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的话题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人民群众饭后茶余的事情,那就是战后日本的大众娱乐。
昭和二十八年(1953)二月,日本放送协会成立,也就是如今我们一直说的NHK,8月,日本电视放松网开始向全国播报节目,从此,日本正式进入了电视时代。
不过当时你也知道,刚刚结束二战的日本还穷的很,一般人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电视机了,所以无论是NHK还是日本电视台,在那个时候它们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这让搞电视工作的同志们相当苦恼。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意见:反正都是摆设了,不如我们在热闹的地方放上几台电视机,给大伙免费围观得了,一来达到了让人民群众看到电视的初衷;二来也算是做做广告,指不定有人看了这玩意儿就狠下一条心勒紧裤腰带决定来买了呢?
这个想法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很快,在日本全国的繁华地带,尤其是车站出入口都被摆上了各种电视机,一时间,前来观看节目的人成千上万,一到热门节目的播放时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找不着人了,全都在马路上。
这种行为被叫做看街头电视。其中,街头电视是一个专用历史名词。
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各种体育竞技的转播,无论男女老少都特别喜欢,其中人气最高的是格斗和棒球,尤其是格斗。
之所以这样原因有二,第一,那年头日本虽说有自己的电视台,但罕有电视连续剧,这是因为电视剧需要经过特别严格的审查,剧中如果一旦出现“报仇”啊“讨伐”啊之类容易让人联想到打仗,战争的情节,那就会被直接卡死。
同时,柔道,剑道之类的武道也被禁止,因为这些容易让人想到“武士道”,真要浑身痒痒了想试试身手拳脚,倒也不是不行,那就玩格斗吧,这是从美国给引进来的,比较有政治方面的安全感。所以当时很多日本的柔道家,空手道家都改行做了格斗运动员。
以上这些都是美国人定的规矩,也是由美国方面亲自指派的审核员,为的是防止日本人通过文艺节目体育运动来宣扬军国主义甚至是复辟军国主义。
所以某些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说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压迫下多放一些诲淫诲盗的电影来毒害青少年这个讲法其实相当不靠谱,那种容易让人产生不好联想的玩意儿在当年的日本多是要全面禁止的。
因为长年累月地这么往死里卡,故而那段时间日本有意思的电视片特别少,纵观战后十五年,日本正式播放过的电视剧总共不过才5部而已。
换句话讲,值得一看的也就是运动比赛了。
第二,比赛里有有时候会出现外国人,其中以美国人居多,虽说在身体素质方面欧美人要比亚洲人来得更有些天赋,玩起格斗来自然也更得心应手一些,可这世间凡事总有例外,要是万一这日本人打赢了美国人呢?
所以更值得一看的就是格斗比赛了。
昭和三十年(1955)七月,电视台转播了一场一年多前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格斗比赛,对决双方是日本的力道山、木村政彦组合与美国的夏普兄弟:哥哥本恩·夏普、弟弟迈克·夏普。
有一点要说明,这哥俩确实是叫这名儿,但他们和做液晶屏的夏普公司以及成长的烦恼里迈克本恩兄弟没有半毛钱关系。
话说这夏普兄弟祖籍加拿大,公元1949年去了美国,他们一家祖孙四代都是玩格斗,而且身材魁梧,兄弟两人一个1米97一个1米99,相当厉害。
相比之下,力道山虽说是相扑出身,在日本人中算是巨汉了,可真的量下来其实也就只有1米76,至于木村政彦,本身就是个玩柔道的,身高不过1米70。
可以说从一开始日本这一方就非常吃亏。
果然,比赛才开打不久,木村政彦就被迈克弟弟一巴掌击中,死撑了几个回合之后实在是扛不住了,不得已把队友力道山给换了上来。
结果力道山无视20多厘米的身高差,一上来就抱住对手往地上一摔,迈克这辈子就没跟相扑力士怎么打过,所以全然没能做出反应,一下子便被重重地翻倒在地,还没反应过来,力道山又大踏步向前,在这个浑身胸毛的美籍加拿大人身上踏上了一只脚,随后,他还勒住了正要起身的迈克的脖子,死命往下摁。
这个镜头让全日本沸腾了整整半个世纪,当场就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激动得不能自已当场休克昏倒被送进医院抢救,事实上直至今日,一些日本老人在谈到格斗话题的时候,都会用颤颤巍巍满口漏风的话音说道:“美国占领军又怎么了,比肉搏战的话,我们也不见得会输啊,看到了没?力道山不就把美国人给打得头破血流了!”
据说当时仅在东京新桥车站西侧广场街头电视前看这场比赛转播的人数就超过了两万。然后很多人看完之后都相邀相拥地跑去酒店喝酒庆祝。
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看过闹过就算完的普通比赛,在这场格斗中,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既是民族的希望,也是自己的希望。
因为他们是战败国的国民,所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尤其是在将自己亲手打败的美国人面前,甚至会有一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老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这个民族在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需要一种东西来告诉他们,你们不会一直是战败国的,你们如果愿意的话,也同样能在很多方面超过美国人的,当然,尽管肯定不是战争方面。
或许对于力道山他们来讲,也正是感受到了自己背负着这样的希望,才会在擂台上面对两米的巨汉却丝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吧。
而把这种希望传达给日本民众的,正是街头电视。
不过在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格斗在老百姓心中崇高的地位便被慢慢地取代了,当时的日本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从原本贫穷落后的战败国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先进国,而另一方面,因为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原因,使得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非常低,并且长期以来很多方面都要受制于美国,这让很多年轻人感到非常不满。于是有的人便行动了起来,通过罢课,游行来宣扬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有搞起恐怖活动的,比如闻名遐迩的日本赤军,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然而,更多的人虽说确实心怀不爽,但却并不想这么闹腾,所以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眼不见为净,反正这世道就这样了,你们弄你们的,我们只要还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就行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音乐便开始在日本流行了起来,最开始流行的是披头士,昭和四十一年(1966)约翰列侬他们登陆日本岛,立刻受到了近乎狂热般的热烈欢迎。不过在那不久之后有些日本人发现这摇滚玩意儿不怎么符合自己的口味,于是一大堆本土所产,曲调柔和,说好听叫反应老百姓对幸福生活追求说难听叫资产阶级靡靡之音的歌曲便诞生了,比较著名的有吉田拓郎的《结婚吧》,井上阳水的《往梦里》,荒井由美的《想回到那一天》等等。
音乐的流行,使得一大批少男少女开始心怀明星之梦,各种选秀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了,那会儿的大致情形就跟现在中国选超女达人一样,既充满着梦想,却也有着相当残酷的一面——成千上万人争几个名额,被淘汰的永远是绝大多数。
值得一提的是昭和四十七年(1972),在一个叫《明星诞生》的选秀节目里,一位时年13岁的小姑娘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跑来重在参与一把,结果却意外获取了第二名,从此正式步入娱乐圈,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天王级的巨星人物。
她便是山口百惠。
相信中国基本上没几个不知道这位角儿的,只是因为篇幅问题,在此也就不展开了。
不过我相信藤子·F·不二雄对于这样的靡靡之音多半是不太满意的,同样也一定对昭和时代后期的日本经济繁荣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不然也不会借哆啦A梦之口说出那句至理名言了:“科学丰裕了人类的生活,却也让人们的心灵变得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