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不管是谁都不可能脱离人群而孤立地存在。正因为如此,所以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就会与周围的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有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的心态。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带着个小和尚,整日诵经参禅。小和尚年纪小,坐不住,常常偷偷溜出去玩耍。
一天,小和尚跑到小溪边,看到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便抓住了一条小鱼,用一根线将鱼身子绑起来,在线的另一头系上一块小石头,然后把鱼放回水里。看着小鱼吃力地拖着石头在水里游动,行动得十分缓慢,小和尚笑嘻嘻地看着。接着,他如法炮制,又抓了一只青蛙和一条小蛇,也用小绳绑住他们,另一端系上一块石头。看着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越来越艰难,小和尚玩得很开心。
老师父到溪边来打水,看到这一幕,十分惊讶。虽然小和尚还不懂事,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老师父却深知不能让他学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但是,小和尚年纪太小,一味训斥,他未必明白其中的意思,也达不到效果。
老师父没有说什么,带着小和尚回到了寺里。到了夜深人静时,小和尚早已进入了梦乡。老师父抱来一块大石头,把大石头绑在了小和尚身上。第二天早上,小和尚醒来,想从床上坐起来,绳子却被沉重的大石头拉着,怎么也坐不起来。小和尚几番尝试,累得气喘吁吁,依然挣脱不了。
他求师父解开绳索,老师父平静地问他:“你身上绑着一块大石头,滋味如何?”
“太难受了。”小和尚委屈地回答。
如果你身上绑着石头觉得难过,那溪中的小鱼呢?它拖着石头痛苦吗?青蛙被绑了石头痛苦吗?蛇被绑了石头痛苦吗?”
“小鱼、青蛙、蛇,他们应该也很痛苦……”小和尚知道自己做错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师父又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的痛苦上是多么残忍的事啊!现在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就要悔改,就背着石头去解开你绑上的绳子吧。解开了他们,你的罪孽才能放下。”
小和尚背着沉重的石头艰难地回到小溪边。却发现,不堪重负的小鱼已经死去,僵硬地躺在溪边上;青蛙的挣动已经十分微弱,解开了绳子,也变得行动迟缓了;蛇更是在石块上撞得满身是伤,快要死去了。原本鲜活的生命因为他的恶作剧凋零了,小和尚顿时觉得十分愧疚,伤心地哭了起来。
老师父将小和尚放到与那些被他残害的小动物一样的境地,让小和尚站到那些小动物的立场上,通过亲身体验彻底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使得小和尚口服心服,彻底悔悟了。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的问题比比皆是,如顾客与服务员、上级与下级、司机与交警、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批评者与被批评人等。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奉行着相同的做人道理。
为人处世,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通过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眼界会变得更加开阔。为别人点亮一盏灯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路。
王永庆15岁就到了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为了让自家生意变得更好,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
当时大米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市面上出售的大米里面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杂质。虽然买卖双方对这样的情况都已经见怪不怪,王永庆却偏要“多此一举”,每次卖米前都先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这样贴心的服务深受顾客欢迎。
别人家都是在店中卖米,王永庆却多是送米上门,免除了顾客来回跑腿的辛苦。细心的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着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到顾客家里。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也并非送到就算,往往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没吃完的米,他就先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把旧米放在上层。这样,下层的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的一系列为顾客着想的服务打动了不少顾客,很多人接受了他的服务以后就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就这样,王永庆的米店生意越来越好。从这家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了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后来,他谈到开米店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虽然当时谈不上什么管理知识,但是为了服务顾客做好生意,就认为有必要掌握顾客需要,没有想到,追求实际需要的一点小构想竞能作为起步的基础,逐渐扩充演变成为事业管理的逻辑。”
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站到别人的角度上去,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看待问题、处理事情、解决矛盾,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智慧,多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