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日本陆军的“精英”式军事教育体系

建设新式军队,必须对旧有军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完善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系,努力培养近代化军事人才。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之一。

早在1869年9月27日,明治天皇与集议院(相当于临时议会)议员围绕陆海军体制改革进行讨论时,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创设陆海军学校,培养新型人才。 同年,日本政府于大阪设立兵学寮。兵学寮是其后陆军创立的各类学校的母体。从1873年开始,随着征兵制的确立及国家军队的日渐成熟,陆军教导团、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幼年学校、陆军户山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下级军官的学校分别从兵学寮中独立出来。1874年培养初级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正式成立;1882年专门培养高级参谋人才的陆军最高学府——陆军大学成立。自此,形成了日本陆军军人的一条重要的培养和晋升途径,即进入幼年学校,然后升入士官学校,最后自陆军大学毕业。

随着德式军事教育制度的确立,日本陆军各类军事院校体制逐步完善。通过幼年学校、士官学校、陆军大学的严格选考,并在这三级军事学校接受完整、系统的军事教育,最终通过毕业考试,才能完成通往陆军中高层的晋升之路,这就是日本陆军的“精英”教育体系。

当然,成为陆军军官,不一定需要接受全部三个层级的军事教育,有些军官没有进入过幼年学校,而是从一般中学毕业后,直接考入士官学校或陆军其他学校,也有些军官没有接受过陆军大学的教育。但是,未接受幼年学校教育而直接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除非有显赫出身或资格较老,否则很难顺利晋升,毕业后通常在陆军系统内或多或少受到歧视。特别是活跃于侵华战争及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军官的中坚分子大部分经由这三个层级的学校,一路接受军队特有的“精英”式教育,最终进入陆军的决策中枢。

表1-1为在侵华战争中担任过重要职务,且接受过完整三级教育的日本陆军代表军人。由表1-1可见,昭和时代(1926—1945年)活跃在陆军中枢和中国战场的陆军“中坚层”们大多出生于19世纪末,在日俄战争后开始接受近代化军事教育,在明治后10年(1901—1912年)接受完士官学校教育,到大正年间(1912—1926年)接受完陆大教育。20世纪30年代初在陆军中央或关东军担任参谋,30年代中期,或在陆军中央担任课长以上的重要职务,或在中国战场担任指挥官、参谋长,最终军衔基本都是将军。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有阿南惟几 、梅津美治郎 、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 、东条英机、松井石根 、石原莞尔、矶谷廉介 、板垣征四郎等。

表1-1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陆军代表军人履历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近代史資料研究会編『日本陸海軍の制度·組織·人事』整理。

一、陆军幼年学校

陆军幼年学校是日本培养陆军军官的最初一级教育机构。1896年5月,遵照明治天皇圣旨,日本陆军制定并颁布了“从幼年时代开始接受特别教育”的陆军地方幼年学校条例, 并分别于全国6地(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开设6所地方幼年学校。地方幼年学校每年招收13—16岁的青少年学员约50名,采取寄宿制,学期3年,除学习一般中学课程外,还须兼习军事教育和军人精神教育。学员从地方幼年学校毕业后经过选考进入中央幼年学校(所在地东京),继续学习两年,毕业后作为士官候补生在军队接受半年训练,继而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接受初级士官的培养。

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纲领虽然在不同时期略有修订,但其主旨、内容变化不大,强调作为军校,其教学目的是对学员进行培养军官的预备教育。主要内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培养学员忠君爱国的精神;第二,教授学员军纪、礼仪等军人必要的操守;第三,锻炼学员强健的体魄;第四,教授文化知识。以1926年修订的教育纲领为例:

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员成为将校所需的德行,同时教授学员一般学科的知识。另外,作为军人预备教育,为学员升入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奠定基础。为达到上述教育目的,须特别注意以下各项的教养。

一、培养尊皇爱国之精神。我国拥有世界最卓群之国体,沐浴诸圣人之仁慈。故此,千年来所形成尊皇爱国之心,我国国民应永久继承。尤其幼年学校学员,来日作为将校,成为天皇肱骨、国家栋梁,若要担此巩固皇基、昌盛国运之重责更须富有此一精神。

