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为践行法律与英语、理论与实务之结合,提升实际教学效果,重庆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国际经济法”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于 2011 年和 2012 年被建设为重庆市本科双语示范课程和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双语)。重庆大学法学院法学双语教学工作由此得到了稳步扎实的推进。双语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并精通国际经济法相关理论和制度的高端法律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升法律英语综合能力、促进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或参加相关国际法律实务领域的工作。课程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教材,双语课程尤其如此。为满足“国际经济法”双语示范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的需要,2012 年,重庆大学法学院组织了国际法学科教师编写《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并在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得到学界同行和学生欢迎,反响良好。为进一步推进国际经济法教学工作,重庆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于 2020 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写了《国际经济法案例选编(双语)》,以此作为“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的配套教学材料于 2021 年 1 月出版。

本书参照“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内容编排,分章节编选了相关案例。选取的案例均为本专业典型案例,虽然囿于篇幅限制,无法面面俱到,但选取的案例基本涵盖了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基于国际经济法这一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本书选取的案例极具多样性。从内容上而言,案例涵盖国际货物、技术、服务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投资、国际税法、国际经贸争端解决等诸多方面。从形式上而言,选取的案例裁判文书风格各异,既有法院裁判,也有仲裁庭裁定;既有相关国家的国内裁判文书,也有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判文书。

本书基于信息化时代特点对编排内容、体例、电子化查阅做的新尝试。在裁判文书的选择和案件分析、思考题和延伸资料阅读、信息化手段查阅等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在选择相关裁判文书方面本书尽量保留了案例裁判文书的原始风貌,以便让读者尽可能地接触到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在保留裁判文书全文的同时,为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案例背景和相关裁判内容,本书除了在每一章首部就整章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的同时,还分别在每个案例前面以中文形式简要介绍了案件背景和裁判结果,并就案件核心争议进行了法律分析。当然,此处的法律分析仅系一家之言,读者也可从案例英文摘录中获取更多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相关资料支持和深度学习方面,在每个案例的结尾还附有启发性思考题供读者参考,同时附有相关核心法律术语、延伸阅读材料和与案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约供读者查阅。为方便读者,这些相关配套资料全部以信息化手段进行了处理,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查阅。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法学类、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配套案例教材,也可以作为MBA、EMBA等双语教学用书;同时,也是各类国际经济法与法律培训和国际经济法专业实务工作者的理想读物和参考资料。

本书由重庆大学曾文革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陈咏梅教授担任主编,重庆大学张路教授、胡斌副教授担任副主编。主编和副主编负责本书的总体策划、大纲制订、编写组织和统稿定稿,各位撰写者及其分工如下:第一章,唐仙丽(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第二章,师怡(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第三章,曾文革(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第四章,陈咏梅(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第五章,吴雪燕(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第六章,张路(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第七章,张宁宁(西南大学法学院讲师);第八章,胡斌(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本书编写得到重庆大学法学院的出版资助和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重庆大学出版社在书籍内容策划、内容编排、信息化手段等方面也付出了大量努力,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甚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真诚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主编的电子邮箱:zengwenge@126.com。

编 者
2020年12月
于重庆大学法学院 1PAYAafJr/kofu6eTdXpFIXxUplVLoh6TicEYcmA06anBTjcVbB75MGKov5wRi1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