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1章 |

2500年的战争

基本原则:兵力优势。无论何时,都应该首先尽力做到这一点。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如果说商业即战争,那么我们就来认真讨论一下。让我们从战争史开始,战争史本身值得研究的东西有很多。

按照威尔和阿里尔·杜兰特的记载,在过去3438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只有268年没发生过战争,人类历史大都详细记载了成功的军事战役和战斗。

早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世界各地就已有正规军队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无数次的两军对垒使得军事战略日臻完善。

马拉松之战:公元前490年

15000名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士兵登陆雅典东北部马拉松海湾,11000名雅典士兵前来迎战。希腊士兵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有一项较为突出的优势,即步兵方阵。每名希腊士兵手持盾牌,与相邻士兵互为遮挡,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位于自己左侧的人。

波斯士兵无法适应这种步兵方阵,他们习惯于单打独斗,6000名波斯士兵被200名雅典士兵击溃。

希腊方阵是一个革命性概念,使战士们能够协同作战。商业中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聚焦”,它是获得商业突破的强大武器。

马拉松之战牢固地确立了协同作战和集中兵力的军事战术。

当然,我们之所以能够记住这场战役,是因为士兵菲迪皮茨的英勇行为。他跑了22英里 到雅典传递消息——“欢庆吧,我们胜利了!”说完,他倒地而亡。

现如今,马拉松运动员要跑26英里365码 。当然,他们赛前无须先和波斯士兵交战。

阿贝拉之战:公元前331年

150年后,亚历山大大帝登上历史舞台。亚历山大师从亚里士多德,还是《荷马史诗》的忠实读者。他勇敢而谨慎,就像是早期的托马斯·沃特森。

多瑙河战役取胜后,亚历山大匆忙赶回老家,发现大流士带领波斯军队来袭。大流士从300贤能中雇用德摩斯梯尼(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广告代理人之一),德摩斯梯尼到处散布“亚历山大军队已全军覆没”的谣言。

厉兵秣马多年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于公元前331年在阿贝拉爆发了。历史上大多数军事战役都被详细记载下来,即使2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清晰了解双方军队的战斗序列(宝洁公司的商业计划书是否能保存2000多年)。

大流士以传统方式部署军队,将15头大象和200辆战车列于阵前。相比而言,亚历山大的排兵布阵更具创造性,两翼部署骑兵(这一阵形在之后2000年被不同形式地加以利用)是亚历山大获胜的关键。战斗开始时,亚历山大军队右翼在骑兵引领下发动侧翼攻击,此举诱使波斯军队攻击亚历山大军队左翼,而亚历山大率领灵活机动骑兵绕到敌人中后部,从右翼击溃了波斯军队。

像其他许多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一样,亚历山大大帝总是冲锋在前,为此曾多次负伤,亲自参战的主要优点是几乎可随时改变战术。阿贝拉战役中,他指挥机动骑兵包围波斯军队侧翼,战术效果显著。商场如战场,能随时调动兵力往往是取胜的关键。

亚历山大大获全胜,成为“王中之王”,20世纪军事思想家B.H.李德·哈特称此役为“间接攻击军事战略”。

李德·哈特指出,成功的军队在作战时总是“出奇制胜”。

梅陶罗河之战:公元前207年

接下来出场的是军事强国罗马。公元前207年,在梅陶罗河畔,罗马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时正值迦太基(现称黎波里)军队疯狂进攻意大利,由两兄弟(南部的汉尼拔和北部的哈斯杜鲁巴)率领的迦太基军队以大象打头阵,这是20世纪装甲作战的始祖。

由于两兄弟犯了分散兵力的致命错误,尼禄(将军,而非小提琴家)采用集中优势兵力的经典军事原则将其击败。

尼禄首先率兵南下,向汉尼拔方向进发,但黄昏时分又掉头北上。经过人类历史上最艰难的快速行军之后,尼禄与罗马将军波尔基乌斯和利维尤斯会合,而两位将军当时正在同汉尼拔的兄弟哈斯杜鲁巴交战。

此次战役就像是阿贝拉战役的翻版。尼禄指挥军队从右侧包围哈斯杜鲁巴的左翼,进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尼禄赢得了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胜利。

大象力量强大,但缺乏灵活性。梅陶罗河战役中,尼禄熟练指挥罗马军队击败哈斯杜鲁巴和他的大象军团。

然而,历史总是垂青于失败者,而非胜利者。因此,今天我们只知道尼禄同名者(暴君尼禄,此次战役250年后登基)的罪行。

甚至连汉尼拔和他的大象军团知名度都比尼禄要高。俗话说,“胜利者说笑,而失败者举行新闻发布会。”