二、培养堪当军人之节操。军人常临生死存亡之境,不论战时与否,须常有百折不挠之节操。尤其未来成为军队骨干之幼年学校学员,不仅应有作为一般国民之常识,更应修炼坚定、高尚之将校品性,确立超群军人节操。

三、锻炼强健体魄。若无强健体魄,则精神缺乏灵气,虽有才能亦难发挥。尤其幼年学校学员,他日作为国之栋梁,担负忍耐饥寒酷暑、克服艰难困苦之重任,更须锻炼强健体魄。

四、培养文化知识。民智开化与否,关系国之盛衰。尤其将来为社会中坚、国家栋梁之幼年学校学员更须开发智识,顺应时代发展与军事发达,培养代表帝国品味与文化之基础。

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分为教授部和训育部。教授部重在文化知识和精神的教育,由文职人员担任教官,开设文科课程。主要科目有伦理(以明治天皇的教育敕谕、军人敕谕为基础,重在培养人伦常理,传授军人本分、锻炼军人意志、培养德行涵养)、国语汉文、外语(俄、德、法)、历史(对比本国历史与外国史,特别注意宣扬皇室尊严、国体优秀、祖先宏业、人情醇厚等)、地理(配合历史教育,培养爱国心)、数学、理科化示教(即理科入门)、博学、物理、化学、矿物、绘画、习字、唱歌、理论。

训育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习军纪,并使身体依授课内容得以相应程度的发育”。 强健学员身体,培养其军人意志和涵养,让学员初步掌握军事技能。训育部开设初等教练课程,主要对学员进行最基本的军事训练,教官一般由现役军官、下士担任。学员在地方幼年学校主要接受初级训练,学习体操、游泳及军队内一般训诲,中央幼年学校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射击、剑术、马术。此外,还包括个别操练至中队操练,初步野外勤务训练等。

在陆军幼年学校的课程中,伦理、外语、初等教练与一般日本中学中所教授的科目有显著不同。“伦理”根据教育敕谕和军人敕谕的要求,除讲授人伦道德、国民义务外,特别强调对军人本分的教养和军人意志的锻炼,而一般学校教授的“修身”课程则只讲授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道德。当时,一般日本中学校已开设外语课程,主要以英语为主,而陆军幼年学校则设有法、德、俄语,学员可在此三语种中任选一种学习,不教授英语。这既源于日本陆军军事教育有效仿法德之传统,也与陆军内部轻视、敌视英美的习惯有关。初等教练科目属于军事训练,更是区别于一般中学,体现军校特点的课程。

二、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立于1874年10月,隶属于陆军省。至1945年10月闭校,历时71年,是日本近代军事史上与海军兵学校并立的军事教育机构,从中日甲午战争前就开始为陆军培养、输送中下级军官。因其设立目的是为陆军培养战争所必要的大量的基层指挥官,因而招收学员人数较多,既包括陆军幼年学校毕业生,也招收一般中学学生,最多一期学员甚至达千余名,至该校关闭时,共招收有61期学员,5万余人。

1878年6月,陆军士官学校迁至东京市谷台新建成的校址。明治天皇亲临开校式,并发表敕谕说:

朕之所以设立本校,实因兵之强弱,端赖于士官之精良与否。如今建筑已告竣工,朕亲自前来,举行开学典礼。今后所望于本校者,乃培养优良士官,由此促进我陆军之日益进步也。

对天皇的敕谕,时任陆军卿的山县有朋奉答道:

正如圣谕所示,兵之强弱,端赖于士官之精良与否……本邦陆军夕磨朝炼,据此维护纲纪,日精月进,从而确立捍卫国家之基础。自今日始,此亦本校之职分。

校长曾我祐准 亦奉答曰:

国家荣辱系于兵之强弱,兵之强弱系于士官之精良与否。若比之于草木,则兵卒为枝叶、士官为根干;若比之于身体,则兵卒为四肢、士官为精神。根干培育不善,则枝叶焉能繁茂;精神发育不盛,则四肢岂可望其活跃!……陛下御宇之初,先于京都创设兵学校,次于大阪设立兵学寮,终又迁址于东京并扩充为数校,又于此地修建士官学校。如今工程已告完竣,又值圣驾亲临盛典,方知圣意之所在……士官之教习若无缺憾,则兵不期而致精强,庶可使国家之荣名日加旺盛。

