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利完成三级跳

陈诚出身于浙江省青田县一个普通的世代农家,只有父亲陈希文为晚清秀才,做了青田县小学教师,后升任校长。陈诚因自幼体弱多病,直到9岁才正式入小学读书。因家庭经济拮据加上陈诚身体不好,1912年小学毕业后,父亲本打算让他在家佐理家务,让其弟正修考中学。但陈诚不愿中断学业,瞒着父母报考了省立第十一中学并被录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一学期后又去报考公费师范学校,被省里第十一师范学校录取。

陈诚虽然身材矮小,但却爱好体育,擅长单杠、双杠、木马、足球、哑铃等,特别喜欢棍棒,在师范学校期间每天早晨都要锻炼一番臂力。曾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荣获个人总分第一名。

按照父亲为其设计的职业生涯,便是师范毕业后当一名小学教师。也曾有过这样的机会,1917年陈诚师范毕业的时候,刚好青田县敬业高等小学缺少体育教师,其父亲又是该校校长,有的教师知道陈诚体育不错,便建议让他补缺。但其父亲担心被指“谋私利”,这次机会便放弃了。

这时,20岁的陈诚经师范同学吴子奇做媒,与其妹吴舜莲结婚。吴家是青田著名的富户,结婚时陪嫁甚多,婚后第二年,陈诚便带着妻子的嫁妆费到杭州,插班考入体育学校,仅一个月就毕业拿到了体专文凭。其父原以为,体专毕业可当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要好一些。但陈诚此时却很彷徨,拿着师范与体专两张文凭暂时居住杭州,准备另图深造。

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陈父的老朋友、同乡杜志远将军当选为国会议员,北上就职,途经杭州。陈诚登门拜访,请求父执提携。杜志远便介绍陈诚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因考生需要有正规四年制中学文凭,陈诚便借了一张处州中学的毕业文凭,冒名顶替参加了考试。但因成绩不佳,身材矮小,未被录取。后经杜志远疏通,于1919年以备取生名义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他的区队长,便是后来任职黄埔军校教育长的邓演达。结识邓演达,使陈诚的命运出现第二次转机。陈诚毕业后分配到浙江绍兴的浙军第二旅第六团三连当见习官,干了两年都没有晋升,深感在浙军中,没有后台很难有所作为。恰在此时,邓演达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到上海罗致军官,在广州大本营组建新军。陈诚得到这一消息后,在请假未被批准的情况下,径自跑到上海求见邓演达。1922年12月,陈诚跟随邓演达到达广州。

当时邓演达任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陈诚被派为上尉副官,旋任上尉连长,担负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邓演达兼任该校教练部副主任、入伍生总队长,陈诚因此被调入黄埔军校担任教育副官。

一个偶然的机会,给陈诚日后的飞黄腾达带来了契机。

那是1925年,有一次陈诚跟邓演达访友归来,天将黎明,不能再睡,便拿起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阅读,随后带书到操场。见天已微明,便放下书本练习单杠。校长蒋介石巡视路过,见偌大的草场上只有一个人在锻炼,便信步走过来,发现了翻开着放在旁边的《三民主义》,便拿起来翻看,只见上面画满了圈圈点点,显然读得很认真。陈诚看到校长后赶紧停下来行礼,蒋介石便询问了陈诚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对陈诚提出几个关于三民主义的问题,陈诚的回答令蒋介石很满意,蒋介石拍拍陈诚的肩说:“好的,好的。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你努力吧!”

这次偶然发生的一切,成为了陈诚日后追随蒋介石的开始。当时陈诚在黄埔根本排不上号,这次的偶然相遇使他在蒋介石的心目中脱颖而出,尤其陈诚是蒋介石的小老乡,蒋介石用人历来是非黄埔及浙江籍者不能委以重任。陈诚日后升迁发达,应该说与他的浙江籍、准黄埔系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靠他在大革命洪流中的显赫战功。

1925年元旦,黄埔军校成立炮兵营,陈诚被任命为第一连连长。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15日拂晓,攻击淡水城的战斗打响,蒋介石亲自在炮兵阵地上督战。陈诚指挥炮兵连猛烈轰击,摧毁淡水城城墙多处,攻城敢死队乘机攻入,教导第—团、第二团随即从缺口发起冲击,至早晨7时便攻克陈炯明部3000多人驻守的淡水城。东征初战告捷,为随后教导团乘胜攻入潮州、汕头并于3月7日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奠定了基础。陈诚和他的炮兵连受到蒋介石的好评。

