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呵护之手

当现实狠狠地打了你一巴掌,打得你站立不稳、眼冒金星时,你希望从自己爱的人那里获得些什么?绝大多数人有着相同的渴望。我们想确定会有一个人能一直守护我们:这个人会发自内心地在意我们;会花时间理解我们;会承认并感同身受我们的痛苦;会抽出时间陪伴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袒露真情实感,而不是期待我们立刻振作起来,或是戴上一副勇敢者的面具,假装一切都挺好;会支持和善待我们,并切实提供帮助;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并不孤单。

真正面临一个巨大的现实裂隙时,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人能够恰当地回应我们的痛苦,比如用上面说的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会那么做。不妨回想你最近的一次经验,在经历那种令你痛苦、受伤或倍感压力的重大生活事件时,你得到的哪些回应会真正让你感到被关心、支持、接纳和理解?下面列出的一些回应方式可能会令大多数人满意。(请记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不同的情境也需要予以不同的回应。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被对待,也就没有哪种回应对于不同情境下的各种情况都具有普适性。)

清单1

○给你一个热情的搂抱、拥抱或熊抱。

○握住你的手。

○伸出一只胳膊环抱着你。

○承认你的痛苦是合情合理的:“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或者“我甚至无法想象你正在经历的这些事”,或者“我知道你正深陷于可怕的痛苦中”。

○什么都不说,只是陪伴在你身边,支持你想怎样就怎样。

○某些情况下,比如你经历了令人极度痛苦的丧失,那么他们就在你哭泣时抱着你,或是陪你一起哭。

○提供支持:“我能帮你做点什么事?”

○询问你感觉如何。

○分享他们自己的反应:“我感到很难过”“我真的很愤怒”“我感觉很无助,真希望我可以做些什么”,或者“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为你的痛苦创造更大的空间:“你想不想谈论一下它?”“哭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必说些什么,我坐在你身边陪着你,我就很开心。”

○无条件给予支持,比如为你做晚餐,照看孩子,或者处理日常琐事。

○花心思真正来看望你,花时间陪在你身边。

○当你诉说正在经历的一切时,能够真正倾听。

○说些类似这样的话,“我会一直守候你”,并且言出必行。

这些回应方式都在传递同样的信息:我会一直守候你,我在意你、接纳你、理解你,我深深懂得你的痛苦,很渴望能帮助你。传递这一信息有很多方式,其中有些办法尤其能触动人心。例如,在我儿子确诊之初,我的痛苦不堪忍受,而最棒的回应来自我最好的朋友约翰尼,他是那种非常实诚的人,来看望我时正赶上我儿子刚确诊几天,他上来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很有力量的拥抱,并且说:“你这个倒霉鬼!你一定觉得完蛋了吧!”这些话语很难和诗情画意沾边,不过,当约翰尼如此温暖而友善地脱口而出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远比那些文采斐然之辞对我的触动更深。

然而,真正能够体现出慈悲的回应相当稀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通常根本不懂如何回应更恰当,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做更好。更为普遍的是,你会发现人们经常做出如下回应:(如果足够坦诚,几乎所有人可能都经常像下面这样回应,反正我是这样!)

清单2

○给你引经据典:“海里的鱼还多着呢”“时间会治愈一切”“每一朵云彩都镶着一道金边”。

○告诫你要“积极思考”。

○询问你的情况,但很快转移话题。

○给建议:“你应该做这件事”“你就没想过试试这样或那样做”。

○轻视你的痛苦:“哦,是的,我也经历过这种事,好多次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让我告诉你一些对我管用的办法吧。”

○告诫你克服它:“想办法搞定”“继续前进”“随它去”“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到此为止?”

○低估你的感受:“不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也没有那么差”“振作起来”“咬紧牙关”。

○告诫你的想法缺乏理性,或者说你是在过度消极地思考。

○轻视或贬损你的痛苦:“想想看,还有很多孩子在非洲挨饿呢……”

○努力让你从痛苦中分心:“我们出去喝一杯吧”“我们去寻欢作乐吧”“吃点巧克力吧”“看个电影吧”。

○不来看望你,不来陪你,甚至主动躲开你。

○扮演“搞定先生”:针对你的问题拿出各式各样的有效方案。

○嘴上说很想帮你,但没有实际行动。

○听你说话时缺乏耐心。

○“搁置”或是“忍耐”你的悲痛,而不是真正接纳它们。

○让你安心:“很快都会好起来的”“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这件事会过去的”。(注意:人们通常会把“让你安心”视为一种慈悲行动,有时它确实是,但问题在于,这样做很容易将“安慰者”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仿佛父母在哄小孩。)

○向你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真实信息和解决策略,而没有首先询问你的感受。

○试图“缩小”你的痛苦:“等你回头再来看这件事,可能会一笑置之”“一年之后,这些将成为一段遥远的回忆”。

○羞辱你:“你完全是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像个男子汉一样面对问题”“快点长大”。