由此可见天皇和日本军政要人对陆军士官学校的重视。

日本陆军从下级军官(第一线的小队长)到高级将领,甚至最高指挥官(参谋总长)几乎都是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陆军士官学校聚集了来自日本全国各地、陆军各兵种的士官候补生,是日本陆军极其重要的将校培养机构。这是当时西方列强国家所没有的、日本独具特色的军事教育制度。陆军军官全部都出自这一学校,这为贯彻陆军高层乃至日本国家的政策、意志提供了便利,在约束、团结军队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陆军士官学校条例》规定,陆军士官学校招收陆军各兵种士官候补生,对其进行初级军官所必须的军事教育。 其教育纲领择要如下:

将校为军队之骨干、军人精神和军纪之根本、国家精神之支柱,因此本校奉圣谕在下列要领基础上实施教育:

(一)彻底教育学员国体及建军本义,培养尊皇爱国之心。

(二)锻炼坚定的军人精神,贯彻严肃的军纪,陶冶高洁的品性。

(三)锻炼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顽强的意志。

(四)教授士官候补生初级士官所必要之学识,并培养其日后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素养。

据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三根生久大的回忆,陆军士官学校的管理极为严格,课业和训练非常紧张。学校的一天从军号声开始,以军号声结束。早上,起床号响起,学生收拾寝具,快速穿好军服,飞奔出寝室,接受点名。点名之后,要在一小时内完成洗漱和奉读军人敕谕、朝着各自家乡的方向问候父母、参拜雄健神社、整理武器等仪式性的固定程序,方可吃早餐。早餐后,进行自习,接受服装检查,然后进入讲堂。上午一般学习普通学校的课程;下午为训练、体操、剑术、柔道、马术等术科教育。之后是自由运动、洗澡。晚餐后,仍须进行两小时的自习,然后是晚间点名,熄灯号响起后上床睡觉。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陆军士官学校的教育具体分为训育、学科和术科。训育贯穿在整个陆军士官学校教育之中,使学员随时随地接受军事实践和军队精神教育。训育或由负责学员日常生活的教官担任,或由训育中队(各兵科学员在校期间被分配到不同中队,实际体验军队生活,使其逐渐被军队同化)担任,除了对学科和术科所教授内容进行补充,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学员作为初级士官的实际教导、指挥小部队的能力。 学科教育包括军事学和普通学(具体科目及内容见表1-2)。军事学教授各兵科尉官所必要的基础军事知识,并培养其将来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普通学则教授将校应掌握的一般常识。术科教育(具体科目及内容详见表1-3)主要训练各兵科尉官在完成战斗任务时应掌握的必要事项。

注重军人精神教育是陆军士官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评价学员是否合格时,比起学识技能,军人精神更加重要,尤其是军官阶层,“将校之所以贵重者,乃因军人精神之故也,故将校教育之先者,应为此精神之养成”。 [2] “军队教育主要着眼于培养坚定之军人精神及严肃之军纪,即舍生取义、知耻惜命、重于责任、吃苦耐劳、奋起奔赴国难、欣悦死于任务,是我国民自古以来继承尊重之大和魂是也”。 所谓军人精神教育,包括培养作战时临机应变的能力、鼓舞精神、陶冶军人的节操等等,但实际上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忠君爱国的思想。由于这种精神教育贯穿于陆军士官学校教育的始终,一旦后来军事扩张成为日本的国策,战争被煽动为“为天皇而战”,陆军军人就会不加批判地接受,甚至沦为狂热军国主义分子。

同时,军人的主要任务是战斗,以实战训练为基础的军事教育也是陆军士官学校教育的重点。学员除了在校内学习各类军事技能,还于在校期间被分配到陆军各中队受训,以便更快地对所学技能加以实践,并培养学员尽快习惯军队、军人生活。 另外,贯穿军事教育中的一条主要原则是“战斗的关键在于容许适度的独断专行,使攻击精神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求统一指挥,尽全力求成功”。 这种允许“适度的独断专行”的教育理念,后来成为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中不断挑起事端、制造事变的原因。

