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延之在儋耳,跟苏轼一起游玩。他和苏很熟悉了,苏曾经这样教他写作:
比如集市上的店铺,各种东西无所不有,却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去换它,那就是钱。容易得到的是物,难得到的是钱。就文章来说,那些辞藻、事实,就是店铺里的东西,文章的立意,就是金钱。做文章,如能有立意,那么古今所有东西都能一并收纳,都能为我所用。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做文章啦。
苏轼又教葛延之书法:世人写字,能大不能小,能小不能大。我则不然,胸中有个天来大字,世间纵有极大字,怎么能超过我呢?我胸中天大的字流出,要它大就大,要它小就小,随时而变。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写字啦!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东坡教人作文写字》)
关于作文,有方法也没有方法。
古今名作家,常告诉我们,写文章没有方法可言,只有自己体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半部《论语》治天下,熟读唐诗三百首。
苏轼就近比喻,极通俗,道理也浅显,文章要讲文采,讲思想,讲趣味,但只有文章的立意,才可以统率调动起文字部队,并使它有强大的战斗力,好立意就是好文章,犹如精锐部队。
宋代周辉的笔记《清波杂志》卷七有《坡教作文》,也谈到了钱如文章的意,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
至于立意从何来,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
我对书法没有研究,但感觉苏轼胸中的大字,绝非天来,他也是在临摹学习的基础上生成的,他说的是要灵活,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帖。
听老苏说作文写字,似乎轻松,其实不然,他数十年每日都背诵抄写《汉书》,三读。他是用轻松掩盖了背后的勤学苦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