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人暴动

周朝在成王、康王统治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后来,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再加上连年战争,平民和奴隶怨声载道,不满情绪不断增长。统治者为了控制、镇压人民,制定了十分严厉的刑罚。周穆王执政时,制定了三千条刑法,其中就有“五刑”等非常残酷的刑罚,如额上刺字、割鼻、砍足等等。孰不知,统治者越是残酷镇压人民,便越激起人民的反抗。

周朝第十代国王——周厉王是一个恶名远扬的昏君。他即位后,人民的生活空前悲惨。他有个宠臣叫荣夷公,有一天,荣夷公向周厉王建议:无论王公大臣还是黎民百姓,凡采药、挖矿、捕鱼、打猎都必须向国家缴纳高额赋税,哪怕是走路、喝水也得交税。

那时,把住在野外的农夫叫做“野人”,把住在都城里的平民百姓叫做“国人”。国都镐京的国人对周厉王的纳税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因为国人原来就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勉强依靠自然界获取些食物和水来维系生命,如今国家强行征税,哪顾人民的死活?

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议论纷纷,就赶紧入宫向厉王奏本:“百姓忍受不了,可能要起来抗争,大王如果不尽快改变主意,到时候出了乱子可就麻烦了。”周厉王对此置若罔闻,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有一首诗名为《硕鼠》,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人们的不满情绪。诗中这样写道: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该诗意思是说,大老鼠不要再吃我们的粮食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养活着你,而你却一点儿也不顾及我们的死活。我们要离你远去,到达那理想、快乐的地方……诗中把朝廷比喻成贪婪无比的大老鼠。

周厉王无视众臣的劝谏,无视人民的呼声:他还发布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指责朝廷,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让他专门刺探反抗朝纲的人,并对他说:“如果发现谁在私下里诽谤、辱骂我,就立即向我报告。”

这个巫师原来就是和荣夷公同流合污的不肖之徒,如今得到这一美差,更是喜不自禁。为了讨好厉王,他在各地安排了众多耳目,四处察探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一时间,因随便发表不同政见而被处死的人多如牛毛,每天都有一大批人被押赴刑场处决,闹得百姓人心惶惶。国人迫于压力,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国事了,就是偶尔在道上碰到熟人,也只是交换一下眼神,不敢打招呼就匆匆地走开了。偌大一个京城死气沉沉的。

周厉王对此感到十分得意。一天,召公虎去见厉王,厉王对他说:“如今国人已被制服,你还有何话说?”

召公虎叹了口气说:“大王啊,这怎么能行得通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这样做比堵住河流通道还要危险万分哪!治水要疏通河道,治国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以便博采众长。堵塞河道,河流必然决口;堵塞人嘴,必酿祸端!”

周厉王撇撇嘴,哪里听得进去,他很粗暴地打发走召公虎。同时下令给荣夷公,让他继续推行暴政。

终于,国人忍无可忍了。公元前841年.国人联合起来,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他们如疾风暴雨,愤怒地涌向王宫,要杀死厉王。暴动队伍很快发展到几万人,许多奴隶主也积极响应。厉王得知后吓得四肢瘫软,慌忙调兵遣将,准备镇压暴动。他哪里料到,一些士兵也加入了暴动的队伍。

周厉王见大势已去,赶紧带了几个亲信从后门逃走,一直逃过黄河,跑到彘地躲避起来。

国人冲进王官,到处搜寻厉王。愤怒的国人把王宫砸了个稀巴烂。有人探知太子静藏在召公虎家中,便一齐涌向召府,让召公虎交出太子。召公虎为了保护太子,只好忍痛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冒充太子,将其送了出去。可怜一个小娇儿,刚一送出去便被失去理智的国人杀死了。太子总算得救了。

厉王逃走了,始终不敢回来。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臣们商议,推荐保太子有功的召公虎和另一位大臣代理朝政,暂时代替周厉王行使职权,处理政事。史称“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共和行政持续了十四年后,周厉王在彘地死去,太子登基即位,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因此得到众臣的支持。但是,周朝由于经历了这场国人暴动,国势更趋衰微,王权进一步被削弱,周朝就只剩下一个外强中干的空壳了。 36uJSYLU0p7sNXRPPr0Y+UQuViONiMh6HTdghzZGXP0YxskTPuaqbpkND88jQao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