表1-2陆军士官学校学科科目及内容

续表

资料来源:高野邦夫編集『近代日本軍隊教育史料集成』第五巻、附表第一其一、159頁。

表1-3陆军士官学校术科科目及内容

续表

资料来源:高野邦夫編集『近代日本軍隊教育史料集成』第五巻、附表第二其一、162頁。

三、陆军大学

日本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是引进参谋制度。近代参谋制度源于法国,发展于德国。日本的第一个参谋机构是1871年设立于兵部省下的陆军参谋局。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的胜利使得普鲁士·德意志独立的参谋本部机构在世界上得到普遍认可。而西南战争后,日本的新陆军已经具备了炮兵、工兵、骑兵等兵种,初具综合性部队之规模。因此,山县有朋等人认为,无论从强兵,还是对外扩张的角度考虑,全盘指挥一支近代化的综合性部队,都需要拥有完善的幕僚机构和优秀的参谋人才。1878年,在山县的主导下,明治政府借鉴德国体制,使陆军统帅权自政府中独立而出。12月15日,废除参谋局,设立了直接隶属天皇的军令机构——参谋本部。

参谋本部具有独立的统帅权,可以直接上奏天皇,可无视政府,自然包括陆军省、海军省的命令,因此敢于独断,使得其权力在日后不断膨胀,并成为日本策划对外扩张政策的中心机构。而陆军的参谋只能由参谋本部派遣的陆大毕业生担任,这也使得这些“精英”出身的参谋在军队中享有特殊权力,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的主要将领,他们大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犯接受审判。

1878年参谋本部成立之初,日本陆军中受过正规教育的参谋,仅有自法国陆军大学毕业归国的小坂千寻中尉。因此,参谋本部也亟待为自身培养人才。西南战争之后,日本陆军主要从陆军士官学校选拔军官。陆军士官学校培养的是中下级军官,学员如希望继续深造,只能选择出国留学,而能够得到公派留学机会的人毕竟寥寥无几。因此,舍远求近,在日本国内成立一所教授及研究参谋业务的高等教育机构,既是为政者也是陆军士官学校学员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等人主导,于1882年11月创办了陆军大学,主要目的是培养运用近代战略战术之参谋人员。1883年招收了第一期学员。 陆大聘请德籍教官,采用德式军事教育,自此日本陆军开始学习德国,从最初效仿法国的军制和军队转向以德为师。根据陆大条例规定,陆军大学直属于参谋本部,职员及毕业生的人事安排皆听由参谋本部调配,听从参谋本部长 (参谋总长)命令。 从此,这批“精英”出身的参谋在军队中享有特殊权力,逐步成为日本对外扩张过程中的骨干。

自1882年11月明治政府颁布《陆军大学条例》,1883年4月6日陆大正式建校,至1945年8月6日闭校,历经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陆军大学为日本陆军各重要机构培养了众多参谋和高级指挥人才。日本陆军中枢以及发动侵华战争之主要策划者大都由陆大毕业生所构成。由此可见,陆军大学在日本强兵与扩张的军事近代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日本对外扩张史上不可不书的一笔。

关于陆军大学的研究,在日本主要有上法快男主编的《陆军大学校》(『陸軍大学校』)和黑野耐论述陆大教育成败、探究日本二战战败原因的《参谋本部与陆军大学校》(『参謀本部と陸軍大学校』)。 而在中国则相关研究甚少。基于现有研究状况,本书对日本陆军大学的基本情况作一详细梳理。

(一)陆大的教育目的

根据最初的《陆军大学条例》总则规定:陆大的教育目的为“从步、骑、炮、工兵科士官中选拔学员,精进其学术,培养使其日后胜任参谋之职”。 这一教育目的在1887年的修订条例中被具体化为:“从各兵科中尉及少尉中选拔学术才能超群者,教授其军事诸般教育及高级兵学,培养使其日后担任参谋官、高级司令部副官及教官,并使其修养胜任高级职务之基础学问。” 1891年,教育目的中又被加入了“培养高级指挥官”的内容。 1887—1891年这4年间,恰为日本陆军把以防守为主的镇台编制改变为以进攻为主的师团编制的时期,也是中日围绕朝鲜不断发生冲突,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因此,陆大条例的修订充分配合了采用师团编制的日本近代陆军的诞生,旨在为日军各师团培养大批参谋和指挥官人才。

