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山顽石

【原文】

海昌陈秀才某 ,祷梦于肃愍庙 。梦肃愍开正门延之,秀才逡巡。肃愍曰:“汝异日我门生也,礼应正门入。”坐未定,侍者启:汤溪县城隍禀见 。随见一神峨冠来,肃愍命陈与抗礼 ,曰:“渠属吏,汝门生,汝宜上坐。”秀才惶恐而坐。闻城隍神与肃愍语甚细,不可辨,但闻“死在广西,中在汤溪,南山顽石,一活万年”十六字。城隍告退,肃愍命陈送之。至门,城隍曰:“向与于公之言,君颇闻乎?”曰:“但闻十六字。”神曰:“志之,异日当有验也。”入见肃愍,言亦如之。惊而醒,以梦语人,莫解其故。

陈家贫,有表弟李姓者,选广西某府通判,欲与同行,陈不可,曰:“梦中神言‘死在广西’,若同行,恐不祥。”通判解之曰:“神言‘始在广西’,乃始终之始,非死生之死也。若既死在广西矣,又安得‘中在汤溪’乎?”陈以为然,偕至广西。通判署中西厢房,封锁甚秘,人莫敢开。陈开之,中有园亭花石,遂移榻焉 ,月余无恙。八月中秋,在园醉歌曰:“月明如水照楼台。”闻空中有人拊掌笑曰:“月明如水浸楼台,易‘照’字便不佳。”陈大骇,仰视之,有一老翁,白藤帽、葛衣,坐梧桐枝上。陈悸 ,急趋卧内。老翁落地,以手持之曰:“无怖,世有风雅之鬼如我者乎?”问:“翁何神?”曰:“勿言,吾且与汝论诗。”陈见其须眉古朴,不异常人,意渐解。入室内,互相唱和。老翁所作字,皆蝌蚪形,不能尽识。问之,曰:“吾少年时,俗尚此种笔画,今颇欲以楷法易之,缘手熟,一时未能骤改。”所云少年时,乃娲皇前也。自此每夜辄来,情甚狎。

通判家僮常见陈持杯向空处对饮,急白通判,通判亦觉陈神气恍惚,责曰:“汝染邪气,恐‘死在广西’之言验矣。”陈大悟,与通判谋归家避之。甫登舟,老翁先在,旁人俱莫见也。路过江西,老翁谓曰:“明日将入浙境,吾与汝缘尽矣,不得不倾吐一言。吾修道一万年,未成正果,为少檀香三千斤刻一玄女像耳。今向汝乞之,否则将借汝之心肺。”陈大惊,问:“翁修问道?曰:“斤车大道。”陈悟“斤车”二字合成一“斩”字,愈骇,曰:“俟归家商之。”同至海昌,告其亲友,皆曰:“肃愍所谓‘南山顽石’者,得毋此怪耶 ?”次日老翁至,陈曰:“翁家可住南山乎?”翁变色,骂曰:“此非汝所能言,必有恶人教汝。”陈以其语语友,友曰:“然则拉此怪入肃愍庙可也。”如其言,将至庙,老翁失色反走 。陈两手挟持之,强掖以入,老翁长啸一声,冲天去,自此怪遂绝。后陈生冒籍汤溪,竟成进士,会试房师乃状元于振也

【注释】

①海昌:古代地名,现今浙江海宁市。

②肃愍(mǐn)庙:肃愍,明朝于谦死后谥肃愍。

③城隍:守护城池的神。

④抗礼:行对等的礼节。

⑤榻(tà):床。此指被窝铺盖。

⑥悸(jì):惊恐。

⑦得毋:莫非,莫不是。

⑧反:同“返”,回。

⑨会试: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参加考试。房师:会试的考官。

【译文】

海昌有个陈秀才,一次去于肃愍庙中祷告求梦。他梦见于谦打开正门邀请他进来做客,陈秀才徘徊不进。于谦说:“你以后会成为我的门生,应该从正门进来。”秀才刚坐下,有个侍者过来报告说:汤溪县的城隍爷求见。随后就看到一个戴着峨冠的神仙飘然而进。于谦叫陈秀才和城隍神行对等礼,说:“他是我的衙役,你是我的门生,你应该上座。”陈秀才惶恐不安的坐下。看到城隍神和于谦在低声说着什么,声音很小,隐约地听见说:“死在广西,中在汤溪,南山顽石,一活万年”十六个字。说完,城隍神告退,于谦让陈秀才出去送他。到门口时,城隍神问陈秀才:“我刚才和于大人所说的,你都听到了?”陈秀才说:“就听到十六个字。”城隍神说:“记住它,日后会应验的。”陈秀才回头再拜于谦,于谦也说了和城隍神同样的话。陈秀才惊醒后,把梦到的事情告诉别人,可谁也不知道怎样去解释。

