以特地前来为您讲个谜语故事,为您消愁解忧。”庄王听后正中下怀,他早就想得到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给他出谋划策,于是就不冷不热地对伍举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就讲给我听吧!”

伍举从容讲道:“楚国的南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羽毛,模样非常神气。可是它停在树上整整三年,不飞不动也不叫,请问大王,这是为什么呢?”庄王知道伍举在以鸟暗示自己,便微微露出得意的笑容,说:“这可不是平常的鸟,它三年不飞是在积蓄力量,使羽翼更加丰满;三年不动是在运筹帷幄,决定志向;三年不叫是在观察外界的发展变化,谋划策略。这是一只很了不起的鸟,它不飞则已,一飞起来就会扶摇直上,冲入云霄;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震撼四方。”伍举见庄王有所醒悟,便趁热打铁,又奏道:“现在楚国上下都翘首以待,热切盼望大王您能振奋精神,把楚国治理得更加强大。”庄王说:“好了,你不用多说,我知道该怎么做。”

没想到,过了几天,庄王依然我行我素。虽然有所收敛,但仍旧对朝政不那么在意。

另一个大臣苏从实在忍受不住,决定以死相谏。他在庄王面前长跪不起,放声大哭,庄王不知缘由,令他说个明白。苏从直言道:“我是为楚国的江山社稷痛心啊!您不理朝政、沉湎酒色,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内忧外患,到那时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大王您也悔之晚矣!您只顾一时的欢愉,不考虑长远利益,岂不是太愚笨了吗?我直言犯上,大王如判我死罪,我死而无憾!”

苏从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庄王,他走下座位,双手扶起苏从,发自内心地说:“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为我和楚国着想,我怎么会杀你呢!”

果然,庄王从此改头换面,勤于政事。他首先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吏,严惩了三年中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的昏官,制定法律,严肃朝纲,操练兵马,扩大战备。自此,楚国混乱的社会局面很快就安稳下来。

由于庄王痛改前非,知人善任,又胸襟宽广,很多才学八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忠心辅佐他,楚国日渐强盛。

在斗克、公子燮掌管朝政时期,楚国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频繁的水灾,百姓生活困苦,国家岌岌可危。邻近的几个小部落也趁机闹事,侵犯楚国。先是戎族起来闹独立,占据了阜山。庸族、麋族也准备发动战乱。

楚庄王面对内忧外患,从容不迫,首先整顿内政,接着便出兵征讨异己,收复失地。有大臣向庄王建议说:“在众多叛敌中,庸族是最首要最凶恶的敌人。我们如果出兵打败庸人,其他敌人必然会因惧怕而退却。”庄王于是在公元前611年秋天出兵征伐庸人。把庸人的叛乱平定后,那些弱小的部族果然都撤兵回去,向楚国称臣纳贡。

楚国灭庸后,不仅解除了西部的祸患,还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今天湖北西北一带,与秦国接壤。北方安定后,楚庄王又把注意力移向南方。

当时,晋国国君晋灵公昏聩腐朽,残暴无比,国内矛盾激化,怨声载道。原与晋国修好的各诸侯小国也背叛其主,转而投奔楚国,与之结盟交好。

楚庄王率先领兵攻打陈国、宋国,并于公元前608年取得胜利。第二年春天,楚国暗地怂恿郑国兴兵伐宋,结果宋国一败涂地。晋国看到自己的盟国灭的灭、跑的跑,自己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威信越来越低,怎能吞下这口气?于是在公元前607年夏,联合宋、卫、陈三国预谋攻郑,为宋国报上次战败之仇。楚国得知后,马上派援军到郑国抵御晋、宋、卫、陈四国联军。晋军的统帅赵盾见楚军气势凌人,就有些胆怯,不敢下令出兵攻城,反而带兵悄悄地回国了。

楚国的几次胜利,更激励了楚庄王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后来,他又请了一位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做相国。孙叔敖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尽心尽力辅助庄王,使楚国变得愈加强盛起来。就在此时,周天子为表示友好,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庄王趁此机会向王孙满问起周王室里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周王室权威的象征,庄王谈及它,足见他野心勃勃,欲与群雄一争高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统大军攻伐郑国。晋国派兵援郑,和楚军在邺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展开激战。由于晋军内讧,楚军重创晋军。此战的胜利,楚国也算报了城濮之战的仇。从此,楚庄王威名大震。楚、晋两国平分霸权,楚王和晋王同为霸主,各执牛耳,接受所属诸侯的朝贡。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大功告成。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后一共五位霸主。历史上通常称其为“春秋五霸”。 KmSjcPjbuNwBTvicxXL8hBouzidXFUAh4lo2JKSG8LD+57WrhpBRqxJ0ZXznntv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