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也分别从浙东“唐诗之路”,西北陇右北方“唐诗之路”,巴蜀宣歙岭南粤西“唐诗之路”,诗路相关文本讨论、文献整理与传播研究,以及“唐诗之路”的当代传播、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保护和开发建设这五个研究方面,对全国“唐诗之路”做出了分区域的空间界定,并展开了细致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其一,着眼于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提交了37篇论文,从多方面展开了对浙东“唐诗之路”的专题研究与探索。其中对浙东“唐诗之路”进行范围界定和地域辨析的论文有13篇:唐佳文《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试论剡溪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核心地位》、陶济《开放性梯级性交互性的集成化和合——唐朝浙东唐诗之路的空间层面新探》、邱志荣《挥手杭越间——浙东唐诗之路新探》、梁苍泱《民间传说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建构与延伸》、邱志荣《浙东运河与唐诗之路》、杨万里《论浙南山水诗路》、徐景荣《上虞——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袁伯初《罕岭在浙东唐诗之路的地位》、徐跃龙《唐诗之路视阈下的天姥山》、童剑超《正怀王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唐代嵊州探源》、张慧玲《镜湖与浙东唐诗之路》、彭万隆《杭越唐诗之路初探——兼谈唐诗之路研究的思考》、诸凤娟《诗源会稽的历史渊源》分别探讨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地域空间组成,重视剡溪、杭越、浙东运河、上虞、天姥山、嵊州、会稽等地在“唐诗之路”上的节点地位。探讨浙东“唐诗之路”人物与创作的论文13篇:徐永恩《浅析武则天召见司马承祯的时间、动因及其他》、尚永亮《初、盛唐浙东八州贬官考》、徐希平《杜甫吴越之游再探——以<壮游>为中心》、唐樟荣《谢灵运与剡中》、张如安《黄宗羲与<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蔚然《清代上虞闺秀徐昭华研究》、陆路《六朝浙东诗考论》、仲秋融《论孟浩然浙东行旅诗歌的景观意涵及其治疗意义》、赵厚均《孙绰登上天台山了吗?——<游天台山赋>蠡测》、卢盛江《宋之问与浙东唐诗之路》、卢燕新《李白诗“越溪”及其相关语汇考》、邢蕊杰《中唐大历越州文人集群与越州诗文化圈生成》、高利华《名宦循吏与浙东唐诗关系研究》历时性地关注了浙东“唐诗之路”上出现的重要文化人物:司马承祯、杜甫、谢灵运、黄宗羲、徐昭华、孟浩然、孙绰、宋之问、李白的诗路行迹和诗路创作,同时关注了贬官、名宦循吏、越州文人集群等特殊群体与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关联。与浙东“唐诗之路”佛道宗教相关的论文 8 篇:陈坚《山水禅宗与佛教旅游》、释正涵《浅谈“支竺遗风”与浙东唐诗之路》、李谟润《浙东唐诗之路涉越州佛寺略考》、韩焕忠《寒山诗里的南华影——浅析寒山子诗的佛道融合意蕴》、彭庭松《唐五代诗词中的刘阮二郎》、李建军《寒山诗的雅俗跨界与文学史价值》、王连冬《诗路梵星——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庙与僧》、赵素文《浙东唐诗之路的山林佛教书写》。这些论文或采用扎实的数据统计方法,或利用地图可视化呈现,全面踏实地梳理了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宗教文化资源和诗歌资源。研究认为新昌是佛教中国化的发祥地,“唐诗之路”不仅是士人的文脉之路,也是佛教的天台之路,同时这条路上也有丰富的道教文化。从刘阮典故的人物称呼变化,以及中晚唐诗人对此典故的运用,体现出了人们对遇仙故事接受态度的微妙变迁。这条宗教路上的诗歌,对文学与宗教的交汇考察有重要价值。寒山诗歌中雅俗跨界的创作特征,与寒山独特的生平体验和思想经历直接相关。另外还有谈诗路地域文化的论文3篇:沈文凡《唐代浙江诗人的文化》、陈秋月《浙东唐诗之路“走”出了天台山和合文化》、俞志慧《春秋战国之交越国军事力量管窥》。