不过,到了1897年,条例中的教育目的被修改为“教授高等兵学,培养参谋及其他枢要职务” ,去掉了“培养高级指挥官”一项。至1901年条例再次改为“选拔少壮军官,教授与高等用兵相关之学术及军事研究所必须之学识”。 此后,直到1945年陆大关闭的60余年间,条例虽做过若干次修改,但教育目的中始终未明确规定陆大到底是以培养参谋人才为主,还是培养“高级职务”的将帅人才。仔细考察陆大的教育内容,可以发现陆大明显注重参谋教育,主要教授实地作战的战术,而忽略战略教育。由于教育目的不明确,加上“精英”教育对升等的保证,使得日本陆军中的指挥官入校后接受的多是参谋训练。这也是以后研究者批评日军高级将领缺乏将帅应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和军事战略素养的原因之一。

(二)入学资格

陆军大学对学员的入学资格和入学考试均有明确规定。学员的入学资格,必须是步、骑兵中、少尉具有两年以上军职者;炮、工兵中、少尉具有一年以上军职者。中尉年龄须30岁以下,少尉年龄须28岁以下。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基础上,须品行端正、勤奋努力、身体强健,并首先由所属部队长官推荐成为候补学员,方始具考试资格。而考试则极为严格,分为初审和再审两次。初审主要测试基础学识(参见表1-4),再审则以面试方式考验考生的人格、应对能力等综合素质。考生为应付初审考试的题目往往需要2—3年的准备时间,而即便能够通过第一关,也经常会于面试阶段落第。因此陆大的录取率常有不足一成的情况。

当然一旦通过考试,便犹如鲤鱼跃龙门。陆大毕业生能够得到定期升级的保证,毕业后天皇亲授菊花奖章。作为优等毕业生的特别奖励,陆大还设有完备的留学制度。凡毕业成绩在前10名的学员,毕业后可以出国留学2—3年。而经过明治年间的甲午、日俄两次大战,陆军中的高级将校、参谋本部中的重要职务已逐渐为陆大毕业生所占据。可以说“陆大毕业”是日本军人升迁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当时众多青年憧憬将军梦想的摇篮,并逐步在陆军中形成一个重要派别——“陆大毕业生”。

表1-4陆军大学候补学员初审试验日程表(1894年)

资料来源:「参謀本部より 陸軍大学校 学生候補者初審試験の件」、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3023043100、密大日記 明治27年(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关于陆军大学的修学年限,1882年的条例规定步骑兵科的修学年限为3年,炮工兵科为2年。至1886年各兵科的修学年限均统一改为3年,此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1938年,自第45期毕业生以后,随着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激化,修学年限不得不逐渐缩短至两年半、两年、一年半和一年。最后一期学员(1945年2月11日—8月6日)仅入学半年便草草毕业。

(三)教育课程

把握陆大教育课程的整体情况,可参考1907年版的《陆军大学教育纲领》。陆大教育的主旨为研究高级用兵(指挥旅团以上部队的战术和狭义的战略)所必要的学术原理(军事学),训练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教育重点在战术、战史与参谋要务。其中战术为中心课程,其次为战史,第三为参谋要务。另外,与军事制度相关的法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军人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学识也在被列为必修课程(参见表1-5)。

表1-5陆大第十一期课程安排(1892年)

续表

资料来源:「明治二十五年课程実施情况」、高野邦夫編集『近代日本軍隊教育史料集成』第七巻、88頁。

1. 战术教育

陆大的战术教育一般可分为图上战术、现地战术和兵棋。图上战术主要在教室采取以地图为基础假定作战情况,设计并讨论作战计划。现地战术则须赴实地考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实施演习等。兵棋为根据地图所示情况,以棋子作为敌我标志,演示战争过程,制定作战计划。梅克尔认为,“日本的将校虽然很擅长书本的学习,但理解力偏弱,不经过实际演习就不能真正将书本上的原理加以运用”,因此“士官学校的学习要以战术演习为主”,“只有接受了士官学校的教育方法,并且在部队表现称职的学生,才能在陆军大学里接受真正的高等用兵术的教育”。

