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观察过婴儿的微笑呢?婴儿的微笑被称作是“天使的微笑”,因为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纯真无邪,那么惬意快乐。只有不知道烦恼为何物的人才能够那样单纯地快乐着。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也都有张纯净的笑脸,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笑容却渐渐被忧愁浸染,双眉渐锁,因为有烦恼侵入了我们的心灵,那么我们又在烦恼什么呢?
——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脸上多了几颗小痘痘;
——不小心踩到一滩脏水,弄脏了鞋子;
——上班的时候和同事发生了一点误会;
——削果皮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手;
……
当你回想一下影响你心情的这些事情,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我们总是在这些琐事中不断纠缠,浑然中,快乐的笑容就被烦恼的皱纹替代了。
英国作家迪斯雷利曾说:“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法国作家莫鲁瓦进一步解释道:“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忘却许多不愉快的经历。我们常常为一些不令人注意,因而也是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的确,生命如此短暂,生活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感受的美好,何必让自己为那些明天注定要被遗忘的事情而始终不能释怀呢!
曾经,有一个小肚鸡肠的男人常为了小事而生气,自己心情不好,也不让身边的人好过。他想改过自新,但又无法控制,便去求一位大师为自己开解。
听他说完后,大师就把他带进了一间漆黑的柴房里,并且悄悄在门外上了锁。男人一开始就破口辱骂大师。但是,不管他怎样恶言相向,大师连理都不理他。见到收效甚微后,男人便换了伎俩,他开始苦苦哀求大师放他出来,大师就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后来,男人终于不说话了。
这时,大师走到门外问他:“是否还气?”
“只恨我生性愚钝,跑到这里受这个罪。”男人答道。
大师叹道:“都不能做到原谅自己的人,还谈什么心如止水呢,简直是荒谬!”言毕,随即拂袖而去。
大师半个时辰过后又来问男人:“现在是否还气?”
男人说:“不生气了。”
大师问:“这是为什么?”
男人答道:“生气也没用。”
大师说:“你心中仍有怨气。”然后,又离开了。
大师于一个时辰后再次来到门前,男人说:“我不气了,因为太不值了。”
大师笑道:“心中尚有气根,还知道去衡量值不值得。”
“究竟如何去做,才能不气呢?”男人不解地问道。
打开房门后,大师便将手中的茶水洒在地上。男人顿悟,当即拜谢而去。
烦恼就像茶水一样,在茶水落在地上的瞬间就和泥土融为一体了,那又为什么还纠缠不休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味地与这些事情纠缠下去,会让自己离本心越来越远,还会给自己涂上悲剧的色彩。
叔本华说:“人活在世上是痛苦的,它就像钟摆一样,向左向右都是痛苦的,而唯独停留在中间是快乐幸福的,然而又十分的短暂。想要真正获得快乐的那一天,或许只有到生命的尽头,它才会完全停留在中间的位置。”人的痛苦虽然很难说放就放下,但我们可以为痛苦找到另外一种解脱的方式。
靠近沙漠的地区生活着一些印第安人,那里的气候非常特殊。白天,那里很热;夜晚,茫茫沙漠毫无遮拦,可以活活把人冻死。虽然这种沙漠气候无比凶残可怕,可那些印第安人却依然安稳舒适地居住在那里。
难道印第安人的体质和我们的不一样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们建的房子,墙的厚度恰到好处,在白天,炽热的阳光不能晒透它。夜晚来临的时候,经过白天太阳照射吸收了热量的土墙,就慢慢地散发出它储存的热量,所以屋里一片温暖。
如果墙薄一些,白天的时候室内就像火炉,夜晚就会很冷。如果墙再厚一些,虽然白天的时候,室内不会很热,但到了夜晚就会很冷。所以,墙的厚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控制。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么一堵能把痛苦挡住让幸福进入的墙。得意时,储存别人的赞美;失意时,用来抵挡敌人射来的箭。而别人用来攻击我们的言语,或许会成为有用的建议,就像印第安人将那灼人的日光,留给寒冷的夜晚一片温暖一样。
纪伯伦告诉我们说:“你的欢乐,就是你的去了面具的悲哀。连你那涌溢欢乐的井泉,也常是充满了你的眼泪。不然又怎样呢?悲哀的创痕在你身上刻的越深,你越能容受更多的欢乐。你的盛酒的杯,不就是那曾在陶工的窑中燃烧的坯子么?那感悦我的心神的笛子,不就是曾爱尖刀挖刻的木管么?当你欢乐的时候,深深地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知道只不过是那曾使你悲哀的,又在使你欢乐。当你悲哀的时候,再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看出实在是那曾使你喜悦的,又在使你哭泣。”
既然快乐和痛苦总是如影随行,那么为什么不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让那些繁杂的、占据了生命大多数的痛苦转化为快乐,只留出短暂的时间发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