其二,着眼于西北陇右北方“唐诗之路”的研究。这方面研究论文共12篇。其中界定西北陇右“唐诗之路”地域概念及形成背景的论文有5篇:万德敬《山西“唐诗之路”形成的四个要素》、雷恩海《陇右唐诗之路的路径、内容暨文化意义》、米彦青《北方关镇建置与唐代边塞诗之路的建构》、海滨《西域唐诗之路论纲》、邱晓《商于诗路·序》对西北陇右“唐诗之路”的形成背景、地域范畴和建构面貌、文化意义作出解析。关涉“唐诗之路”诗人创作的论文7篇:高建新《“唐诗之路”与岑参的西域之行》、杨晓霭《陇右唐诗之路与绿洲丝绸之路的“同甘共苦”》《丝绸之路上的人物往来与唐诗境界的开拓》、刘梅兰《高适赴河西纪行诗考》、胡永杰《唐代洛南“三关道”上的三种诗境》、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和谈《论岑参与耶律楚材西域诗之异(提纲)》就“唐诗之路”上的诗人岑参、高适等人边塞诗歌的地域文化书写和诗境特色做出了探讨。
其三,着眼于巴蜀宣歙岭南粤西“唐诗之路”的研究。其中有关诗路地域界定和诗路综述的论文4篇:黄贤忠《巴渝唐诗之路研究》、石天飞《瑶族石刻唐诗之路初探》、钟乃元《唐代粤西诗歌之路》、郭丽《海上唐诗之路——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及其文学史意义考论》。有关诗人的专题论文9篇:萧晓阳《孟浩然行迹考》、左汉林《杜甫行经的寺庙及其遗址考察述略》、吴世民《唐九华山道士王季文所浴龙潭非龙池考》、李芳民《想象与纪实——论唐诗中的蜀道书写》、胡旭《赐金放还与李白创作之变》、陈才智《唐诗之路和醉白之路》、智宇晖《李德裕对海南文化影响的三个层次》、钟志辉《张九龄洪州、荆州之贬原因与诗歌新论》、杨鉴生《福建宁德唐诗人考》。杨文涉及孟浩然、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德裕、张九龄等唐代诗人的行止和创作考析。
其四,着眼于诗路相关文本讨论、文献整理与传播研究。“唐诗之路”的文本文献研究相关论文有5篇:张高评《唐代记游诗的写作策略》、刘明华《杜诗“会当临绝顶”异文探讨——兼论古籍整理中的“较胜”选择》、孙欣欣《<全唐诗选>的选诗宗旨、特色与价值》、咸晓婷《唐代七言歌行的演诵与文本变异》、房瑞丽《初盛唐之际浙地诗歌的京师推介及其影响》,研究对象涉及“唐诗之路”的文本写作、文化传播、古籍整理细则、明代唐诗选本研究,以及唐代七言歌行的文本变迁问题。
其五,着眼于诗路的当代传播、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研究。吴琦幸《北美中国文化教学与唐诗之路》和李定广《<中国诗词大会>与唐诗之路》分别涉及了新时代“唐诗之路”文化的国内外宣传推广问题。对浙东“唐诗之路”的提出者与研究首倡者竺岳兵先生的“唐诗之路”研究成果作出评介的论文2篇:俞晓军《竺岳兵研究唐诗之路情况综述》和李招红《竺岳兵先生的学术》。另外,鲁锡堂《重塑越州州城(绍兴古城)魅力——浅谈大湾区建设视角下的浙东“唐诗之路”核心节点打造》、徐雅琴《新媒体时代浙东唐诗之路的钱塘江段的传播》、胡正武《浙东唐诗之路新线拓展的思考》、查清华《浙江唐诗之路的文化资源与现实意义》,关注点则多在新时代如何打造和拓展浙东“唐诗之路”景观和路线上。
以上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的主要内容。就如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闭幕辞中指出的:本次研讨会的论文和发言,对浙东、浙江“唐诗之路”乃至全国各地“唐诗之路”的学术问题都有广泛研究和深入开掘,不仅说明浙东和浙江“唐诗之路”很值得研究,也说明“唐诗之路”研究已逐渐从新昌、浙东走向全国乃至海外,逐渐走向深入。研讨会不少论文和发言很精彩,内容丰厚,小组讨论热烈,说明“唐诗之路”具有的独特魅力,引起学者很高的研究热情。当前唐诗之路研讨会的目标,是做一流的学术,办一流的研究会,对各校地的学科建设有所用,对每个参加研究会的学者有所用,对各地“唐诗之路”文化建设有所用。卢盛江教授又对今后的“唐诗之路”研究提出展望:就学术而言,首先要做起来,特别要把浙江之外全国各地的“唐诗之路”做起来,要有长远的规划,做厚重的可以传世久远的东西。要善于学习,要互相学习,要向前人学习,博取众家之长,在实践中把握“唐诗之路”自身的特点和学术内涵,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规范。学术要严谨,思路要开阔,坐得下来,又走得出去,站得起来,有学术的品格。做真的学术,做大的学术,做传世的学术。
与会代表在会后还重走了“唐诗之路”部分路段,登览新昌鼓山唐诗文化主题公园,参观全国首家“唐诗之路”博物馆,考察天姥山,走访“唐诗之路”上素有“天姥门户、班竹古驿”之称的班竹古村,观摩“诗路芳菲——行游唐诗之路暨纪念尹桂芳诞辰百年专场演出”,感受诞生于“唐诗之路”上古剡县今新昌、嵊州的越剧戏曲艺术魅力,参加了“唐诗为媒·新天仙配——黄金旅游线走进新昌”“天姥阁唐诗文化雅集”和“品味天姥唐诗宴”等活动,实地体验“唐诗之路”文旅融合样板地的古韵新风。会议最后一天,部分代表还考察了“唐诗之路”首倡者竺岳兵先生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新昌永安巷6号板屋。