梅克尔时代建立的战术教育传统为三段式教育:第一阶段讲授原理原则;第二阶段通过图上战术和兵棋锻炼学员的理论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为实践演练亦即所谓现地战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参谋业务的指导训练,培养学员的实际应战能力。秉此传统,陆大一般在第一学期讲授基本战术,第二和第三学期主要讲授实用战术并辅以兵棋演习。各学期在期末都要进行以现地战术教育为目的的演习旅行。第三学期期末的演习称为参谋旅行,是为宣告结业的旅行,其目的在于考验学生三年以来所习得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战能力。

陆大的战术课程中也涉及战略教育,但并非高度的国家战略或军事战略,而是指作战战略,即大部队的指挥战略,严格来说这种战略仍属战术范畴。战略教育被狭义化或许是出于日本陆军所贯彻的“军队之首要任务乃战斗”的思想 ,故而政治经济学、外交学和历史学等国家战略范畴内的学科在陆大教育中未受重视。

梅克尔思想指导下的陆大教育,强调进攻,重视实践性战术和现地战术的教育,这对培养参谋人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明治时期取得的两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陆大的近代化军事教育固然“功不可没”,但在此后的军事扩张中,随着世界形势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偏重战术的教育则成为陆大的一大问题点。在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形态已演变为多国之间的持久战,军队需要的不仅仅是参谋人员,还更需要具备指挥才能的将校甚至将帅人才。虽然1891年的陆军大学条例中,教育目的曾被修改为“教授高等兵学,培养参谋和高级指挥官”,或者说当时的陆大也许同时追求过参谋教育和将帅教育,但作为高级指挥官的将帅必须具有统揽大局的能力,必须能够结合政治局势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政策,必须掌握如何利用外交、政治等手段在战争中赢得有利形势等等。而仅从明治时期的陆大的课程来看,自始至终并未做出相应改变,日俄战争后亦仍然一味追求战术教育,而缺少培养战略性思考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目。

2. 战史教育

战史教育乃通过战术运用的实例来传授指挥、统率之技巧,使学生体察用兵奥妙,领略战争实况。陆大教育纲领中评述:战史对战术研究者至关重要。在战役中军队士气的盛衰、统率者的拙巧,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而战术队形、武器等虽随时代变化,但用兵的原理却古今一辙。故研究战史可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探知成败之根本原因。教育纲领规定各学期战史教育内容大致如下:拿破仑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1877年俄土战争,以及陆大建校后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由此可见陆大的战史教育主要以个案分析,即教授作战战斗史为主。

3. 参谋要务

参谋要务由陆军省或参谋本部的课长或高级课员任教官, 主要讲授军队建制和陆军编制、参谋本部的组织和历史、欧洲各大国参谋本部的组织、平时与战时的参谋业务及责任、战时高等司令部各部及特务队业务的概要、铁路和海上运输,以及兵站、战时通信、邻国的兵力及其编制等与用兵相关的实际业务。 但参谋要务仅作为战术教育的辅助,相对战术和战史在陆大课程中所占比重最小。

4. 非军事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非军事课程中,授课次数最多者为外语。陆大自创设时起,入学考试即考验学生外语。而入学后开设有德语和法语课程。自1897年始,外语课程中增设了英语和俄语。 1899年,又增设了汉语,入学考试时亦可选择汉语作为应试科目。 陆大对外语课程的要求为“须可直接阅读原文了解其义;须可直接以原文写作;须可直接以原文一般会话”。 陆大教育重视外语课程的原因既有便于向先进国家取经之义,同时又可视为其观时局而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之准备。从明治建军到日俄战争,日本已视中、俄为假想敌,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则依次以俄、美、德、法为假想敌,可见日本为争夺利益,早在军事教育中即将假想敌国语言列入必修课程。

(四)与陆军士官学校的区别

前文提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近代军事史上一所重要的军事教育机构,日本陆军从下级军官到高级将领几乎都是士官学校的毕业生。陆军士官学校与陆军大学的区别简要介绍如下:

