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战中运筹帷幄一展雄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致电白崇禧,邀请白出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与李宗仁、李品仙等人商量去不去,众人唯恐发生不测,均表示反对。回家后白崇禧征求妻子马佩璋的意见,马佩璋冷静地告诉白崇禧:还是你自己决定吧。于是,白崇禧飞往南京。此次,蒋介石是诚心诚意邀请白崇禧出山的。“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麾下有此治军能将,胜过雄兵百万。日本报纸对此大加渲染:“战神到了南京,中日之战终不可避免。”

白崇禧出任副总参谋长后,参与了各阶段国民党军对日作战计划的制定,并参与指导、指挥了或直接指挥了若干重大战役。

1938年3月24日,白崇禧飞往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其间,白崇禧经常深入阵地视察,与各军、师高级将领联络,听取汇报,了解敌情,交换意见。并深入阵地前沿,代表蒋介石向官兵们表示慰问,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斗志,令士气大增。台儿庄战役中,我军歼敌过万,取得了国军抗战中的首次重大胜利。捷报传来,全国一片欢腾,行都武汉万人空巷,游行队伍用卡车载着李宗仁、白崇禧的巨幅画像,欢呼庆贺。

6月中旬,武汉会战拉开序幕。日军集结海、陆、空35万兵力,我方投入兵力达100万,在长江沿线分五路展开激战,战线扩及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四省数千里。其规模之大,在抗战所有战役中空前绝后。

白崇禧得以直接指挥武汉会战,完全事出偶然。6月中旬,李宗仁脸上枪伤复发导致右眼失明,不得不离开战场去武汉就医。白崇禧奉命就职,统率江北23个军,在大别山一带阻击敌人。根据军委会部署,此次作战的目的在于消耗日军力量,为我方赢得时间,以达到长期抗战的目的。在这场长达4个半月的战役中,我方歼灭敌军近20万,另有15万日军在会战中病倒。仅长江南北两战区,便打死打伤敌陆军5万以上,击沉敌舰百余艘,击毁敌机百余架,其战略进攻势头已经大大减弱,迟滞了日军的侵略步伐,持久消耗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使日军“速战速决”占领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此间,白崇禧作为总指挥官,殚精竭虑,运筹帷幄,为达到此次战役的战略目的奠定了基础。

10月24日,军委会宣布全线撤退。当晚,白崇禧告别李宗仁,乘车前往长沙。途中吉普车抛锚,白下车等候司机修理,适逢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途经此地,见白站在路边,随即停车下车,对白说:“健生兄,敌人骑兵的先头部队已经离这里不远了,留在这里很危险。”并约白与他同乘一车去长沙。白崇禧犹豫一下便上了周恩来的车,一路上两人相谈颇多。谈到红军长征,白崇禧说:“你们(红军)未到广西,我很感激。”周笑笑说:“你们广西的做法,像民众组织、苦干穷干之精神,都是我们同意的,所以我们用不着去。”

早在徐州会战时,白与周便有所接触。周恩来曾向白崇禧建议,津浦线南段应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从侧面困扰和打击敌人,白认为有道理,并与李宗仁取得一致看法,由江北新四军与国军三十一军配合,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以此牵制敌人。台儿庄战役北动南不动概源于此。此间,白崇禧通过周恩来得到一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仔细研读后,深有感触,并总结出两句精华:“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将这两句话报告蒋介石后,蒋介石通过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军,作为对日作战的最高战略方针。

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1938年11月,蒋介石决定增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统一指挥第三、四、七、九四个战区,任命白崇禧兼任桂林行营主任。12月3日,白崇禧在桂林宣誓就职。

在此任职期间,白崇禧相继指挥了南昌战役、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在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桂南战役中,白崇禧亲临炮兵阵地督战,两度收复战略要地昆仑关,全歼日军第五师团的第四十一、四十二两个连队及一个炮兵连队,击毙日军第五师团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日军死伤约8000人,为抗战以来攻坚战的首次胜利。白崇禧在评点这次战役时说:“抗战以来,国军曾于台儿庄、长沙二次会战,以攻势防御战略击退敌人。若论攻坚胜利,则以昆仑关之役为首次。”

昆仑关大捷之初,白崇禧因指挥有功,获颁“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但后来未能达到蒋介石要求的夺回南宁并将日军逐出广西南部,因此,自白崇禧及以次十多名高级将领,或受降级处分,或撤职留任,或撤职查办,或交军事法庭会审,桂林行营也由此撤销。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白崇禧在每次战役之后,都会及时总结我方在战略战术上的得失、敌方所用战略战术及其优点与劣点,并据此作出破敌战术的对策,在指导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白崇禧身兼数职——在任职副总参谋长的同时,兼任军训部部长、校阅部主任委员、航空委员会委员等要职,在指挥作战的同时,对抗战时期的部队军训以及部队军事教育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对空军发展十分重视,认为空军发展首先要从教育入手。1939年在对成都空军部队校阅之后,白崇禧向军事委员会提出三点建议:一、设立空军幼年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以培养青少年“冒险犯难之精神”。此建议当即被中央所采纳,并很快在四川灌县创建幼年空校。二、设立空军军事学校。三、成立空军通讯兵学校。此二条亦被军委会采纳。白崇禧也因此获一等空军荣誉勋章。

在八年抗战中,白崇禧“一面与敌作战,一面加强训练,融讲堂、操场、战场于一体”,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于抗战胜利之后写成《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游击战纲要》两部专著,认为“战争之关键,不全在武器,而仍在人之因素”;“今日之战争,乃全面战、总体战,军事必须与政治、经济、文化配合,始能获致最终之胜利。”其理论不无科学道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崇禧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 AmJEh3Q//OCw5lkqlZe8odIjgR35No5jtW7Bd+2dVJN/W5OrwZnZGdPRZaVftg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