黑斯廷斯之战:1066年

大约1000年以后,威廉(又称“征服者威廉”)领导的诺曼军队在英国黑斯廷斯小城改写了历史进程,与诺曼军队对阵的是英王哈罗德和他的撒克逊士兵。

230英尺 长的贝叶挂毯描绘了黑斯廷斯战役中诺曼骑士攻击哈罗德国王的情景。

正如大多数战役(无论是商战还是军事战役)一样,黑斯廷斯之战中双方互有一些小规模的胜利和失败。最后威廉认为,哈罗德本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统帅,应是诺曼军队攻击的关键目标。

因此,威廉派遣20名诺曼骑士突破撒克逊人防线,去活捉哈罗德(而如今,我们会派遣20名律师,携带5年合同)。4名诺曼骑士达成目标,并立即处死可怜的哈罗德国王。

事实证明,威廉是对的。看到国王被杀,撒克逊士兵的防线迅速崩溃,威廉大获全胜。

克雷西之战:1346年

然而,战争就像商业一样,从不会是单方面的。1346年爆发的克雷西战役,英国人成功复仇法国。

军事发展史上,很少有像英国长弓这样的革命性技术进步,英国凭借长弓称霸战场长达几十年。

英格兰长弓是爱德华三世取得胜利的关键,这在当时是一种技术进步,与现代商战中新产品突破异曲同工。长弓堪称14世纪的机枪,使得步兵和弓箭手最终能够共同抵抗骑兵(刺死哈罗德国王的那种骑兵)。

虽然长弓射击速度比石弓快6倍,但需要技巧和训练才能操作。对于这种拉力100磅 、射程200码的长弓,培养一名技能娴熟的弓箭手需要6年的时间。

以武器先进性决定胜负的军事战役屈指可数,而阿金库尔战役就是其中之一。商业亦是如此,企业人士经常将较小的技术优势错认为是“长弓”,进而轻率地挑战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英国周日练习射箭是强制要求,而去教堂做礼拜却并不是。

(69年后的1415年爆发了阿金库尔战役,但法国人仍未吸取上次的教训,以至5500名英国士兵重创20000名法国士兵,重装骑兵再一次输给了长弓。)

商战中也可以直接挑战处于优势地位的竞争对手吗?

魁北克之战是侧翼战的又一成功案例。英国步兵沿河而下,翻越悬崖从背后奇袭法军。

答案是肯定的,但你需要配备一把长弓。例如,哈洛德的静电复印和宝丽莱的蓝德相机便是这两家公司的“长弓”。

魁北克之战:1759年

1759年的魁北克之战,法国人再次遭遇惨败。詹姆斯·沃尔夫率领的英国军队出奇制胜,步兵在魁北克后方沿河而下,翻越“无法攀越”的悬崖峭壁,直抵亚伯拉罕平原。

同军事战役一样,商战中的最佳方式并不一定是直接进攻。一定要搞清楚,哪种作战方式最有可能动摇对手的根基。

不幸的是,詹姆斯·沃尔夫未能活着享受到这一胜利成果,他的对手路易斯·约瑟夫·德·蒙卡尔姆也未能幸存。这提醒我们,军事战争和商业战争都会有伤亡。

于双方而言,也如此。

邦克山战役:1775年

16年之后,战火烧到美国。波士顿郊外的邦克山,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

令人遗憾的是,大多美国人对军事战争史了解有限,既不知道邦克山战役发生在哪座山上,也不知道哪一方最终获胜。

威廉·普雷斯科特率领的1000名美军士兵驻扎于邦克山附近的布雷德山,他要求士兵“不要开火,直到你看见敌人的眼白”。下午3点钟,威廉·豪威将军率领3000名英国士兵开始向山顶发起攻击,美国士兵直到穿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士兵距自己50码时才开火。

正面进攻遭受巨大伤亡后,英国军队最终占领布雷德山,这就是历史上的邦克山战役。

瞬间,尸横遍野。向敌军布防严密的正面发动进攻导致英军损失惨重,参战的3000名士兵伤亡1000多人。

谁是最终胜利者?当然是英军。面对兵力是自己3倍的英军,美军最终折戟而归,两军兵力相差太悬殊了。

特伦顿战役:1776年

1776年的特伦顿战役可谓无人不晓。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于圣诞夜带兵穿越特拉华河,击败处于优势的黑森雇佣兵。对吗?

