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骄奢淫逸的亡国昏君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文帝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拉开了其波澜壮阔而又毁誉难定的帝王生涯。

生性骄奢淫逸的隋炀帝杨广,在草草地“薄葬”了自己的父皇——隋文帝杨坚之后,登上了天子的宝座,登基还没有几日,便着手进行迁都洛阳的浩繁工程。

天生花柳性格,唯抱“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莫蹉跎”思想的隋炀帝杨广,大概没有想什么自己的身后之事,没有任何要为自己修筑一处豪华皇陵阴宅以供升天之后享用的动机。大隋的史书上,毫无一星半点儿记录。也许,聪明的他已参透人生生死来去无牵挂的道理了。尽管自隋伊始,也就是说,从他父亲杨坚开始,就恢复了秦汉的封土为坟的陵寝制度,而他隋炀帝所做的,恰恰是对这一制度的反叛。继位之初,他没有为自己择陵封土,圈地建陵,而是大胆地实施只顾眼前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

604年十一月,隋炀帝亲自驾临洛阳,对洛河、伊河、瀍水三河流域进行全面考察,并开始征调数十万成年男子挖掘沟通上洛的“护城河”,用以设置关卡加强对未来都城的防卫。“护城河”实为一道长无边际的壕沟,从龙门始,向东连接长平、汲郡,抵达临清关,渡过黄河以后,再延至浚仪、襄城,最后通向上洛。

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名正言顺,隋炀帝特意下诏以说明自己这一不同寻常举措的理由。诏令说:

天道演变化成,阴阳因而有消有长;治国有因袭旧制与创立新法的不同,人民因而顺从和谐。假若上天的旨意一成不变,推演变化怎么能形成一年四季?人世间各种事情如果丝毫不变,处理政务怎么能管好千家万户?《周易》不是说过吗,“事情不断变化,使人民不懈怠”;“变化就能通畅,通畅就能持久”;“有道德就能长久,有功业就能壮大”。朕又听说过,安置得舒适然后能迁移,人民生活因此而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姬氏建立了周朝的两个国都,是依循了新王的旨意,殷人五次迁都,完成了汤王开创的事业。如果不依靠人力,顺遂天意,使功业显现在变革中,那么,爱民治国的人能不说话吗?

洛阳是自古以来的都城,王城周围千里之内,是天地汇合的中心,阴阳调和。控制着洛河、伊河、瀍水三河流域,凭借四面险要而坚固无比,水陆路通畅,四方贡赋同样能送到。所以汉祖说:“我走过天下很多地方,唯独看中了洛阳。”自古帝王,何曾不留意此地,所以不在这里建都大概是有缘由的。或者认为九州尚未统一,或者因为府库困乏,建造洛京的规划因而无暇顾及。我隋朝立国之始,就想创建这怀、洛二邑,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事情拖到了今天,朕念念不忘这件事,提起来就感叹气结!

多么充足的理由和宏大的构想啊!由此,历史注定了要在杨广手里跟大隋开个悲剧式的大玩笑,加速自己的覆灭。宛若昙花,一现便衰。而炀帝却始终不渝地认为只有迁都可以带给国运万代昌盛,他不顾一切地把自己推向已经点燃的欲火之坑。

605年三月,阳春柳翠的时候,杨广命令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强行迁徙豫州城下的百姓来洛阳,扩充都城。

在宇文恺手下服役的营建洛宫的民工,每月多达200万人。

为了迎合杨广的贪欲花柳之心,宇文恺运用自己熟练驾驭军队的手段,开始了极尽豪侈的营建施工。他亲自指挥皇宫修筑工程,在规模上力求宏伟大气,富丽无比。在京都西部,建造西苑,周二百余里,苑内造海,海中造山,山上建殿阁台观。海北修渠为水之源,沿渠建宫院16座,院内多养美女。西苑内,殿堂穷极华丽,奇树异花,四季不凋。而秋冬之季,湖海水面则缀满用彩绫鲜缎剪成的荷花和菱角。仅显仁宫,就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石异材无以数计。加上佳木异卉、奇兽珍禽源源不断地通过专道运输线供送,不长时间,名宫园苑,便已塞满。

与此同时,得力大将监督的浚通南北水路工程,也在日夜不歇地修挖。通济渠被打开了,从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通向淮河,直至江都,一路水天,畅顺无碍。

水路浚通之后,大将军们又揣测皇帝的心思,以竞赛施工的速度,沿着水路,在西岸选址建造离宫40余所,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和无数抓来做苦力的百姓的血汗,顺着浩荡水路,付诸东流。

为了给下江南游玩做更充分的准备,炀帝一方面派得力心腹在江都建造大规模的华丽行宫,又一方面第二次派出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采伐名贵树木,建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等各类大船数万艘。 TtTOzMnIXg7p/0+z/IeKq8OYwh4mf94IbEIbKlDKlNLg+3zDc/ZwN2YXp+hifl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