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为什么会患上时间焦虑症

瞎忙?学会划分优先级,远离“弹球综合征”

说到时间管理,首先在人们脑海中出现的标志印象,往往是个沙漏。

沙粒从上往下滑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用最直观的方式去展示资源的消失,叫人看着就感觉焦虑。

自然而然地,人们会想要赶在沙子全部漏完之前,尽可能多地完成一些任务,达成一些目标,得到一些收获,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时不我待。

于是“着急”成了这个时代普遍的特征。在越大的城市,越光鲜亮丽的环境里,人们的脑子就转得越快,脚步就走得越匆忙,从身到心地着急。

可惜事不从人愿,很多事偏偏是根本没有办法着急的。

无论你怎么急,一棵树要长大,一个孩子要成人,都有自己的节律与过程,你在旁边拼命跺脚,它们也没有办法配合你的所谓进度安排,一夜之间变成你需要的样子。拔苗助长的结果如何,古人可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不明白这一点的人,会患上一种只能自愈,外来干预或帮助都无法解决的病症:时间焦虑症,或者也可以叫作“弹球综合征”。

弹球,英文是Juggle,是杂技表演中常见的一种花样。表演者两只手上轮转抛着三个以上的球,球越多,抛而不坠的时间越长,说明他的水平越高。

在英文里,Struggle(挣扎、奋斗)和Juggle的结构相近,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想象一下,如果你手上有七八个球不断在抛和接,不能停顿,不能分神,不能错乱,而台下有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你,请问你的心情如何?是不是很容易“Struggle”,陷入苦苦的挣扎之中?

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状况,这个比喻实在绝妙。我们只有两只手,要对付形形色色的事务,每一类事务就是一个不同颜色的球,丢出去这个,那个又落回手里,刚安全完成了一轮抛接,另一轮又刻不容缓地开始了,此起彼伏,永无止境。这些事务的重要程度不一,作用迥异,但不管它们是什么,负责接球的人没有选择,一旦失手,就会一败涂地。

更残酷的是,表演有结束的时候,也许一分钟,也许五分钟,音乐停止,象征结束的铃声会响起。严格来说,表演者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绷住一口气,就可以功德圆满,优雅地鞠躬下台。

可是生活中的“弹球综合征”患者不会那么幸运,他们永远必须把时间分配给每一个球,永远在疲于奔命,直到自己力竭不支,或者所有的球都摔落到地上,四散遗失。

“弹球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一个人年纪越大,与自己关联的人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责任大了,自然压力也大,女性因为天性与社会角色分配使然,尤其如此。

如果只是疲于奔命地去应付每一个球,而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几乎所有人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血肉之躯总有疲倦、烦躁、抑郁的时候,等到那一刻再想应该怎么办,就已经太晚了。

为了避免“弹球综合征”,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关键点: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优先以及重点将时间投入到什么事上去?这些事又是通过什么标准被筛选出来的?

自测 别让“成就上瘾”葬送你的生活和工作

库布里克导演的《闪灵》,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之王史蒂芬·金的著名小说。故事里,作家杰克来到深山中为一座闹鬼的酒店当冬季看守,在空旷无人、鬼魅四伏的环境里,他的心灵渐渐扭曲,被蛊惑和异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他在打字机上疯狂敲打出来的一行字上:

只工作,没娱乐,杰克变傻瓜。

这个片段体现了作家和导演大师级的表现功力,让观众于一瞥之间,便鲜明地预见到主角的崩溃近在咫尺。

在小说情节里,主人公的崩溃主要是因为闹鬼,现实生活中没有鬼,但任何人如果只有工作没有娱乐,正常的生活一定缺少滋味。

很多时间管理理念和工具,都致力于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机器人,能够高效、密集、不受干扰地尽可能完成更多的学习工作,甚至社交娱乐,任何懒散和随机的行为都是罪恶的。

有一本书让我印象很深,讲的是日本的一位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在哈佛读了一个学位。她的时间安排是精密性与高效率的集中体现,令人看完之后,恨不得倒地对她膜拜,而后自叹不如。

这么厉害的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但你是不是一定要做到这个程度,才算是做了时间管理呢?

不是的。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自己逼到那个程度,起码不应该变成一个常态。用咱们的话来说,这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成就上瘾”,简单来说,它指的就是不断追求更高更多的成就,认为这是唯一值得花费时间精力的目标,同时忽略其他一切,包括家庭、健康、娱乐,等等。

大家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你是否患上了“成就上瘾综合征”?

1.你是否总想要为自己的成就“记分”,并且总想“赢”?

2.你是否常有时间危机感,总觉得每天或每周的时间都不够用来完成任务?

3.你是否经常使用“任务清单”和“高效省时”这样的工具?

4.你是否吃饭吃得很快,只为了尽快回到工作中?

5.你的睡眠时间是否很少,醒来后即刻准备好出发?

6.你是否很难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

7.你是否在任何地方都会工作?(真正的工作狂甚至会把工作带进浴室)

8.你是否会将休闲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或是在休假时也带着工作?

9.你是否精力旺盛?

10.你是否有超越他人的强烈欲望?

11.对于退休你是否感到恐惧?

12.你是否连续超时工作很多天,或是回到家还在继续工作?

13.你是否能清楚地意识到工作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14.你身边的人是否都觉得你的特点就是精力旺盛?

假如你的答案中有10个以上“是”,基本上你已经“成就上瘾”。

成就上瘾除了表现在行为上,还有一种是只上心瘾,也就是说,懒是要懒的,丧是要丧的,玩是要玩的,什么都不能耽误,可是不管在干什么,心里都带着焦虑与罪恶感,认为自己这样不对。

通宵玩游戏,然后第二天早上痛哭流涕觉得自己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要参加重要的考试,却很少花时间去复习,而后将自己打入拖延症患者的行列,感叹自己一无是处。

立下Flag 要看书,却在应该看书的时间跟朋友出去喝酒逛街,但喝酒逛街的时候其实也不怎么开心,因为知道自己在做不应该做的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这是两头不讨好,两头穷忙活的精神。

说实话,如果非要这么挣扎,你还不如大大方方玩个尽兴呢。开心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呀,你努力工作、争取成就、实现自我价值,归根到底,不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开心吗?任何愉快都是愉快,愉快本身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当然,尽情地玩,并不表示你在放弃自己,就此全身心投入荒废人生、混吃等死的事业里去。一个人最应该懂得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把握战斗与休息的平衡,此时,你会需要用上“RF原则”。 uvfskYazxtq9rJiuLmaOsPQI8PsOIQMavxlZESGBzh1BwGOsoPy6tPBnmQ1F0r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