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能察能不察之
谓明

【原文】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释义】

善于洞察并不是“明”,可以洞察但却好像没有洞察,这才是真正的“明”。

【解读】

这句话的智慧集中体现在“能不察”这三个字上。什么叫“能不察”呢?意思就是在一群人中,惟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让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人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不愿意成为一个糊涂的人。但是有时候还需要一些“难得糊涂”的精神。因为这种“糊涂”才是顶级的聪明。其实,有的时候,一点点的“糊涂”和人情味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回报。表面上你“憨”,其实最大的赢家还是你!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是非分明,好恶立见,非此即彼。长大后才知道,很多事情是非无法分明,好恶也需要时间验证,多数事情非此亦非彼,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法理亦含人情,此乃真明。

举个例子。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欣赏美景,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惟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一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惟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尚算不上有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的可就太大了。”

人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不愿意成为一个糊涂的人。但人生在世,许多时候逼得你不能不这样做。因为这种“糊涂”才是顶级的聪明。其实,有的时候,一点点的“糊涂”和人情味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回报。

大智若愚,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

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hKIhh861o2XoreKUSvw2xfpAuZFt1T+bETLwg5FIPzIrf8WreaVfMGbKGLOkp+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