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看《总结》的一种角度

《总结》(The Summing Up)成书于1938年,毛姆时年64岁。此前,他写作这本书断断续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终在他计划的印度之行前完成。

“偶尔瞥一眼《泰晤士报》的讣告栏,就会意识到六十多岁已经是很不健康的年纪了”,所以,使“一生的工作有个圆满的结尾”驱动了毛姆写完这本最终取名“总结”的书。只是毛姆大概没预见到自己此时才刚过完人生的三分之二。这时去做“人生总结”似乎早了些。但如果不从时间上考虑,而是从总体上来看毛姆丰富的著述:以《总结》为界,此前的1932年,《谢佩》(Sheppey)结稿,毛姆就此封笔共创作了二十九部的戏剧;三部游记中的最后一部《客厅里的绅士》(The Gentleman in the Parlour)也已在1930年出版。而1938年之后,毛姆计著有长篇小说六部(共二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共九部),以及随笔七部(共九部)。可以说,毛姆在此时已经完成了一生中几乎全数的重要作品。要在这时总结一下,倒也合理。

通过《总结》,毛姆“尝试理清自己关于生命历程中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的想法”,但毛姆说自己的这本书“既非自传,亦非回忆录”,也“无意赤裸裸地袒露心迹”,所以书中并没有私密性的内容。概括言之,职业生涯和智识教育是全书的两大主题,穿插作者个人化的哲学思考。

职业生涯自然是写作,因为毛姆的一生也就是写作的一生。写作之于他“像呼吸,是一种本能”。《总结》中,毛姆罗列了他关于写作的诸多观点。比如:

写作目标。“清晰、简洁和悦耳”是自己的写作目标,而写作戏剧的秘诀是“紧扣要点,能删则删”,为此他决心“摒弃浮华辞藻,用尽量直白、不矫饰的方式写作”。

职业作家。精巧的艺术和杰作都需要艰苦努力(毛姆自己便是这样做的)。作家需要灵感,但“只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求满足才是保险的”。精神上的自由是作家得到的最大奖赏。作家应当被供养。成功会困扰职业作家,甚至毁灭作家。

创作论。戏剧有现实性,影响观众的是基本普通的观念。戏剧要感受而非评判。依赖于一个时代的风俗而不是深层次人类需求的次要艺术只会短暂存在。事实要服从人物的逻辑。写作技巧不如主题重要。

除写作的观点之外,毛姆还对众多知名作家发表了个人评价,比如,他认为易卜生“是过去百年来所见的最伟大的戏剧家”,但其“创造力贫乏”;萧伯纳“是位极有技巧的戏剧家”,但他“对今日之英国舞台的影响一直是有破坏性的”,因为他的观念表达没能跟上时代;斯威夫特虽然“明晰、简洁明了、自然流畅、毫不做作”,但“无法激发人的感情,也不能刺激人的想象”;而德莱塞身上的“抒情的特质,在他温柔地迸发着火花的散文里唱响”。

写作之外,毛姆还在书中概述了自己的哲学和宗教观念,对生命的价值和宇宙的意义进行探寻,结论是“生命并无理由,生命亦无意义”。毛姆从少年时代就被宗教吸引,后来更是觉得“形而上学从不让你失望。你永远也抵达不了它的尽头。它和人的灵魂一样多姿多彩。它伟大,因为它所探讨的完全是知识的总和”。但毛姆对哲学家也并不满意,因为并非所有哲学家都是好的作家,其结果就是哲学家彼此也无法互相理解。毛姆用对真、美、善的探讨结束全书,并给出结论:“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符合其天性和职分。”

以上两部分内容占据了《总结》的大部分篇幅。此外,虽然毛姆无意袒露心迹,但书中还是免不了自我剖析。比如,他说自己“有敏感的良心”“曾在这一生中做了某些无法全然忘记的事”;尽管“多次身陷爱河,却从未体验过作为回报而被爱的幸福”,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无法绕开,那就是关于毛姆的文学地位。如前所述,写作《总结》时,毛姆已经完成了几乎自己全数的重要著作,他的以《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和《刀锋》(The Razor’s Edge)为代表的小说在世界各地深受好评,作品也被译成几乎所有的已知文字,戏剧和小说以及各种改编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望和财富,说他是他那个时代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并不为过。

但关于他的文学地位,始终存在着极为不同的看法。分野主要在英国国内和国外。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毛姆受到广泛的尊重,比如1935年因其文学贡献颁给他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但在英国国内,毛姆却受到了知识阶层的故意漠视,不仅被有影响力的文学调查忽略,主要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也几乎不提他的名字。以其受欢迎的程度,《牛津引语词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直到1953年版才将其收录。这样的漠视源于正统知识阶层认为毛姆的故事不够深刻,始终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天赋,所以他只能吸引具有中等文化素养的人。除了对于其资质的争议,毛姆的成功以及伴随而来的财富,当然还有他奢华的生活方式,也都是让高冷的小众知识分子反感的原因。在《总结》一书中,毛姆也就自己的文学地位发表了看法。总而言之,他“对自己的文学地位没有幻想”。他也曾多次说过自己处于二流作家的最前列。

不过正统之外的知识分子都认可他是伟大的职业作家。乔治·奥威尔就认为“毛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现代作家”,雷蒙德·钱德勒说“他的情节冷静、致命,对时机的把握完美无缺”,伊夫林·沃称赞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个活着的作家能如此自如地驾驭作品”,格林也表达了对毛姆作品的赞赏。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毛姆的成就。