非也。实际上,此役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华盛顿兵力数量多于黑森雇佣兵(2000对1500)。奇袭加上兵力优势是赢得胜利的关键,还有夜色掩护。

兵力优势加上奇袭,乔治·华盛顿获得他军事生涯中最著名的一场胜利。如果你在商战中也能如此,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

商战也是如此,不要低估克劳塞维茨的兵力原则。胜利往往属于兵力更多的军队,拿破仑·波拿巴有言:上帝站在兵力多的一方。

奥斯特利茨战役:1805年

但是1805年,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时,兵力并不占优势。

拿破仑取胜的关键是机动灵活性。他诱使奥俄联军攻击其右翼,然后调动左翼扑向敌人相对薄弱的中心位置。

拿破仑·波拿巴或许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他总是通过仔细评估敌方实力,选择战役地点和部署兵力。商业也应如此,制定有效企业战略的第一步,是彻底研究竞争对手。

结果大获全胜,兵贵神速是拿破仑制胜的法宝。拿破仑声称,他的军队行军速度是敌军的2倍。他曾说过,“我可以输掉一场战斗,但绝不输掉一分钟时间。”

相比之下,商战又是如何呢?有多少分钟、小时、天,甚至是星期都白白浪费在规划、研究和市场测试当中?时间太宝贵,一去不复返,胜利的机会往往转瞬即逝。

(但在1812年的博罗季诺战役中,拿破仑忘记了奥斯特利茨战役的成功经验。他无视参谋的建议,一意孤行地将优势兵力投放到对俄国人的正面进攻当中。结果,30000名法国士兵在敌人遁入茫茫雪野之前阵亡;100多年后,阿道夫·希特勒的军队重蹈历史覆辙。)

滑铁卢战役:1815年

3年后,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将拿破仑彻底打垮,后者的辉煌宣告结束。

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实际在兵力上稍占优势:74000名法军士兵对阵威灵顿率领的67000名英军士兵。然而,拿破仑当时为进攻方,威灵顿处于防御战。拿破仑意识到,必须在普鲁士军队前来与英军及其盟友会合之前发起攻击。

电影《滑铁卢》中威灵顿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拿破仑的扮演者洛·史泰格,失败者的扮演者洛·史泰格毫无疑问地成为电影主角。尽管拿破仑一生辉煌,但在滑铁卢战役以及军事历史上其他众多战役中都是防守方获胜。相比而言,美国汽车公司却截然相反。因不断试图挑战行业领导者地位而连年亏损的美国汽车公司最终被克莱斯勒收购,后者摒弃了美国汽车公司除吉普以外的所有品牌。令人扼腕的是,美国汽车公司当初为什么没有采取这一措施?事实证明,吉普所开创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后来成为汽车行业规模最大且利润最高的板块。“放弃亏损业务,专注盈利业务”几乎成为商业金科玉律。

克劳塞维茨的第二条战争原则是防御优势。坚固的防御阵地坚不可摧,很难攻克。

(基于竞争和资金投入,我们预测:雪佛兰将成为今年最畅销的汽车,佳洁士将成为最畅销的牙膏,麦当劳将成为销量最大的快餐企业。)

1815年6月18日傍晚7点30分,夜幕刚刚降临,拿破仑孤注一掷,命令10个营的近卫军向英军中部发起正面攻击,不断呼喊着:“冲锋,冲锋,往前冲!”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拿破仑用上最后的兵力储备,试图挽回一场不可逆转的败局。他用尽最后一点兵力,最终像乞丐一样,丢掉了战场,也丢掉了他的王冠。”

拿破仑在滑铁卢的遭遇,对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公司有何种启示意义?

可否退出客车市场,聚焦利润颇丰的吉普车业务奋力一搏?

巴拉克拉瓦战役采用轻骑旅冲锋是一种错误战术,是曲解命令的结果。同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商业领域上演:处于弱势的军队正面攻击处于优势的敌军,愚蠢至极!

克劳塞维茨认为,“有条件的投降并不是一种耻辱。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将军,不比即使败局已定仍要奋力一搏的棋手强多少。”

巴拉克拉瓦战役:1854年

巴拉克拉瓦战役中,拉格兰勋爵领导的英军对阵俄军,俄军的统帅是……谁知道呢?记住,胜利者总是无名的(谁知道通用汽车或者宝洁公司的总裁)。

巴拉克拉瓦战役中出现了全世界最著名和最有效的冲锋。

名利有时不能双收。无论是商业还是战争,我们都倾向于赞美失败者(拿破仑·波拿巴、罗伯特E.李和卡莉·菲奥莉娜)而非胜利者(罗伯特·李众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左边那个相貌古怪的人就是葛底斯堡战役获胜方将领乔治G.米德)。

