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章
战国风情物语

出处:哆啦美之阿拉拉少年山贼团

说之前插一句,从这一章开始,全部的出处就不再是藤子·F·不二雄的亲笔原创了,要么是TV原创,要么是后续者的作品,但哆啦A梦还是哆啦A梦,这点不变就行了。

哆啦美之阿啦啦少年山贼团(ドラミ アララ 少年山贼団)于1991年上映,是以哆啦A梦的妹妹哆啦美为主角的第2部电影。

本篇开始发生于22世纪野比世修(也比大雄孙子的孙子,也是哆啦A梦最初的主人)家,世修在调查了他的祖先的“程度”之后,发现自己祖先的平均能力其实每一代都差不多,只是在20世纪某一段突然降下来,确切地说,问题是出在他的曾祖父野比大雄身上,而再往前,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天正八年(1580),倒也有一个祖宗的实力跟大雄不分上下,那人的名字叫做也比平,世修认为,野比家基因退化之关键,就是出在此人身上,于是便决定让哆啦美和阿啦啦机器人坐着时光机来到战国去改造祖先野比平的基因,以便让自己更有前途一些。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野比平居然跑去当了山贼,而带头落草的,则是胖虎的祖先,至于小夫的祖宗倒依然是大户人家,乃当地的领主,还雇佣了静香的祖先在家里当丫鬟来着。

于是四人组的祖宗就这么再度欢聚一堂,然后大大地闹腾了一番。

而舞台,前面也说了,在战国时代。

所谓战国时代,指的是从公元1476年至1615年(后者诸说纷纭)这段年月,在这个时代,日本列岛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虽然地方不大人不多,但照样打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并且惊天地泣鬼神。

其实《哆啦A梦》里头有过很多涉及战国时代的篇章,最著名的莫过于第一卷的祖先加油了,说的是大雄为了改变自家小市民的现状,坐着时光机跑去战国帮助自己的祖宗打天下,结果野比家基因真是代代好逸恶劳,那祖先拿了22世纪的武器非但没有上战场争天下,反而是跑去打野猪,对此,纵然是哆啦A梦也只能扶额流汗了。

于是这一章的主题自然就是日本战国了。

不过因为本书走的是风情路线,所以当然得撇开那些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也不提著名的战国三英豪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只讲讲属于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喜闻乐见的事情,比如战国时代吃什么,再比如战国时代的妹子是怎样的。

话说自从当年黑泽明拍了著名影片《七武士》之后,以农民山贼大米饭为主题的片子就层出不穷了起来,即便是哆啦A梦也不能免俗,作为贯穿《哆啦美之阿拉拉少年山贼团》一片的主要线索,大米出现在了几乎每一个场景之中:比如小夫他祖宗的的饭碗中,比如小夫祖宗家的秘密仓库里,再比如大雄胖虎他们祖宗吃到白米饭后热泪盈眶的场景里等等,放佛是在告诉观众,大米饭,是很珍贵的东西。

事实的确就是这样,今天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粒米,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却真的是如珍珠一般宝贵的存在。

不管你信不信这个说法,在你质疑考证之前,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我给你一袋一百斤的大米,你第一个会想到的事儿是啥?

我坚信,一大半的人会告诉我说放家里吃,剩下的人则估计会补充说若是看着心烦就拿出去卖。但我同时坚信,真的让你上街叫卖那一百斤大米,不出一个小时你就会后悔,首先只要你不是恶意白送或是故意捣乱卖低价,那么路过的人基本上百分百是会选择去超市商家买米而不是光顾你的小摊,其次你很有可能被某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盯上从而被砸了摊位。

当然后者是特殊情况不予考虑,不过你要真的去卖的话那马上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个苦差事。

好,现在我再把同样的问题去问一个生活在战国时代的日本人,假设他叫太郎,告诉他说现在假设给你15贯(重量单位,一贯约为3.75千克)大米,你打算用来干嘛?

太郎一定会告诉我说,他准备用这袋米上街买东西。

在战国时代,大米绝对是不输给真金白银的硬通货,若是手持大米的话,那么你可以随在集市上换到等价的东西,从刀枪剑戟到锅碗瓢盆,只要是你想要的,都能弄到。

此外,每个诸侯领地的米产量,也是衡量其强弱的重要标准,一般这家诸侯的大米产量越多,那么他能募集到的士兵也就越多,因为发给士兵们的工资,通常不是钱而是大米。

所以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即便是贵为诸侯的家伙,也很少舍得在吃饭的时候吃上满满一碗百分百的纯大米饭。

其实,影片《七武士》里农民们以白米招募武士,尽管没有明确说是多少,但着实也不能算是低廉的报酬。

于是就此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大米如此珍贵,那么在战国时代,日本人一般吃饭的时候吃的是啥?

