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鲳鱼的名声 |
鲳鱼,像娼妓一样的鱼。
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中如此说这条鱼:
鲳鱼,一名昌侯鱼,以其与诸鱼匹,如娼然。
同时代的大医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鲳鱼》中这样描写:
昌,美也,以味名。或云:鱼游于水,群鱼随之,食其涎沫,有类于娼,故名。
明代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中仍然这样想象:
鱼以鲳名,以其性善淫,好与群鱼为牝牡,故味美,有似乎娼,制字从昌。
于是,我们日常很喜欢吃的鲳鱼,就这样戴上了一顶名声不好的帽子。
上面几位,火力的集中点主要在:
其一,鲳鱼在水中游的时候,总是集体行动,浩浩荡荡,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鱼,紧紧跟随。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很不好嘛,干吗这么成群结队,是游行?是示威?看它们搂搂抱抱,卿卿我我,人来熟,人来疯,一看就知道,都不是什么过正经日子的。
其二,鲳鱼游动时,口中会流出唾沫,引得小鱼追逐而行,举止轻浮。你没事,嘴里老吐那些东西干吗呢?是昨晚花天酒地醉了?是你钱多一路撒,引诱众生?
其三,鲳鱼非常愿意和同类谈情说爱,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它们也很喜欢和同类打情骂俏,不光动嘴,还动身,这不是滥交是什么?你们要爱就好好爱,怎么没有一点操守呢?
鲳鱼们很不服,竭力反驳:
我们不就是长得标致特别,就是你们说的味美,味美有错吗?我们喜欢结伴出行,相互抚摸,难道就是滥交?自己内心龌龊,一定看别人不光明,你们自己喜欢孤独,别看我们不顺眼。
我们嘴里吐东西,你难道不允许我们排卵?你有没有点科学常识啊,没有就不要乱说。
然而,鲳鱼们的反驳是没有用的。
几百年来,就如它们在海中穿行那样,既无声,又无力,虽然自由,但仍然摆脱不了人类的世俗偏见。
想想也是,鲳鱼是什么啊,不就一条鱼吗?比你味美的鱼多了去了,你有什么资格和人类讲理?纵然是人类的观察出现偏差,偏差又怎么样?你还想翻案不成?
即便是人,我们仍然可以叫她“娼”。
我们才不管先前那个“倡”呢。
倡优:古代乐舞杂技之人。乐人称倡,伎人称优。
倡伎:古代以歌舞为职业的女艺人。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某王公贵族家,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宴会档次高,嘉宾人数多。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互动性强。除显能耐的作诗赋词外,倡优的表演也是一个重头戏。那些倡优,才艺都是一流,有些还从国外进口。众嘉宾一边豪饮,一边击掌。忽然,碎步移出几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人,整个场景便是,琵琶声停欲语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几个高官便直接和宴会主人提出要求:这个,那个,散场后,陪我们吧,我们要定了,什么要求尽管提。在他们眼中,这个伎,就是妓,是供人玩乐的。
于是,伎变成了妓,倡也变成了娼,倡伎就是娼妓。
中学的古文课上。
语文老师在讲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蚡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
老师问:这个田蚡喜欢什么?同学们懒洋洋地回答:喜欢音乐,喜欢财物,还喜欢娼妓!
老师再问:这里的倡优就是娼妓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是!其实不完全是。
“倡”变成“娼”,没有人能弄得清它的演变过程,但它一定是男人们长期吃喝玩乐的成果。
如此说来,鲳鱼的下贱历史,就是人类的一种强加。那么美味的鱼,实在没有诋毁它的理由。尽管李时珍是大医学家,但如果听信流言,他就一定有看走眼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