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冲锋,“轻骑旅冲锋”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卡迪根勋爵率领他那著名的600壮士,径直冲入敌军重火力之下,瞬间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作为有史以来最有效的冲锋,“重骑旅冲锋”发生在同一个早晨。由于轻骑旅未能延续重骑旅的成功,拉格兰命令卡迪根进攻,然而命令不清被误读,招致灾难性后果。

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同的只是参与者。很多人都不知道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中击败罗伯特·李的是谁。

那么,你知道获胜方将领是谁吗?不,不是尤里塞斯S.格兰特。

这个人是乔治G.米德,又一名淹没于滚滚历史大潮的无名胜利者。

共有几百本书描述了美国内战的这次决定性战役。如果李将军动作迅速一些,或者皮克特推迟冲锋,战局是否会被扭转?其实不然:从兵力来看,李将军握有75000人,而米德却有88000人。

因此,即使没有翻阅任何相关书籍,也能明白北方军队为何击败南方军队,战争的第一原则已经告诉我们结果。

兵力原则是“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指出,无论何时,都应该首先尽力做到这一点,在决战之地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

克劳塞维茨发现,在史上有记载的所有军事战役中,仅有两次胜利属于兵力处于弱势的一方(兵力比超过2:1)。绝大多数情况下,兵多者胜。

我们在球场上高唱《迪克西》和《星条旗》的人数差仅为13000人。

索姆河会战:1916年

“最终决战”首先从机枪这种致命新武器开始,技术进步再次增强了防御方的实力(类似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对商业的影响)。

机枪的使用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其强大的防御能力完全压制了传统步兵攻击,盟军在索姆河会战中得到惨痛教训。20世纪50年代,电视改变了商战的性质,40年后的互联网又一次改变商战。

1916年的索姆河会战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在一周的炮火准备后,英法盟军于7月1日爬出战壕并全线挺进,等待他们的是德军猛烈的机枪火力。

法国战役爆发初期,英军和法军坦克总数实际上多于德国(盟军3142辆,德国2580辆)。然而,德军集中装甲师兵力一举攻破色当。“在狭窄正面纵深突破”成为军事箴言,商战也应如此。

仅第一天,盟军便伤亡50000人;这场会战共持续140天,伤亡人数空前绝后。

而索姆河会战用大量生命换来的成果,不过是向前推进了5英里。

(第二年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首次将坦克用于战场,人们直到20年后才意识到这种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坦克第一天投入战场,军队就向前推进了5英里,几乎相当于索姆河会战步兵攻击推进的总距离。遗憾的是,步兵未能及时巩固战果,英军还是迅速败退。)

色当战役:1940年

竞争对手对你的了解往往甚于盟友对你的了解。英军1917年在康布雷战役中投放的新技术(坦克),在1940年阿登森林色当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场经典的现代战役中,冯·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坦克兵团扑向盟军防御的薄弱环节(南部的法国马其诺防线和北部的英国远征军之间)。

法国军事专家曾经认为,“阿登森林完全不适合坦克作战”,他们大概是当年断言魁北克后方悬崖不可逾越的军事专家的后代吧。

随着德军步步紧逼,英军退出法国战场,并开始着手准备本土作战(不列颠之战)。

英吉利海峡是捍卫英国的天然屏障,它迫使德军转向争夺制空权。英军飓风式战斗机和喷火式战斗机在英国领土上空完全压制住了德国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

几年之后,随着美国陆军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登陆,兵力优势(大多数战争胜利的秘诀)开始显现。

如果有一个人完美地体现了商业和战争之间的相似性,那他必定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他在办公室里工作,他出入提商旅包,他还配有一名秘书。

他说话都带有大企业家的口吻。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登陆欧洲之前告诫他的军队,“在我下达命令之前,不要做出无谓的牺牲。”

我们都知道那次登陆的结果。虽然打赢了军事战争,却输掉了商业战争。曾经的敌人——德国和日本,在全球商业战场上战胜了。

服装几乎是军事将领和商业将领之间的唯一区别。伯纳德·蒙哥马利元帅曾经戏谑地说,“交战各方几乎无纸可用之时,战争便会结束。

谁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商战的赢家?胜利将属于那些深刻汲取军事教训的商业将领,属于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运筹帷幄,像拿破仑·波拿巴那样调兵遣将,像乔治·巴顿那样骁勇善战的商业将领们。 LpkAUfrwvq5KfRvR3YCqjaza0lQ7GGZyIM0/UWO9LyGi7mk97K0bUakWTCaMqB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