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走进精神科的患者

我是一名医生,主要诊治的对象是抑郁症患者。很多人问我,整天与抑郁的人打交道心情如何,其实我在工作中自己感觉抑郁的时候并不多,这不是因为我的意志多么强大,而是因为我发现病人的症状虽然大体相似,都是心情抑郁、失眠、不安、焦虑,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但他们的情况并不相同。他们的故事往往把我也带到了他们的过去,让我产生一种跟他们有同样经历的错觉。就是这种“同步化”(synchronization)让我与他们产生了共情,进而找到了治愈的切入点。

很多时候要想找到一个能够切实帮助病人的方法,首先要说服他本人及他家人才行。这时候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虽然来到了精神科,但大部分并不认可自己是一名病人。即使被诊断出抑郁症,他们多半也不承认自己是抑郁症患者:很多明显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老奶奶坚持说自己不是老年痴呆;有的患者明明试图自杀,但仍否认自己有自杀倾向。因此他们虽然接受了检查,但并不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

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对“性格有些敏感”这一点却丝毫不否认。“敏感”这个词在英文中是“sensitive”,就是对外部刺激反应敏感的意思。“Highly sensitive persons”(HSP)翻译过来就是“高敏感人群”,这并非医学术语,也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2006年艾伦博士 提出了一个定义,认为HSP是“容易体会到外部刺激的细微差异,神经系统对刺激性环境过度敏感的人”。

“高敏感人群”在普通人中也很多。如果你问对方是否性格敏感,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属于这个范畴。根据艾伦博士的研究,人群中15%-20%的人都具有这种特点。女性的数量要高于男性,得抑郁症的人也不在少数,但遗憾的是这方面还没有特别显著的研究成果。

我对“高敏感人群”产生兴趣,始自我在波士顿进修。当时在美国,以中国人、韩国人为首的亚裔移民数量迅速增加,在波士顿留学的东方学生大多在大学或跨国企业里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当时发生了一些由于亚裔难以适应美国文化而引发的事件,让学校不得不开始关注文化差异引发的抑郁症方面的研究。

我从2012年至2014年在哈佛大学附属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MGH)的抑郁症临床研究中心(DCRP)进修。2012年夏天,当我在MGH进修时,韩国歌手鸟叔和他的骑马舞风靡全球。在美国小学的教室里,只要一休息学生们就跳骑马舞。最新的三星智能手机也刚刚问世,几乎每辆公交车上都是三星的广告。再加上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连日报道朝鲜核武器开发的新闻,哈佛也突然开始关注起韩国来。哪怕是第一次见面的美国人,只要和对方聊这三个话题,很容易就能说到一起。可见如果想跟一个陌生人混熟,找到共同话题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在国外生活,此前只是短时间出国参加过学术会议。虽然学过很多英语的医学术语,但是日常对话中却没怎么说过,用英文发表论文的经历也屈指可数。在MGH工作时需要将研究内容制作成PPT,当众发言,然后再组织讨论。

我过去所学的英语都是以阅读理解为主,现在却要在外国人面前用英语发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开始时,我每天大脑里一片空白,每个月发言的日子临近时我都恨不得逃之夭夭。现在如果用我的研究成果想一想,美国人可能并未读懂我当时慌张的神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发言也越来越娴熟,甚至后来发言到一半还可以开个玩笑。

包括戴维·米谢林教授在内,我所熟悉的教授们都用我能够听懂的很慢的语速向我提问,反而是一位不太熟悉的印度朋友,用带着印度口音的英语以极快的语速向我提问,搞得我非常狼狈。演讲结束后,米谢林教授安慰我说自己也听不太懂他的问题。后来慢慢地我的心态就放平了,虽然他的印度口音还是让我很头疼,但是我已经开始能够听懂他的英语了。

我承担的第一个项目是比较韩国与美国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韩国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得对健康过度忧虑、体重减轻、焦虑、失眠,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美国人(见图1) ,而认为自己有罪,所以心情非常抑郁的患者比例较低。韩国人如果得了抑郁症,身体就会敏感地出现相应症状,事实上也的确会发生身体上的变化。相形之下,韩国人对自己心情变化的识别能力则比较低下。

我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由于得了抑郁症,变得敏感,导致体力下降,但他们意识不到这是自己心情不好导致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医院所有科室做了一大圈检查,确认身体没有毛病之后才来到精神科接受诊疗。韩国人通常是因为自己太敏感所以变得焦虑,由于焦虑不安而心跳加快,然后就跑去检查心脏、肺,还要做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如果这些都没问题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了。而美国人通常能很好地区分自己的心理症状,如果觉得自己抑郁、敏感,首先就会想到抑郁症。

有人认为韩国人是因为经常抑郁,才无法区分自己的心情是否抑郁,但我并不这样看。根据杰克等人(2012) 的研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面部感情表达也不同。人类有6种基本感情状态:高兴、惊讶、恐惧、厌恶、生气、伤心,跟西方人比起来,东方人比较内敛,这些心情靠面部表现难以严格区分,经常是重合在一起的。不仅韩国这样,东方人整体上都难以区分自己的心理状态,比西方人的感情表现要少。

韩国人的特征是如果得了抑郁症,从他们脸上很难看出喜怒哀乐,人们对自己心情的认识又不到位,反而身体上的感觉比较明显。他们对身体健康格外重视,因为担心身体健康,对身体上感觉的变化就格外敏感,由此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手抖等症状出现,进而又加重身体的敏感性。

我在MGH的抑郁症中心参观患者的诊疗过程,发现有一点很有趣:美国的抑郁症患者大多比较肥胖,食欲增加,经常倾诉自己心情抑郁。而韩国的抑郁症患者则大多瘦弱,身体感觉格外敏感。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看了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我的疑虑被解开了。

跟其他东方或西方国家相比,韩国人大部分是忧郁型抑郁症(melancholic depression) 。这类抑郁症的特点就是非常敏感,但是无法感知自身的情感。(见表1)。

图1 韩美抑郁症症状比较

表1 忧郁型抑郁症与一般抑郁症比较

通过对抑郁症的分析不难发现,韩国人有一种特点——高敏感性,由此导致很多身体症状的出现。韩国人这种高敏感性的特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有优势,也有劣势。在我看来,成功发挥韩国人高敏感性优势的有:在女子高尔夫领域包揽各种大奖,创作出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歌曲,以及制造出了半导体、小汽车这些灵敏的部件及机器。但与此同时,过于敏感也会导致社会矛盾突出、自杀率居高不下、失眠现象普遍等等。

为什么韩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敏感?这很难给出准确答案。首先我们看到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中国、韩国都具有这个共同点——敏感。其次,韩国经历了被日本殖民、朝鲜战争等,这些都内化成国民的心理创伤,进而影响了韩国人的心理。 3PVG9LfcwztK/U16lwoQ/yfHTV0Mx5SMOBKjYUevrgkSKS/J6VZTjWTCrWdHo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