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慎言”也是一种修身方法

中国民间又有句话:“言多必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滔滔不绝地讲话,说的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了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到其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别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理解,等到你谈的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

此外,人处在不同状态下,讲话时心情不同。话的内容也会不同,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事看人也许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赞誉之言可能会多;有时心情不偷快,讲起话来不免会愤世嫉俗,讲出许多过头的话,招来很多麻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祸从口出”的真理,所以指出:“恂恂,便便,侃侃,訇訇,忠信笃敬,盍信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古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曰三五之门,祸由此之来。《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口之铭。白日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

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不加思考,匆忙之中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是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修正不了的。以下几点便是慎言的标准:

要少说话,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主张,虚心向有才能的人学习,才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说话要慎重,不要妄发言论,信口雌黄,让人觉得你不识天高地厚。

讲话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和讲话的对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炫耀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学识有见解,或是比别人知道的他人隐私多,乱发议论,这样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会影响人际交往。

要注意讲话内容的选择,该讲的则讲,不该讲的不要到处乱讲。 9JRLCb86nkEqajC3Bk3p+l6vCtu2ynXvW6NRxMvW0qidiLOpDzvUPkbn5GgSCWE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