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退步即进步之根本

有一首形容农夫插秧且颇有哲理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的人为了功名富贵,总是不顾一切地向前争取。有的时候前面是险坑,跌下去会粉身碎骨;有的时候前面是一道墙,撞上去会鼻青脸肿。如果这时候懂得以退为进,转个弯、绕个路,世界还是一样会有其他更宽广的空间,这正是古人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成功通常属于最有耐心、耐力、耐烦者。所谓“忍得过,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凡事“静观皆自得”,忍得一时之气,海阔天空。既是海阔天空,就能从从容容,那么,又有什么事可以困得住自己呢?

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候,只是放弃一些意气之争,即使争赢了又如何呢?退一步,并非表明自己的软弱,而是更多的包容、谅解与理解。经商的人,希望日进斗金;读书的人,希望每日进步;有的人一遇到利益,总想得寸进尺。其实,做人处事应该要以退为进!

因此,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学会做人处事,必须要能谦恭礼让,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反而引发更大的动能;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低头匍匐前进,才能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前想后,他决定收起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说简直是大材小用,但他仍然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于是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

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就是告诉人们要以退为进。古来的先贤圣杰,从官场利禄之中退居后方,是为了再待机缘;有些能人异士隐居山林,是为了等待圣明仁君。有的人非常重视“韬光养晦”,有的人等待“应世机缘”。有德饱学之士都懂得“进步哪有退步高”的道理。

春秋时候,楚王的三子季札,因为贤能,父王要传位于他,而他谦让说,上有长兄,应该由长兄继位。长兄去世以后,因其贤能,国中大臣又再举荐他为王,他说还有次兄。次兄去世以后,全国人民还是一致推举他,希望他能出来领导全国。他说“父死子继”,应该由故世的先王之子继任王位,故而仍然退而不就,所以后来在历史上留下贤能之名。可见,退让不是没有未来,退让之后往往能在另一方面有所收获。

三国时期,刘备知道太子刘禅无能,要诸葛亮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却再三谦让,在历史上留下忠臣之名。周公辅佐成王,虽是长辈,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能成周公的圣名美誉。这些都足以证明退让并不意味着就是牺牲,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以退为进,更能获得成功。

以退为进,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境界。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如果只知前进不懂后退,那么他的世界就只有一半。而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我们便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时任齐国相国的邹忌,曾多次讽谏齐威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却心胸狭窄,私心极重。齐对魏两次大战之前,他都坚决反对出兵。待田忌、孙膑凯旋之时,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随着孙膑、田忌威望的提高,邹忌担心自己的相位不稳,因此欲除掉田忌、孙膑而后快。可能因为孙膑是个残疾人,同邹忌争夺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邹忌将目标首先对准了风头甚劲的田忌。

马陵之战结束不久,邹忌便找来亲信谋划如何除掉田忌。这时,他的亲信公孙阅出了个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日:‘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

邹忌闻计大喜,便派人到集市中找卖卜者算卦,扬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谋反,是吉还是凶。邹忌则随后派人将此人抓获,送到齐威王那里。

齐威王这时年纪大了,有点老糊涂了。他本来就对手握重兵的田忌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于是更加坚信了田忌有谋反意图的猜测。而这时田忌正率兵在外,于是齐威王派人召田忌回临淄,准备等田忌回到临淄后再审问此事。

孙膑此时也在田忌军中。他对齐国的政局及邹忌、田忌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见齐威王无缘无故忽然派人来召田忌回临淄,感觉齐威王一定是听信了邹忌的谄言,认为田忌如果回到临淄,将凶多吉少。

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谄言,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入于齐矣。”

孙膑这番话的意思其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于是,他按照孙膑所说的率兵攻打了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而孙膑于田忌攻临淄之时就已不知去向。

孙膑在此时急流勇退更不失为一良策。孙膑以其战略家的头脑,对齐国政坛的错综复杂了如指掌,对邹忌其人也比较了解。他之所以置身齐国政坛十几年,为的就是要报庞涓无端加害之仇。在马陵之战结束后,他的大仇已报,他也就应该为自己找个好的归宿,不可能迷恋政治,更不可能拖着残疾之体跟田忌逃亡楚国。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应当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会做事,不如会做人。做人同做事一样,有时候也是要以退为进的,要知道,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XdOJI6rEY47sbWF3/Hsn7YUIgE3EYmRpHODLTtALenOFJZNd6E6jbs0PGcnzF+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