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的杜暹,家里藏有很多书,他在书房题有这样三句话,用来告诫子孙:“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
2.北宋的陈亚,藏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又买到了“华亭双鹤”怪石,还有很多的异花,他写了首诗告诫他的后人:“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他年若不和根卖,便是吾家好子孙。”陈亚死后,这些好东西都归了他人。
(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四,《借书》《藏书》)
杜暹的观点,很多人可能不太赞同。卖书,可以看作不孝,借书,也是不孝,未免自私了些。
但是,可以看作是杜先生的嗜书如命。这些书,来之不易,薪水微薄,完全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而且,还亲自阅读检校过,留下不少读书心得,书是我的全部精神财产,子孙们也要像我一样,从书里学习圣人之道。
陈亚的藏书和名画,自然更值钱,好多是经典,还有那宝贝奇石,子孙们可要好好看住了。
作者周辉,自己也深有体会,他也有不少手抄书,被人借走,或者遗失,这使得他内心一直耿耿。有一天,他读到了唐庚的《失茶具说》,才将内心的疙瘩解开。
唐庚这样告诫他的老婆:家里如果丢失了茶具,你千万不要去找!
老婆问:为什么呀?
唐庚答:那些偷我茶具的,一定是喜欢我的茶具。他心里喜欢,就想得到它,他害怕我吝惜不肯给,所以就偷走。那个人得到他喜欢的东西,一定好好珍藏,而且,他怕人知道,一定藏得好好的,怕茶具损坏,一定放得妥妥的,这就是物得其所啊。人得到了他所喜欢的东西,物也找到了可以藏身的地方,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我们还要去找它干什么呢?
老婆答:哈,可以不找,但这样下去,你哪里还藏得住东西呢!
书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它们的生命,也算物有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