首先,两校的教育目的不同。《陆军士官学校条例》规定,陆军士官学校乃召集陆军各兵种士官候补生,对其进行初级军官所必须的教育, 即培养下级军官。而陆大则以培养参谋和高等军事人才为目的。另外,陆大采取的是精英式教育,通过严格的考试,从中少尉以上的军官中选拔极少数的佼佼者。而陆军士官学校则对入学条件和考试的要求相对宽松,因此,最多一期学员甚至达1000余名。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的内容自然也相异。陆军士官学校的教授科目主要有:战术学、战史、军制学、兵器学、射击学、航空学、筑城学、交通学、军队教育、一般教育、法制经济学、外语。 陆军士官学校教学中并不开设陆大教授的参谋要务、兵棋、军法、应用率兵术等面向高级军官的科目。另外,陆大的学员几乎全部来自陆军士官学校,陆大从建校到闭校的所有学员中不属于陆军士官学校出身者仅有3名。

此外,两校还有一点根本不同,即陆大直属于参谋本部,而士官学校及其他陆军诸学校则隶属于教育总监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士官学校理解为陆大的下级学校。如前文所述,参谋本部在日本陆军中掌握军令大权,甚至压过管理军政的陆军省。而陆大直接为参谋本部培养人才,从陆大毕业生和陆军主要将领的履历来看,陆大学员毕业后多数先进入参谋本部,而后被派往其他重要部门,并享有定期升等的特权,以致陆军中的指挥、统帅职务以及作为军令机构的参谋本部的要职多数由陆大毕业生担任。从陆大学员几乎全部出自士官学校这点可见,要想在日本陆军中出人头地,第一步是进入士官学校,完成鲤鱼跃龙门的一跳则在陆军大学。

(五)陆大的人事组织及毕业生

1. 人事组织

陆大为参谋本部下属机构,人事调配与参谋本部密切相连。在创设初期甚至不设校长而由参谋本部长直接管理。参谋本部长任命参谋大佐或中佐1名任陆大干事,负责学校日常事务。自1887年起陆大开始设立校长一职,但仍直接隶属参谋本部长。陆大的这一制度在日本陆军中属于特例,陆军其他诸校均由教育总监部管理,唯有陆大自始至终隶属参谋本部。这就造成陆军的最高指挥权、最高军令、最高作战计划均为陆大毕业生所掌控。由此既可窥见参谋本部权力膨胀之要因,亦可见在日本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发动侵华战争,并进而卷入太平洋战争的过程中,陆大的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1887年陆大设置校长后,对人事组织较建校之初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陆大职员由校长(参谋大佐)、干事(中佐或少佐)、教官(参谋官、佐官、大尉或陆军教授)、课僚(各兵科士官或陆军军属)、厩长(骑兵科士官)、军吏、兽医组成。校长隶属参谋本部,总理校务,对学术精进负责;干事辅佐校长工作;教官负责教学及翻译;课僚充当秘书事务;厩长总管学校马匹。

在日本近代对外扩张过程中,许多代表性军人多有出任陆大校长的经历,这也是陆大地位的反映。陆大首任校长儿玉源太郎(1852—1906),任期是1887—1888年。 儿玉是明治维新后追随大山岩和山县有朋推行军队近代化改革,倡导德式军队教育的主要将领之一,也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实际策划者及指挥官。甲午战争中,儿玉已升至陆军少将,担任陆军次官,时称“日清战争的萧何”。甲午战争后,儿玉被授予男爵、中将,并历任台湾总督、陆军大臣、内务大臣等职。1903年,为谋划日俄战争,儿玉出任参谋次长。至日俄战争爆发,儿玉被晋升为大将,任“满洲”军总参谋长。1904年7月随日军侵入中国。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的军机要务由其一手策划。日俄战争后曾任参谋总长,加封子爵,死后追封伯爵。

明治时期陆大校长中较有影响的人物还有寺内正毅(任期1901—1902年)和井口省吾(任期1906—1911年)等。 寺内正毅(1852—1919)曾于1887年任陆军士官学校校长,中日甲午战争时任运输通信长官,是日军兵站的最高负责人。日俄战争期间任陆军大臣,总管军政。1906年寺内晋升大将,次年授子爵。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于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寺内出任第一任朝鲜总督,次年授伯爵。1916年被加封元帅,并担任日本首相。