陈秀才家比较穷,他有一个表弟姓李,被派到广西某地任通判,想带着陈秀才一起去,陈秀才却不愿意,说:“梦里面城隍神说过‘死在广西’的话,如果和你一起去,恐怕会有麻烦!”通判说:“城隍神说‘始在广西’,是始终的‘始’,不是生死的‘死’。如果说死在广西了,又怎么能‘中在汤溪’呢?”陈秀才觉得有道理,就和他一起去了广西。在通判府里,有一个中西厢房,长期都被锁着,没人进去。陈秀才将门打开,看到庭院有园亭、假山、花木,环境不错,就把被窝铺盖搬进来住了。住了一月之多,也没什么异常。八月十五的中秋,陈秀才多喝了几杯酒,吟道:“月明如水照楼台。”忽听到空中有人拍掌笑道:“月明如水浸楼台,改成‘照’字不太好。”陈秀才大惊,连忙抬头上望,见一老翁,头戴白藤帽,身穿葛衣,穿着葛衣,坐在梧桐树的树枝上。陈秀才吓得赶紧往房间跑去。老翁轻飘飘落在地上,用手拉住秀才说:“别害怕,人世间有我这样风雅的鬼吗?”陈秀才说:“那么您是什么神仙呢?”老翁说:“不说了,我是来和你论诗的。”陈秀才看到他眉目之间有古朴的感觉,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也就不太害怕了。二人一起进到室内,互相唱和。老翁写的字,像蝌蚪一样,很多都无法辨认。陈秀才问是什么字,老翁说:“我年少时,这种笔体很流行,现在想改用楷书来写,不过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他所说的年少时,其实是在女娲补天以前了。此后,每天晚上老翁都来和陈秀才见面,两人关系渐渐亲近。

通判家的家僮经常看见陈秀才举杯朝向天空对饮,心中感到奇怪,便将此事告诉通判。通判也觉得陈秀才最近精神恍惚,如中邪一般。便责备陈秀才说:“你染上邪气,恐怕神仙说‘死在广西’的话要灵验了。”陈秀才恍然大悟,便与通判商量回家避祸。刚刚登上回家的船,发现老翁已经在船上,赶忙向同船的人呼救,可别人都看不见老翁,以为他是傻子,都没人理睬他。船过了江西,老翁突然向陈秀才说:“明天就要到江浙境内,咱俩的缘分就要尽了,有句话必须向你明说:我修道已一万年,却还未修成正果,原因是缺少三千斤檀香,刻一个玄女像。如今想向你讨要,否则就要借你的心肺用用了。”陈秀才大惊,问老翁:“你修炼的是什么道法?”老翁说:“是斤车大道。”陈秀才一听,这斤、车两个字,合起是个“斩”字,更加害怕了。只得说:“请让我回家商量一下。”到了海昌时,陈秀才把此事告诉了亲友,都说:“肃愍所说的‘南山顽石’,会不会就是这个怪物?”第二天,老翁又出现了。陈秀才说:“老翁的家是不是在南山?”老翁立马脸上变色,骂道:“这不该是你能知道的,一定有恶人教你的。”陈秀才又把这番话告诉了亲友。亲友说:“如此这样,就把他拉到肃愍庙就行了。”于是,老翁又出现后,陈秀才便拉他去肃愍庙,快要到时,老翁大惊失色想往回跑,陈秀才用力抱住他,强把他拉进庙里,老翁长叫一声,就飞天逃去了,此后,这怪物再也没有出现。后来,陈秀才改冒籍贯为汤溪县人,考中了进士,而会试阅卷的考官,正是一位叫于振的状元。 Ch/Ilkfl2uUG43qjA1EaIXg82Tu75RyDq0QamPPX+wiPty4vMpkkHc9mi+IziP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