《总结》在出版之后,公众对其看法不一,但多数人的兴趣集中在其职业生涯的回顾上,特别是关于写作的部分,不仅切中肯綮,也因为结合了个体的经验而显得真诚,这一部分不仅对广大公众而言可读性很强,对专业作家也很有启发和参考意义;但其宗教思考,尤其是关于真美善、上帝及永生的探讨,则没能引发广泛的兴趣。

阅读《总结》,泛泛而读,从总体上了解作家的人生历程、写作观、哲学观,可以约略获得一个毛姆的全貌。但如果配合毛姆的个人经历来看,可能会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比如毛姆在书中提到自己一生中的两次英文课,其中一次是由一位“睿智而迷人的大学教师”上的,而这位大学教师就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乔治·赖兰兹。乔治是布卢姆斯伯里的常客,也是公认的重要的莎士比亚学者,比毛姆小很多;但因为他“完美无瑕”的品位,毛姆请他帮自己校稿。而《总结》一书完成后,毛姆将校样寄给两个人校对,一位是给温斯顿·丘吉尔校稿的艾迪·马什,另一位就是乔治·赖兰兹。

毛姆的创作生涯中,旅行见闻和朋友讲述是其素材的重要来源。毛姆从不会为写作素材发愁。但毛姆对写作素材的处理,曾为他引起过巨大的争议。争议的源起,就在于素材人物谴责毛姆辜负好意,搜罗别人的家丑写成书。

比如毛姆收录于《木麻黄树》(The Casaurina Tree)中的短篇小说《信》,就是基于在吉隆坡时友人讲述的一起谋杀案。这部短片不仅被改编成戏剧上演,更被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马来亚地区,这部戏激起了强烈的愤慨,一是因为毛姆的短篇几乎就是对作为素材的那桩丑闻的搬演,更重要的是毛姆的讲述方式,他把冷嘲热讽的重点放在欧洲人在马来亚生活中最糟糕且最不具代表性的侧面,所以毛姆被指“毁掉了那些在东方好心招待过他并向他袒露过坎坷人生中伤心秘密的主人们的生活”。

又比如毛姆的另一受到欢迎的名篇《寻欢作乐》( Cakes and Ale ),被认为是对其好友休·沃尔波尔的背信弃义,书中的主人公基尔——一个虚荣、自私的人物——对休进行了高度模仿,虽然毛姆对此加以否认,但从周围人的议论以及看笑话的公众身上,谁都知道这种否认是无力也无用的。福斯特很欣赏毛姆书中展现出的刁钻,而休自己觉得这本书毁了他;在那之前,休已经担任了英国书籍协会的主席,自封“文学界的总督”。但因为休自己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休被描写为虚伪、受大众欢迎但是厚颜无耻的通俗小说家是公正和准确的。不过在休去世以后,毛姆自己也承认“我写《寻欢作乐》的时候当然想到他了”。

针对此,毛姆在《总结》中说,“我曾因从现实中的人来提取自己的人物而受到责难”,但这种手法不是模仿,而是创造。毛姆进一步说:“有时作家会选取某个非常普通的人,并根据他创造一个高贵、克己和勇敢的人。他在此人身上发现了某种意义,这种意义是和此人一起生活的人们所忽略的。然后,原型就非常奇怪地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只有在你表现的是个有瑕疵或是有荒唐小缺点的人物时,他才会马上被别人认出来。

由此,我被动地得出结论:我们是通过缺点而不是优点来了解我们的朋友的。”因此他的素材人物不能说“这说的就是我”。他所能说的是:“我为这个人物的塑造提供了灵感。”

毛姆热爱旅行,并借着旅行获得写作的素材。在众多目的地中,也包括中国。《总结》中,毛姆只是提到了这次旅行,所述不多。但毛姆很喜欢中国,还曾表示这个国家可以“给你一切”。旅行中他访问了香港、上海、北京、成都和奉天(沈阳),旅行很麻烦,也很缓慢,但他看了很多,听了很多,还和辜鸿铭有过交谈。基于这次中国之行,毛姆创作了戏剧《苏伊士之东》(Eas t of Suez),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和游记《在中国屏风上》(On a Chinese Screen);而辜鸿铭被他搬进了《苏伊士之东》,移用在一个名为李泰成的人物身上。

由此可见,阅读《总结》,采取不同的阅读角度,就会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你对毛姆了解越多,看《总结》得到的体会也就越深。因着个人的阅读偏好,读者可以进入不同的毛姆世界,而这也是《总结》的迷人之处。

说到《总结》,不能不提一下毛姆的另一部回忆性质的作品《回顾》( Looking Back )。《回顾》发表于1962年,篇幅很短,从未成书,只是在报刊上连载。从内容上看,除了回忆,毛姆还叙写了和前妻西里尔的婚姻生活。那段婚姻当然是不理想的,但在《回顾》中,毛姆尖刻地将西里尔刻画成一个无赖的形象,因为西里尔,自己“饱经痛苦”。《回顾》发表后,公众和朋友都对毛姆发出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回顾》是可耻的,卑劣的,肮脏的,令人难堪的;毛姆也因此被排斥。回到法国南部后,毛姆再没回到过英国,直到去世。今天的读者阅读《回顾》,也需要慧眼甄别。

《总结》最初由海涅曼出版社(Heinemann)出版。本书初译参照的是Vintage Classics2001年版,现依据Pan Books与海涅曼合作出版的1976年版做了修订。


2020年5月18日 EfHtx+jAJfyT1fcDgy4X5qAvHTP+kCcZsYF8T2olflGNV+fjt84wgjB1RXXyBt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