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战癖屡战屡败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国民党撤销原军事委员会及所属军令部、军政部以及何应钦的陆军总司令部,成立国防部,将军政大权集中到国防部。经过一番各方势力平衡,最后由桂系白崇禧任第一任国防部长,陈诚任参谋总长。

从名义上看,国防部长领导参谋总长,但蒋介石玩的是架空术,将白崇禧放在国防部长的位子上架空,而由陈诚掌握国防部大权,上对蒋介石负责,下直接统领陆、海、空三军和联勤四个总司令。其中除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外,其余三个总司令——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联勤总司令郭忏均为陈诚的亲信,在国防部参谋本部形成了强大的“土木系”势力。此时的陈诚权势熏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

到达权力峰巅容易使人陶醉,也容易使人失去理智。陈诚在北平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国防部组织健全,各部队均系美式装备,实力强大,与共军决一雌雄,3至5个月便能解决。他根据12年前“围剿”红军的经验公开宣布:6月份用48小时消灭中原解放区的武装;7月份用两周占领苏皖解放区;8月份用三周打通津浦线和胶济线;9月份占领冀热辽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然后摧毁其余解放区,让解放区成为历史名词。

然而,陈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中共军队的实力与12年前已大不相同,而且得民心者得天下。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首先点燃全面内战的战火,以30万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把中原解放军压迫到桐柏大别山区一举歼灭。令陈诚大出意外的是,中原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歼灭,而且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主动进行了战略转移。

紧接着,陈诚又在7月份调动大军向苏中、苏北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苏中解放区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6.5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共5万多人。

1946年底,陈诚调动50万军队在鲁南临沂地区与华东解放军展开决战。1947年2月陈诚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的第三天,鲁南战场便响起了丧钟,其第七十三军、四十六军两军主力被全歼,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被俘。

接下来,陈诚又调动60余万大军,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但不足4个月,又被歼灭15万人,两处进攻均被粉碎。

国民党挑起内战仅一年,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全部失败,被解放军歼灭共110多万人,解放军总数增加70多万人。战事失利,在国民党内部,陈诚成为了众矢之的。白崇禧骂他刚愎自用,指挥无能,李宗仁说他“专横跋扈”,撤掉陈诚的呼声响成一片。蒋介石担心不撤难以服众,只好免去陈诚参谋总长的职务,同时撤换、处分了大批军事将领,并由自己亲自直接指挥全局。

1947年8月末,东北战场局势垂危,蒋介石为挽回败局,任命陈诚为东北行辕主任,接替连吃败仗的熊式辉。陈诚连遭重创之后,虽不免沮丧,但也急切希望在军事上挽回败局,恢复个人声誉。接到任命后,即寄希望于在东北创造奇迹,认为只要整饬军纪,提高士气,协同作战,便有希望改变不利形势。于是,首先任命密友罗卓英为行辕副主任,起用自我标榜为“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反共专家朱怀冰为行辕总参议,并带上其得力干将车蕃如、石祖黄等人,一行人于9月1日抵达沈阳。

陈诚一到任,便大刀阔斧地整编军队,大量撤换原有军事将领,换上自己的亲信,以致搞得人心惶惶,内部不稳。但被撤下来的头目们并没有什么不满,这主要因为一方面陈诚有蒋介石的尚方宝剑,另一方面东北局势危急,可以说败局已定,正好借机溜回关内避风。陈诚却雄心勃勃地大肆扩充军队,使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队恢复到10个军、50余万人,也使陈诚军事集团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国民党挑起内战已人心丧尽。国民党军队本身早已没有了北伐时期的蓬勃状态,贪污腐败,厌战怕死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他们的对手已不是日薄西山的北洋军阀,而是深受广大民众拥戴的人民解放军。

就在陈诚做着力挽狂澜美梦的时候,解放军的秋季攻势开始了。陈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还没来得及喘息,解放军更为猛烈强大的冬季攻势接踵而来。为了争取主动,陈诚调集包括新五军、新六军在内的40万人在沈阳西北的辽河、柳河交汇处,向解放军发起进攻,结果惨遭失败。公主屯一战,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全部被歼,军长陈林达被俘。

遭此重创,长春、沈阳、四平、锦州日益孤立。陈诚寝食难安,胃病复发,只好躺在病床上指挥作战,表示“决心死在沈阳”。新五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报告给蒋介石后,蒋介石极为震惊。1月10日,辽河枪声未息,蒋介石便带着国防部作战次长刘斐、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由南京直飞沈阳。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追查造成新五军惨败的责任。陈诚自知难辞其咎,只好向蒋介石表示,自己指挥无方,请示按党纪国法惩办。

对于陈诚自请处分,蒋介石虽然不忍下手,但又不能不有所交代,返回南京后即批准陈诚辞职。1948年2月5日,陈诚离开沈阳,赴上海就医。

东北之行一败涂地,使原本因连吃败仗成为众矢之的的陈诚日子更加难过,国民党内对陈诚的攻击达到了顶点,有的“国大代表”甚至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在这种情况下,陈诚遵蒋介石之嘱,偕全家老小,于当年10月赴台养病,在人生的低谷中,于台北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又愁肠百结的岁月。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东北蒋军即将彻底灭亡,蒋家王朝败局已定,蒋介石不得不把维持国民党政权的最后希望寄托于台湾岛。挑选经营台岛的人选,关系到国民党能否顺利撤出,是否能在台湾站住脚,蒋介石选来选去,最理想的人选自然又是陈诚。因此,陈诚赴台养病是带着“重大使命”而来。12月29日,在蒋介石下野之前发布一项重要的人事安排,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

接到任命,陈诚毅然就职。他说:“以养病之身,骤膺重寄,自度极不适宜,惟国家安危所寄,又不能不悉力以赴。且反共战争,乃一长期之奋斗,其胜负不在疆场上一时得失,而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总体上之最后胜利。” +asPfhVbttZW5BRoyKpMkLP31wwBGvhxzxKBsbaGXqgA15PfD4suZuTZUcxgKi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