一般的老百姓是肯定吃不着大米饭了,不过也不会像各种文学作品里传说的那样整天吃稗子,那玩意儿通常只有在发生饥荒的时候才用来充饥,普通时节纵然是贫农也不怎么碰。

在那个时代,农民们的主食通常是杂炊,所谓杂炊,就是把粗粮放在一个盛满水的锅子里,然后再丢入蔬菜或是野菜煮一煮就行了,一天吃两顿,早饭和晚饭,没有午饭,杂炊最方便的地方就是今天没吃完的话明天热一热还能接着吃,很符合农民勤俭节约的精神。

除了杂炊之外,农民们常吃的主食还有小米粥和麦粥,总之都是稀饭,配菜的话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腌菜,比如腌菜叶,腌萝卜之类,若是家里附近有河流的话那兴许还能捞着点鱼虾,而要是你们家偏巧有一门铁炮(洋枪)的话,那就更好了,因为日本多山多林,空闲的时候就去山里打猎改善生活吧。

至于铁炮怎么来,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去捡就行了。那时候哪儿都是战场,到处都有厮杀,一场战斗打完了你去现场走一趟,从死尸身上扒装备,基本上弄到铁炮的概率相当之大,在战国时代,有的农民甚至还组织了打劫团伙,专门凑成一伙袭击落荒而逃的武士,将他们杀死之后抢走其盔甲以及武士刀,那位发动本能寺事变搞死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就是因为被丰臣秀吉打败之后被打劫团的农民杀死在了逃跑的途中。

不过不要因此觉得农民很坏,用七武士里的话来讲,农民之所以变得狡猾麻木,全都要拜武士所赐,打仗的时候放火劫掠,和平的时候又是连年苛捐杂税,早把农民们那朴实的天性给压榨地无影无踪,若是再不狠下点心肠,那叫他们如何在这战乱的年代继续生存下去?

说完了农民的食物之后再来说武士的,在战国时代,武士们也是一天两顿饭,只不过较之农民起来,吃的东西的质量要好一些。

在战国早期,武士们的口粮通常是靠抢的,就是当打到某地的时候,便就地以劫掠的方式解决两餐,日本是一个总古至今都很不重视辎重后勤的国家,这个致命的缺点最终在二战的时候也成为了他们兵败国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渐渐地人们发现,虽说就地抢劫方便倒是很方便,但也仅限于“抢得到”的情况下,而这“抢得到”的情况,实际上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抢不到粮食的,这也很正常,毕竟你去攻打对方的城市,不可能大军一到人家当场就开门认输,总得拉锯战个两三天,在这两三天里,你上哪儿抢去?

不仅如此,作为诸侯而言,假若攻下了一块地方,那么从此之后那地方便是自家的领地了,那里的老百姓也都是自己的子民,若是这么大肆劫掠自己人,怎么着都不太说得过去吧?更何况以后还要靠他们生产大米小米的,要是杀得太狠,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无论是正规武士还是杂兵步卒,只要出征打仗,一律都是自带军粮的。

口粮一般一次性带三天份的,这是由于战国时代的战斗通常多为野战,不怎么太费时间。而要是遇上攻城战,那也带三天,如果三天过后城还没攻下来,那就只能靠抢的了,好在当时日本人喜欢把街道村落之类的造在城池附近,所以抢起来还算方便。

至于携带的口粮之中,一般常见的有御饼,也就是传说中的麻薯,这玩意儿既充饥又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且口感也相当不错,故而是当年打仗时便携式兵粮的首选。

此外,同样普及率很高的还有炒米和干饭。

炒米:将麦子或是糙米连壳放入锅中干炒至熟,然后放入袋子中带走,这东西唯一的好处就是保存时间长。

干饭:把饭弄熟了然后晒干带走,要吃的时候用水泡开,现在超市有里卖的那种免煮盒饭什么的基本就是它们的同类。

除了粮食之外,调味品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光吃白饭的日子是人都过不下去。最常见的调味品是味增酱和梅干,前者比较大众化,后者一般是只有领导干部才能享用的。

不过,要是姑且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如果讲起战国时代武士中间最为普及的食物,那个人觉得多半应该是一个被叫做“汤渍”的东西吧。

所谓汤渍,说白了就是开水泡饭,今天你在日本料理店能吃到一种叫茶渍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茶泡饭。

不过汤渍的做法还是有点麻烦的,首先先要将掺着粗粮的熟饭用开水泡一遍,泡完之后将水倒掉,再重新倒上一壶水才算完,而在食用的时候,通常的规矩是只需吃饭不许喝碗里的热水,在室町时代,纯大米饭的汤渍曾一度还是正式宴会上的一道料理。

