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鄙”。
“鄙”当作谦辞,最常见的自我称谓是“鄙人”,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而且这个谦辞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中使用。不过“鄙”是一个后起字,“鄙”的本字是“啚”,读音相同。段玉裁感叹道:“鄙行而啚废矣。”说的正是后起字成为通用汉字,相反,本字却废弃不用的一种现象。
“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汉字,凡是用“啚”作字符或有相近字符的字,比如啬、亶、廪、穑、墙等,都跟粮仓有关。
我们来看看“啚”的甲骨文字形之一 (图23) ,上部是带顶的粮仓之形,下部的“口”形不是表示嘴巴的“口”,而是表示人口聚集的城邑。再看“啚”的甲骨文字形之二 (图24) ,城邑移到了上部,下部谷仓的样子更是栩栩如生,中间的屋顶还画出了茅草之类的覆盖物。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说:“像禾麦堆积于仓廪之形。”则将中间有覆盖物的屋顶看作了禾麦的形状。再看“啚”的金文字形 (图25) ,下部的谷仓之形更加规整,不仅有屋顶,还画出了四壁,不像甲骨文字形,感觉像是在郊外临时搭建的谷仓,说明古代粮仓的形制在这个字形中已经表现得相当完备。
《说文解字》:“啚,啬也。”这个解释很有趣,“啚”为什么可以释为“啬”呢?许慎又如此解释“啬”:“啬,爱濇也。”爱濇即爱惜,这是引申义,“啬”的本义是收获农作物。将小麦等农作物收入粮仓,顺理成章地引申为爱惜粮食,又引申为吝惜,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然就是“吝啬”了。不过从原始语义来看,“吝啬”最初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呢!
毫无疑问,古代的粮仓最初一定是就近建在郊外的农田旁边,这就是“啚”的甲骨文字形中的粮仓给人的感觉像是临时搭建的原因所在,由此而引申为城市之外的边鄙之地。“啚”的小篆字形 (图26) ,右边添加了一个“邑”,诚如甲骨文大家罗振玉所说:“考古金文都鄙字亦不从邑。从邑者后所增也。”其实后来增加的这个“邑”字纯属画蛇添足,因为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中的那个“口”形已经表示城邑之意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鄙”字:“鄙,五酂为鄙。”这牵涉到周代的地方组织单位。据《周礼》记载,周代有“遂人”一职,职责是“掌邦之野”。“邦之野”泛指邦国的郊外、野外。周代对地方组织单位的规定是:“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使各掌其政令刑禁。”
这六等行政区域的划分都是位于邦国之外的郊野,而且根据由近及远的原则分别称为邻、里、酂(zàn)、鄙、县、遂。五家叫“邻”,设邻长一名;五邻即二十五家叫“里”,设里宰一名;四里即一百家叫“酂”,设酂长一名;五酂即五百家叫“鄙”,设鄙师一名;五鄙即二千五百家叫“县”,设县正一名;五县即一万二千五百家叫“遂”,设遂大夫一名。“遂”最远,远至邦国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内。各行政区划之间以沟为界,沟上还要种树,此之谓“沟树之”。
顺便说一下:相应于邦国之外,邦国之内的行政区域划分也分六等,分别为比、闾、族、党、州、乡。《周礼》中规定:“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五家叫“比”,设比长一名,使之互相担保不犯罪;五比叫“闾”,二十五家为一闾,设闾胥一名,宅舍破损者使之相受寄托;四闾叫“族”,一百家为一族,设族师一名,有丧事时使之互相帮助;五族叫“党”,五百家为一党,设党正一名,有灾祸时使之互相救援;五党叫“州”,二千五百家为一州,设州长一名,赒(zhōu),周济,有急难时使之互相周济;五州叫“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设乡大夫一名,职责是要以宾客之礼对待乡里的贤者,并负责向朝廷推荐,此之谓“使之相宾”。
“鄙”乃产粮和储粮之地,周代因此将分封给王室子弟和卿大夫的采邑称作“都鄙”,“都”是国都,以此为界,“都”外的“鄙”负责供给粮食和各种出产,所以采邑又称“食邑”,王室子弟和卿大夫以之为食之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当然就被称作“鄙人”。《荀子·非相》篇中描述楚国名相孙叔敖的卑贱出身,写道:“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楚国有期思城,孙叔敖原本是居住在期思城外郊野之中的“鄙人”。
大约到汉代,人们开始用“鄙人”、“鄙夫”来作为自谦之词,谦称自己是郊野之人,不懂礼仪。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听冯唐讲述战国名将廉颇和李牧的为人,悠然神往,忍不住拍着大腿说:“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冯唐讽刺他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汉文帝闻言大怒,过了良久,召见冯唐,质问他为何公然当众羞辱自己,冯唐回答道:“鄙人不知忌讳。”
冯唐世居赵国的代地,离汉代的都城长安自然极远,因此冯唐自称“鄙人”,相对于长安而言的郊野之人。在冯唐是实指,后人则将之抽象化,不管是否郊野之人出身,统统自称“鄙人”或“鄙夫”了。“鄙”作为谦辞,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