3月12日,事关全局的棉湖战役打响。教导第一团以千余之兵力,独挡陈炯明的林虎部2万多之敌。林虎部从侧翼偷袭第一团,步步逼近,东征军反击连连失利,情况十分危急。在指挥所督战的蒋介石急得大骂“娘希匹”,随后和苏联顾问鲍罗廷驱车赶到炮兵阵地,气得冲着陈诚大吼:“娘希匹,你的几门山炮都哑了吗?你这个炮兵连长也不想想办法,把炮架起来打打看!”

右臂挂了彩的陈诚一咬牙上了炮台,亲自瞄准陈炯明的城垛指挥所,连开三炮,炮炮皆中,陈的大本营中连连开花。全连炮兵见状,个个抖擞精神,向敌军开炮,用猛烈的炮火阻止敌军的进攻。回到指挥所的蒋介石从观察镜里看到敌军被炮火轰散,四处奔逃,高兴地对鲍罗廷说:“这个连长不错,打得准!打得狠!是个带兵的料。”陈诚再次得到蒋介石的赞赏。

后来陈诚回忆当年作战的情形时说:“我的炮兵连只有几尊旧式七五山炮,炮弹少得可怜,但每发必中,似有神助。”当别人称赞他棉湖之战立下战功时,陈诚却谦逊地说:“我当时并没有把握,也许是总理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

同年10月,第二次东征打到惠州城下。惠州城是陈炯明的老巢,固若金汤,号称天险。战役中,陈诚眼看先锋队接近城垛时,受到敌之侧防火力点阻击,死伤惨重,便亲率山炮一连,推进到北门外距城楼约400米处,直接瞄准轰击,将敌侧防机枪火力点悉数摧毁,成功打开攻城通道,掩护登城部队攻克惠州,立下了战功,获赏银500元,同时被提升为炮兵第二营营长。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在广州誓师北伐,陈诚调入第二十一师师长严重部,任第六十三团上校团长。陈诚与严重在粤军和军校时原有旧谊,严重对陈诚寄予厚望,曾在日记中写道:“陈诚来谒,畅谈二小时……未来救中国,必此人也。”足见严重对陈诚的器重。北伐开始后,二十一师参加东路军序列,在何应钦、白崇禧的指挥下,随东路军入浙作战。

1927年1月,第二十一师进抵浙江衢州,担任中路作战任务,在龙游、兰溪一带,与孙传芳、孟昭月部展开激战。桐庐战役中,陈诚率第六十三团在桐庐西北浪石埠过江,与敌三师之众背水苦战数日,伤亡惨重。陈诚身为团长,在战斗打得最艰苦的时候,于第一线督饬官兵奋勇作战,并亲自率特务队于深夜突袭敌军司令部。敌军不知虚实,自相惊扰,仓皇退走。全师乘势追击,克服新登,占领杭州,浙江乃定。陈诚因功擢升第二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兼六十三团团长。

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诚一度思想十分迷惘,他来到师长严重官邸打听时局,请求方略。严重说:“我要解甲归田,你自己拿定主意吧。”陈诚考虑再三,觉得蒋介石虽高傲狂妄,目空一切,但实权在握,能破格用人,对浙籍青年军官格外看重,认为蒋介石“登龙有术”,政变“必有成功之可能”。当蒋介石召见陈诚时,陈诚当即表示:“要与钧座共进退,坚决拥护总司令的英明决策!”

与此同时,不愿跟随蒋介石倒行逆施的邓演达翩然出国,严重挂冠而去。严重临行前,推荐陈诚接任师长之职,蒋介石即任命陈诚为第二十一师师长。自北伐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陈诚完成了营、团、师三级跳。这是准黄埔系里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陈诚由一个普通的黄埔军校教育副官升至师长,除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外,多得力于邓演达和严重的关照与提拔。他对二人的知遇之恩始终难忘。抗战前严重隐居庐山,躬耕自食,他曾多次前往看望,并常命部下送去食品、茶叶、烟丝等生活用品。 /z42P4ySOyVXDJAsOi+W+Guxy1QZpzGcROCURZ/aNhFz+MRkhz17en3r69sDCd8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