到了战国时代,汤渍的名字虽然依然叫汤渍,但里面的内容却开始发生了变化,有不少人觉得白开水实在没味道,想换换口味,于是便有了以茶泡饭的茶渍,就是织田信长在那场著名的桶狭间合战之前吃的玩意儿;还有就是味增汤泡饭,这东西比茶渍以及汤渍做起来要方便很多,直接把汤倒入饭里就行,也不用泡一遍两遍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战国中后期很是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普及高受众多,导致很多人喜欢拿它做文章衍生发挥一两下,所以有时候这泡饭也就不再是一碗泡饭那么简单了。

话说在战国日本的关东地区,有一个姓北条的诸侯,他们家的开山老祖叫北条早云,此人和弄死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的主要凶手松永久秀以及织田信长的老岳丈斋藤道三并称为战国三枭雄,乃当年日本首屈一指的彪悍人物。

北条家继早云之后,横霸关东几十年无人能敌,到了天文十年(1541),北条早云的儿子北条氏纲病死,孙子氏康继位当上了第三代家督。

北条氏康,人称相模雄狮,是一个不亚于他爷爷的强人,主要功绩是扩大并稳固了北条家的基业,并和武田信玄以及今川义元结为同盟,史称关东三角盟约。同时他也很能生,有八个儿子,次子叫北条氏政,因长男夭折,故而成了家中的世子。

且讲某日吃饭,主食是糙米饭,配菜是烤鱼和味增汤,当年已经快二十了的北条氏政拿起面前的味增汤就往碗里倒,打算自制一碗味增泡饭。

结果就在他倒完汤捧起碗准备开动的时候,坐在上席一起吃饭的父亲北条氏康突然哀叹了一声:“看来,北条家也气数已尽了啊。”

氏政当场还没反应过来这话是冲他说的,但依然很吃惊,当时一起吃饭的其他几个兄弟也都愣住了,不知道父亲吃饭吃得好好的干嘛说这种话。

看着大家云里雾里完全不明就里的样子,氏康又哀了一口,只得把话挑明:“新九郎,你刚才总共分了四次,在饭里面倒进了酱汤吧?”

新九郎就是北条氏政,对于父亲的问话,他觉得相当不可思议,但还是点头承认了:“是,我刚才倒了四次。”

然后摆出了一副我倒两百次又跟你有啥关系的表情。

如果有喜欢吃汤泡饭经历的人那应该可以理解氏政的心情,这往饭里倒汤虽说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个技术活儿,要知道汤泡饭最精妙的地方就是饭与汤在恰好的比例结合下所发挥出那恰好的不稀也不干的风味,说白了就是你不能一下子倒太多的汤,可却也不能倒少了,最好是一下子就倒进去正好的量,但很少有人具备如此精湛的手法,通常不是倒多了就是倒少了,不过那也好办,多了的话就喝掉一点,少了的话就再倒几次,就跟北条氏政那样,倒个四五次总能恰到好处。

可问题在于,这事儿怎么就跟家中前途扯上关系了捏?

氏政想不明白,在座一块儿吃饭的也都想不明白,大家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老爹氏康。

“吃饭就和做人一样,凡事贵在有个自知之明,你连自己一次该倒多少汤都没个谱,更别说家国大事了。”

氏政的脸上很自然地浮现出了不服的神色,觉得自家老爹忒小题大做了。

“看人下菜,看饭倒汤,不论多小的事情,都必须一气呵成。如果抱着小事即使失败也无所谓的想法,久而久之,做大事的时候也会有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的想法,那样就会一事无成。”

估计让北条氏康没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想借题发挥教育儿子,可不料真的说中了,在天正十八年(1590)的时候,北条家为丰臣秀吉所灭,而被灭的原因,竟也正是由于当主北条氏政没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而错误地选择了和丰臣家顽抗到底的死路。

尽管是一语成谶,但这话老实讲真的是非常牵强,不过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得一个普遍的心态:即便是在吃饭的时候也绝不能忘记自己身处朝不保夕的乱世。

事实上,在那个每天都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争年代,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还是一个普通的武士,只要每天还能喘着气儿地吃上一顿饭,那都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扯完了吃的,我们再来扯扯妹子。

说起战国时代的日本女性,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相当负面的,比如觉得她们是男人的工具,或者是战争的受害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那时,女性的命运几乎都是相当悲惨的,无论出身高贵与否都是如此,比如诸侯的公主在到了年龄之和就会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被父母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子;而老百姓家的女儿就更惨了,每当战火蔓延到家乡的时候,几乎会不可避免地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同时,在那些主宰天下的男人眼里,女人永远只是传宗接代或是结亲外交的道具而已,很多诸侯都有“女性不洁”这样的观点,就是认为女人是肮脏的或是不吉利的,所以在战争爆发后出阵前的三天里,大将级别的人物通常都是要实行禁欲,此外还忌杀生,即不吃鱼肉荤腥。