井口省吾(1855—1925)亦属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的代表军人。井口为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生,也是陆大毕业生出任陆大校长的第一人。 井口毕业后曾担任陆大教官,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二军作战参谋,日俄开战时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部长,其后作为“满洲”军参谋出征中国。日俄战争后被任命为陆大校长,晋升中将。1915年任朝鲜驻屯军司令官,晋升大将。井口出身静冈县,不属于以长州藩出身的山县有朋等为首的陆军主流“长州阀”。井口任陆大校长期间曾罢免和弃用长州籍教官,成为当时日本陆军中反藩阀运动的先锋,故此也受到“长州阀”的排挤,以大将为最终官衔而晚年未有所成。

明治以后,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即大正和昭和时代,陆大校长中的代表人物还可历数时任陆军中将的宇垣一成(任期1919—1920年)和荒木贞夫(任期1928—1929年) 、陆军少将牛岛贞雄(任期1930—1933年) 、陆军中将杉山元(任期1934—1935年) 、陆军少将及侯爵前田利为(任期1936—1937年) 、时任陆军中将的今井清(任期1937年) 等等。 这些校长基本都是明治时期的陆大毕业生。

2. 明治时期的毕业生

明治时期,陆大共有24期、675名毕业生,以后成为陆军大将者共54名。 至1908年陆大第二十期学员毕业时已有463名毕业生进入陆军,除了担任参谋本部和各师团的参谋、陆大教官外,还占据了陆军省和教育总监部的主要职位。而自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属陆军省核心位置的陆军大臣、陆军次官、军务局局长等职位亦皆为陆大毕业生所占据。 这些毕业生先后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初试身手,不少人日后成为侵华战争中的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甚至担任日本政府的首脑。其中不乏在日本“声名显赫”,却在中国“臭名昭著”的人物。比如第六期学员、陆军大将宇都宫太郎(1890年毕业) ,第八期学员、首相田中义一(1892年毕业),外相宇垣一成(第十四期,1900年毕业),支持孙中山革命且为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的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第十八期,1906年毕业),陆军大臣、战后侥幸逃脱死刑的荒木贞夫(第十九期,1907年毕业),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陆军大将本庄繁(第十九期,1907年毕业),陆军元帅、支那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第二十二期,1910年毕业) ,陆军元帅杉山元(第二十二期,1910年毕业),日本首相、甲级战犯小矶国昭(第二十二期,1910年毕业) ,日本最后一任参谋总长、陆军大将梅津美治郎(第二十三期,1911年毕业),陆军大将、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第二十四期,1912年毕业),等等。东条英机的父亲东条英教则是陆大第一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学员。

明治时期是日本陆军大学的创成期和发展期。从1882年颁布最初的《陆军大学条例》,到1883年正式建校,两年后招聘德国教官梅克尔,确立德式军队教育。最初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参谋人才,其后增加了培养高级指挥官一项,再后,教育目的被逐渐泛化为教授高等兵学。陆大早期毕业生是中日甲午和日俄两次战争中的参谋主力,并从明治中后期开始逐步充任军令和军政两大机构的重要职务,陆大的教育成果已见端倪。

作为日本军事教育的最高学府,明治时期的陆大教育的特色可归纳为:培养青年精英将校的教育;入学考试制度严格,合格率不足一成;教育内容以战术、战史、参谋要务为中心;学生与教官具有一体性(即学生毕业后不久返回陆大任教);除初创期外基本不聘任外籍教官。 另外,陆大在人事制度方面也具有特殊性,由参谋本部直接掌管,教职员的任命和毕业生的配属都由参谋本部一手控制。毕业生多经参谋本部任职后升入陆军各部门,遂使“陆大毕业生”成为日本陆军仕途中的一条重要人脉关系及陆军主要派阀。据战后统计,日本陆军司令官以上的主要将领共819人中有611名为陆大学员。 由此可见,陆大在日本军事近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参谋本部培养人才的关键部门,陆大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到日本的对外扩张计划。因此深入了解其鼎盛期大正、昭和时代的教育思想,将更有助于研究日本的侵华政策,这也是本书继续关注的课题。 B7UDWfHDdt3FkBX1q7dNkjOxAA2OSPJgJWPwI/aUePpZhRoW8EXy1DFLHAsGZ7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