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一生就像一篇童话,有开始,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在这波澜起伏,曲折迂回的历程中,人人都要走好每一步,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作为女人,究竟应该如何走好每一步呢?那么宽容便是最好的方式。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因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这个“仁义胡同”的典故非常准确地诠释了宽容的含义。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些摩擦与不愉快,在铜墙对铁壁,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时,宽容是最有效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人有了宽容,人的理性就会提高。
林则徐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因为宽容之于爱,正如和风之于春日,阳光之于冬天。它是人类灵魂里美丽的风景。有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一切的心灵,宽容自然会散发出浓浓的醇香。当一个人经历了生死历炼的洗礼后,更加懂得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美好。用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去感触生命中的人和事,用一颗感恩和感动的心去感激你身边的人。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丽,一个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你得到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用心品味人生,用爱成就事业。
我们常听人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实,“有理”与“无理”仅是一步之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喜欢“得理不让人”,一批评与嘲笑起人来总是穷追不舍,气势汹汹地予以指责,大有痛打落水狗,恨不得打死的架势。其实,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让有理变成无理,授人以话柄,反过来有损于自己。成功的人生,不应是这个样子的,而应学会宽容。
宽容,当需要有够大的心胸。我想世间最大的还是弥勒佛的肚子:“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这是何等的心胸啊!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宽容和笑、愉快在弥勒佛的境界里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宽容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大千世界,日月轮回,时事境迁,人心思变,所以,于己要多责,责自己无知无识;对他人,要多欣赏,赏他人有高有低。人生有了这种宽容的气度,才能安然走过四季,才能闲庭信步笑看花落花开。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站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了长老的身上,长老是用脊梁来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就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又一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使画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通过上面的例子,设想一下除去其他因素,归集到一点:主人公后来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们人生之舵。
生活上处处有阳光,但总是有照不到的阴凉地方。假如你这次未能晋级,你可能会出现情绪消沉,怨天忧人,甚至出现心理疾病。这时你若采用“退一步”的想法看这个问题,或许能改变一下你的生活。试想这次晋级名额有限,晋级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同你一同该晋级的都没有晋级。作为领导要照顾全局,这次没有你的份,下次晋级领导有可能第一个要考虑你。再如,老人总是抱怨子女不关心他们,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如果老人们为子女着想,就没有这种抱怨了,子女们各有各的工作,工作又都很忙,不可能经常有空来看望父母,即使他们偶尔有空,也得做家务,只要他们心里有父母亲就该满足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们都要尽可能全面地看问题。“退一步”的思维方式,即是在生活中变换一下思维角度,从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是一种优越的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掌握并适当运用于生活,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便会突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宽容是一门交往的艺术。它可以润滑彼此间的关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扫清彼此间的顾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宽容能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润的调剂,使之相融相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
宽容是一种美德。包容是一种胸怀,我曾看到一位老人的一首诗,他称赞:宽容是蔚蓝的大海,纳百川而清澈明净;宽容是高阔的天空,怀天下而不记仇恨怨愤;宽容是灿烂的阳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风;宽容是延续生命,生命的辉煌也只有闪烁的一瞬;宽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语宽容,雨露缤纷,一生宽容,心系乾坤。
人到老年,仿佛湍急的河流渐趋平缓,曾经激昂的情绪归于平和,曾经浮躁的心态变得踏实,曾经有过的怨和恨也渐渐淡化,许多人生故事都变成美好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不断增加,人逐渐地懂得宽容,学会包容。容易回首往事,找出自己人生中的缺憾,更加珍惜友情亲情。因为当你苦过,累过,笑过,哭过,让人伤害过,被人宽容过。这时的你,把人世间的一切看透了,所以你才明白人生如戏,再认真其实不过是匆匆的几十年,当你走过的桥比别人路多时,你才领悟到:人活着,没有必要事事认真,为鸡毛蒜皮的事去计较,生活让人学会了宽容。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它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经历过风和雨,才能领悟到人生的苦和乐,爱与恨,才知道人生中应该忘记什么,记忆什么,放弃什么,学会什么,那样才是举重若轻。
歌德说:“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会。”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彼此相处,哪怕各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摩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矛盾。要想切断痛苦的源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宽容。宽容于人,宽容于事,无非是不去逞强斗狠罢了,得到的却是安然、宁静、和谐与友好,其善莫大焉。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所以说,宽容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