还有就是怀了孕的女人也被认为是会给战争带来不好影响的不吉之物,一般禁止她们触碰任何和战斗有关的东西,比如盔甲,刀枪等等。

战国对于女性而言,简直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啊。

虽然我是想这么说来着,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正因为生存在了这样特殊的时代,所以使得很多女性为了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好而拼命努力着,反而在某些方面成为了不输给,甚至是超越了男性的存在。

那时候的日本,即便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之上,也能经常见到女性的身影。

这样的女性一般被分为非战斗型和战斗型。

而在非战斗型中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本身就住在战场附近村落的,她们通常做的是为物质文明匮乏的征战武士们提供各种物质方面的商品,比如卖卖农家新鲜蔬菜啊,兜售各种点心啊之类,这对于在战场上只有粗茶淡饭的士兵们而言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欢迎的;另一种类则是随军出征的,她们从事的通常就是出卖身体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几百年后日本鬼子随军携带的慰安妇原型,这种职业的详细在此不做过多的说明,不明白的可以自行百度或是谷歌。

战斗型的么自然就是女兵了,在冷兵器时代,由于女性本身的体力普遍不如男性的缘故,所以女人若是真的要投入战斗,那么最适合她们的岗位应该是火枪兵,因为这种扣一下扳机就能打死人的活儿基本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而且女性特有的心细也更适合干瞄准,狙击这样的工作。

当然,若是碰到了人手真的严重不足之类的情况发生的时候,女人扛着长枪和男人一样冲锋陷阵的例子也是会时常发生的,那么,在这真刀真枪的肉搏战中,女人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女人很强。”

战国时期一代名将本多忠胜如此说道。

“在我年轻的时候,家里(德川家)还很穷,士兵也很少,所以常常不得不让女人拿着刀枪上战场和男人一同厮杀。在那些男人中间,很多家伙一看到血肉横飞的战场当下就晕了,反倒是女人根本就是毫不在意,拿着武器勇往直前,有好几次跑在最前面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女的,我想这是因为她们每月都要流一次血,所以早就见怪不怪的缘故了吧。”

女人们的努力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那个时代,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女性相比,日本女性的地位以及自由程度毫无疑问都是最高的。

这不是我说的,是当时在日本传教的那些欧洲传教士们说的。

在他们所记载的各种日记本笔记本里,日本女性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第一,日本女性可以在不经任何许可的情况下自由地独自在全国各地行走。(这在当时的欧洲是被严禁的)

第二,在日本,夫妇结婚之后财产大权一般归老婆管,但也有少数是各管各的,不过每当老公没钱花的时候,有一部分当老婆的在借钱给他的同时,甚至还会收取相当的利息。

第三,日本的女性似乎都很能喝酒,每当逢年过节,经常能看到一群又一群喝得烂醉然后当街撒酒疯的女人。(这在当年的欧洲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第四,欧洲的女人几乎各个都是文盲,可我们在传教途中所碰到的日本女人却基本上人人都能吟诗作对,从普通的小市民到高贵的公卿小姐,皆是如此。

第五,在日本,如果是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一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会以屏风挡住自己的真容然后和客人说话,在欧洲即便是国王的女儿也不会这么做。

第六,日本居然有尼姑亲身从事色情业!喂有没有搞错啊!(修女在欧洲要是干这活儿直接就拉出去烧死了,所以也难怪那些洋人们在日记中如此惊叹了)

第七,总之,在我看来,日本女性礼仪端正,就算是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出像她们那样善良忠贞的女性了。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日本女性是相当值得赞赏和羡慕的一个群体。只不过在日本人眼中,虽说战国时代没有后来江户时代讲究的那种三从四德,但女人终究不过是女人,永远只能是跟在男人身边的附庸,在一般老百姓家里,女人在吃饭的时候是没有资格上饭桌的,至于诸侯家,这种乱七八糟的规矩那就多得更不用说了。

所以尽管现在以女性为主角的战国题材大河剧一部连着一部在那里放着,你要真喜欢看也尽管可以去追着看,但无论如何,即便那一个个女主角都被夸成了盛开占战国时代中的一朵花,却也终究逃离不脱那悲剧的命运,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jy5WMkHfFT0ur0B5mTLUIPHuH5ksGMigTH85BkQ+Nx0uqBAl79NjAS/pEA5T51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