○责怪你:“纯属是你自作自受”“如果你没做X、Y和Z,这些根本就不会发生”“我警告过你会有这种结果”。

○忽视你。

尽管上面清单2中的一些回应方式很粗鲁,或是带有自我防御的色彩,但这些回应者大体上是想真正提供帮助。只是站在被回应者的角度,我们很可能感到受伤、恼怒、拒绝,不被认可和欣赏,遭到误解或冒犯。例如,我儿子确诊后,有人对我说:“老天会把特别的孩子赐予特别的父母。”这种说法简直令我大发雷霆。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或许不错,只是尝试说些有帮助的话,可这么说也太随心所欲、口无遮拦了!他们没有首先努力认同、看见或共情我的痛苦。也正因为如此,我丝毫感觉不到他们能真正理解我的经历,也接收不到支持和关心。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缺乏诚意的胡说八道,根本没有任何理解和慈悲可言。而我这份暴怒情绪之下深藏的,其实是我真的感到很受伤、很难过。

显然,清单2中的一些回应方式可能真有帮助,比如那些关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和实践建议,但有个前提,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而且是在表达关心和共情之后提出。例如,我的所有书里都包含一些名人名言,但是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它们就会令人感到振奋鼓舞。然而,如果你上来就对刚刚被现实掌掴的人说这些,就会越界,显得没有人情味,或是在自我防御。试想,一位你深爱的人刚刚逝去,一个人跑来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是“没事,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强大”,或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作为通用准则,慈悲的回应必须在开始做其他事之前进行,比如清单1中的那些做法。如果某些人跳出来,直接抛出一大堆建议、名言、积极思维或是行动计划,而没有首先表达他们的慈悲,我们就很容易感到沮丧、心烦、抗拒、受伤或是愤怒,而且自己都常常搞不清楚为何如此。

感到受伤时,大多数人首先渴望的是能被理解、接纳和关心,这部分要安排在寻求解决方案或策略之前,也优先于去转换思维看待当前的情况。只有当我们感到被理解、接纳和关心后,接下来才可能对清单2中的某些回应心生感激。但显然不是那些自我防御式的回应:如果有人责怪我们,小觑我们的问题,或是告诫我们要更强大,这些自然会雪上加霜。

接下来,需要你考虑几个问题:

○在你的生命中,谁能够一直守候着你,无论何时,无论何事?

○谁能理解、承认和共情你的痛苦,比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做的都好?

○谁能够真正了解你遭受了多少苦难?

你自己。

因此,你的位置很特殊。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你总是在那里;纵然无人施以援手,你自己总可以;你总是能做些帮助自己的事情,即便你的头脑说“不可能”。

和自己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我们实现内在满足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我们深陷于一个巨大的现实裂隙时,更是如此。但不幸的是,这些并不会自然发生,大多数人都不擅长为自己提供接纳、感恩、滋养、支持、鼓励并保持自我慈悲。更常见的是自我打击,尖酸刻薄的自我评判、自我漠视,或是干脆自暴自弃。令人难过的是,在遭遇重大现实裂隙时,我们会更容易直接冲向清单2的方式,而不是选择清单1中的慈悲性回应。你不妨看看自己的情况:可以再次通读两个清单,或许你会发现自己竟然那么频繁地使用清单2,而不是清单1。

***

试想,如果有那么一个时刻,你能够改变和自己的关系,你能够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你的头脑可能会说,这听起来完全是陈词滥调,而且毫无可能,但是,假如你带着信心继续阅读,最终会发现根本不是它说的那么回事。目前,就先让你的头脑自说自话好了。)一旦你学会改变和自己的关系,就会处于一个非常美妙的位置。为什么?因为无论你走到哪里、做些什么,也无论你遭遇的现实裂隙多么巨大,你“最好的朋友”始终都会支持你:在你受苦时慈悲地回应你,在你把事情搞砸时理解你,在你丧失信心时鼓励你。

探寻自我慈悲

电影《卡萨布兰卡》结束时,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低吟着那句经典台词:“路易斯,我觉得这是一段美好关系的崭新起点。”开始学习自我慈悲,就开启了和自己的美好关系。“慈悲”(compassion)这个词语来自古拉丁语的两个词汇:com的意思是“在一起”,而pati的意思是“正在受苦”,所以“慈悲”的字面意思是“一起受苦”,不过,它的意思最近变得有些复杂:它是指以一种友善和关怀的精神,留意他人正在受的苦,并且真正渴望帮助、给予或支持他人。

自我慈悲对于获取内在满足非常重要,在我们深陷现实掌掴的余波之中时,需要尽可能获取一切可得的友善资源,但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却知易行难。失败、被拒或犯错时,强迫自己以并不认可的方式行动时,认为自己参与制造了现实裂隙时,头脑会很自然地打击我们。这就好像拿出一根棍子狠揍我们一顿,在我们跌倒之后还狠狠踩上一脚。它会说:我们还是不够强大,本来应该处理得更好,或是他人的情况比我们更糟糕,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它还可能催促我们抓取些什么,或是干脆离群索居;也可能把我们贬得一文不值,让我们自责不已。

