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脾胃互为表里,脾升胃降脏腑和

中医认为,脾是五脏之一,属阴,为里;胃是六腑之一,属阳,为表。二者同居中焦,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及生化气血之功能。

脾胃纳运相助,协同作战消化吸收好

脾胃不仅解剖位置紧密相连,而且功能上也密切配合、并肩作战——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它就像一个大口袋一样,容纳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并将食物加工成食糜;脾主运化,其将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向全身输送营养物质,同时也为胃腾开空间,以容纳新的食物。

脾胃纳运互助,情同手足

中医里脾胃一直都形影不离,情同手足,主要是因为它们之间是纳运相助的合作关系。胃是人体内用来提供物质营养的重要脏器,它在接受食物之后,通过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营养,输送到身体各处,但这个过程少不了脾主运化、主升清的帮助。脾负责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来源于胃中受纳、腐熟的食物。

脾胃相依相随,“同病相怜”

脾和胃一方一旦出现问题,另一方必定会受到影响。《黄帝内经》就这样分析脾与胃之间的关系:“胃既病,则脾无所廪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通常情况下,脾如果有了问题,它的输送功能就会减弱,这时,胃也要受到影响。因为只吸收、不输送,胃就会产生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样,如果胃产生了病症,营养生成不足,脾的运化也就不足,身体就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中医上讲“脾胃有病同受”就是这个意思。

脾胃一体,二者同调

中医里常将脾胃相提并论,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亦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将脾胃视为一体。因此,中医治疗脾胃总是脾胃同调。比如饮食不节造成病症,出现气短、没精神、内热等症状,中医在调理时,往往采取健脾养胃的方法。因为两者相辅相依,相互影响,若要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多需要二者并重,同步调理。

脾胃升降相因,气机平衡营养输送通畅

脾胃一纳一化,相辅相成,配合默契,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运化和输布。然而,它们在生理上的特点却截然相反:

脾升胃降,平衡气机

中医认为,脾胃同居中州,脾属脏为阴,藏而不泻,其性主升,升则为阳,阳气升则水谷精微赖以转输;胃属腑为阳,泻而不藏,其性主降,降则为阴,水谷之气得以下行。简单来说,脾气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其将水谷精微上属于心肺、头目乃至全身,而胃气的运动方向则是向下的,将人体代谢的产物向小肠方向传导。只有脾胃升降有序,人体才能气机平衡,进而达到营养输送的畅通无阻。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升降无序,疾病自来

关于脾升胃降,《黄帝内经》里分析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意思是说,脾之清气如果不能升,反而出现下降,那人就要食少腹泻;而胃之浊气如果不下降,反而上升,人就要恶心呕吐等。中医上讲:“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就是要通过调理气机的平衡,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

此外,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人体内的毒素和废弃物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清理。正是这种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过程,维持了正常的营养吸收及废物的排出,令生命活动得以正常有序地进行。

脾胃燥湿相济,相互平衡身体好

中医认为,胃属阳,依靠其阳热之气来腐熟水谷,故而胃主燥;脾属阴,依靠其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以滋润全身,所以脾主湿。生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喜恶也截然相反:脾喜燥恶湿,胃则喜湿恶燥。

脾胃之间的燥和湿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滋助的:脾对水液进行转输的时候,其本身容易被湿邪侵犯,胃之燥可使脾的津液能够正常输布而不是变成水湿;胃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润泽,如果胃阴不足,胃体干燥,就像是机器缺乏油的润滑,自然影响工作一样,而脾之湿可滋润胃肠,使胃之火不太亢盛。

所以要想脾胃好,还得充分照顾到二者的喜好,保持燥湿平衡,才能令其消化吸收顺畅,气机升降协调。 dGAmy7n4OFsMpExdDR4Opt32di/KYCmE1gJgch6pXNwZVIwCqNOgNecKV/BvCA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