例如,在深爱的人逝去后,头脑可能会让我们陷入自责,理由是我们对他们的爱很不够,没能更多陪伴他们,也没有更多地把爱说出口。有的理由甚至是我们没能阻止他们的死亡!我有一位来访者竟然会对幸免于一次空难深感自责。他的头脑说这很不公平,12位乘客遇难,他却活了下来:这属于典型的“幸存者内疚”(survivor guilt)。(当我儿子确诊自闭症时,我的头脑会责怪说,是我遗传给了他有缺陷的基因。)

即便没有发起自我攻击,头脑通常也会表现得冷酷无情和缺乏关怀,不是帮助我们应对,而是摧毁我们的精神。它可能会说我们根本应付不来,或是生活不值得一过;也可能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生活待我们多么不公;还可能像变魔术一样瞬间召唤出可怕的恐慌情绪,令我们完全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如果能够学会善待自己,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我们会感到被支持、安慰和鼓励,而这会让我们在应对现实裂隙时拥有更充分的资源装备。

我很想现在就邀请你尝试自我慈悲。我发现一些男士最开始会拒绝下面的练习,因为他们认为这很“女性化”“脆弱”或是“肉麻”。但是,一旦放下那些评判,他们就会发现这个练习真的很有帮助。

慈悲之手

现在,我邀请你找一个舒适的姿势,能够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保持警觉。假如你是坐在椅子上,可以轻轻往前坐一些,挺直后背,双肩自然下沉,让双脚温柔地触压在地板上。

现在,邀请一个正在与你斗争的现实裂隙到你的脑海中。花一些时间来觉察这个裂隙的特性:回忆发生了些什么,考虑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考它可能对你的未来有何影响,并且,留意此刻有什么困难的想法和情绪涌现。

现在,请抬起一只手,想象着它来自一位非常友好、善于关心他人的人。

缓慢而温柔地将这只手按放在你感觉身体最受伤的部位。可能是胸口处感觉最痛,或是头、脖子和胃那里最难受,哪个地方感觉最紧绷,就把手放在哪里。(如果你感觉很麻木,可以把手放在感觉最麻木的部位;如果你感觉既不痛苦也不麻木,那可以就把手放在心窝处。)

允许你的手轻轻地、温柔地栖息在身体上,感觉它与皮肤及衣服相接触的触感,感觉那份温暖正从掌心流入身体。现在,想象身体正在软化这份痛苦: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柔软,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空间。如果你感觉到麻木,那么,就去软化和松解那份麻木。(如果你既不感到受伤,也不感到麻木,那么,就请以任何你喜欢的方式想象着心灵正在开放的奇妙感觉。)

请你极其温柔地抱持着你的痛苦或麻木。就那么抱着它,仿佛它是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儿、一只呢喃的小狗,或是一件无价的艺术珍品。

请为这种温柔的行动注入关怀和温暖,仿佛你正伸出手来帮助某个你十分在意的人。

就让这份友善从你的指尖流向身体。

现在,请以一种友善的姿势来让双手都参与进来。将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放在胃部。让它们温柔地在那里休息,友善地和你待在一起。保持这种姿势,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和自己保持联结,呵护自己,给予自己抚慰和支持。

继续这样做,按照你希望的时间:5秒钟或5分钟都可以。当你保持这种姿势时,就是友善精神的体现,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大多数人发现这个练习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稳定和安慰。因此,我鼓励你每天多加练习。(显然,不适合在商务会议时进行,最好在私人时间来做!)假如你发现它没有帮助,不妨多试几次,重复练习更容易让你感到它真的很有帮助。

另外,你可以根据情境需要灵活改编这个练习。如果你不喜欢把手放在引导语建议的部位,那么可以用你更喜欢的、能够体现友善的姿势代替:轻抚自己的脖子或是肩膀,按摩自己的太阳穴或是眼皮,轻拍前额或是胳膊,都可以。

假如你经常练习,这个简单的自我慈悲行动就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你可以把它当作“情绪的第一外援”:当你感到受伤时,首先启动这一步。

自我慈悲的两个要素

自我慈悲包含两个主要因素,迄今为止我们只关注了第一个:善待自己。接下来的章节中还会探索更深层次的自我友善,而现在要关注的是第二个要素:和痛苦同在当下。

现在,请留意你的头脑对上面这句话的反应。它是否在说:“但是,我可不想待在痛苦的当下!我要从中逃离!”如果你的头脑有这种反应,这并不意外,这反映出一种对于当下的常见误解。你会发现,当下(也被称作“正念”)涉及一种对痛苦的崭新回应方式,它将极大地减缓痛苦情绪对人的影响,并让我们从痛苦想法的迷雾中重获自由。如果你还是不明所以,希望你能保持耐心,在接下来的几章中,答案会浮出水面。 v+W+5bEE7LQ+INSWzkPzSIvCHrdcfLLlqqNzZGqSVyiFa7VzFyZKWLpar8yRrW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